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闻播报|基教要闻| 基教视点|政策解读| 基教人物|免费教育| 招生考试|评论分析| 热点专题|特别策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教育实务>正文

办教育应回归朴素与本真

www.jyb.cn 2015年05月14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教育的使命是雕塑人的生命,培植人的灵魂。雕塑,需要精工出细活;培植,需要精心与呵护。而浮华与豪华,容易引发人的狂躁、鲁莽,进而揉碎了雕塑与培植出的稚嫩产品。朴素,方可追求教育的本真,本真就是教育规律。

  今日社会,办教育应当崇尚朴素。因为,教育需要朴素。

  教育的使命是雕塑人的生命,培植人的灵魂。雕塑,需要精工出细活;培植,需要精心与呵护。而浮华与豪华,容易引发人的狂躁、鲁莽,进而揉碎了雕塑与培植出的稚嫩产品。

  当代办教育者的朴素,包括他的精神追求与行为方式。朴素,方可追求教育的本真。本真是什么?本真就是教育规律。

  有人说,在今天,要重启对“教育规律是什么”的讨论,想起来很是幽默——教育规律,它早就写满了教育的每一寸土地。

  遗憾的是,人们常对此视而不见,人们常常各行其是。

  淡泊与宁静 一以贯之的守望

  淡泊与宁静,互为因果与条件。

  淡泊与宁静是我个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我总觉得,一个人的物质追求淡泊一些,精神追求充实一些,他的内心自然会趋于宁静。而作为校长,内心宁静而不喧嚣,他一定会多想事,多做事,多做有价值的事。

  此外,它还是近年来的教育“热词”。为什么“热”?很简单,一是教育环境太过于喧嚣,二是它对教育、对教育工作者很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呼吁:淡泊与宁静,应当成为当代办教育者的心灵自觉。

  为什么我特别推崇心灵自觉?是因为社会性的浮躁、浮华与功利,我们个人不可能去左右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逃离。

  逃离,是我们的精神自由。

  从这个角度讲,心灵自觉,我认为是应对今日社会性功利与浮华的最佳路径。倡导淡泊与宁静,不是让人不食人间烟火,也不会让人不思进取。我的体会是,适度的淡泊与宁静,可以蓄养人的精气神,可以让人不断增长精神的能量值,进而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可能也和我的阅读有关,我的阅读兴趣很广泛,教育、政治、经济、文学、文化乃至宗教等,都是我喜欢阅读的领域。

  我们的前辈蔡元培、叶圣陶、霍懋征等,还有现在仍然活跃在教育舞台上的、德高望重的李吉林、于漪等老先生,他们以儒家的心态积极做事,以道家的智慧滋润身心。他们的内心始终如一江春潮般汹涌,又始终如一池春水般宁静。所以,他们的精神不老,他们的事业常青,他们思想常新,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座座教育丰碑。

  于是,社会投向他们的,永远是无限敬仰和专注的目光,不管春夏秋冬。

  理想与抱负 生命旅途的航灯

  有了淡泊的胸襟和宁静的心态,理想和抱负就可以接地气了。我们不必要求、不必追求校长理想与抱负的高大上。

  校长的理想与抱负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能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教育家的“属地”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由衷地热爱、向往这片“属地”,离校后怀念他所在的学校,怀念他所在学校的那位“好校长”,并且,这种怀念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与日俱增。

  尤其重要的是,让一届又一届学生在他的中学时代就懂得什么是气度和胸襟,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什么是国家和民族,什么是现在和未来,那么,这位校长则可坦然告慰自己的灵魂:我,知足了!

  一位高三毕业生曾写下这样的毕业感言:“她(指北京一零一中学,笔者注)的大气、平和、深厚,让我自信地沉默;她的平等、博爱、包容,让我温暖看世界;她的艺术气质、质朴的品格,牵引着我追求高尚生活。”

  热忱与激情 不褪的精神底色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一定会拥有生命的热忱与激情。

  同样,一个拥有热忱与激情的生命,定然会拥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办学者;没有生命的激情,教育一定是一片灰暗的土地,不可能充满生机。

  在这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热忱与激情,应当具有持久力与耐力。这是因为,教育要不得“心血来潮”,教育一定不能写“急就章”。教育是什么?教育应当是司马迁的“十八年史记”,是曹雪芹的“十年红楼”,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二十年帕夫雷什”,是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的神韵与风采。

  一言以蔽之,教育之花,需要我们用毕生的心血来浇灌,用全部的思想来滋润。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一座座教育丰碑,无一不具有这种“难能”与“可贵”。

  我当然不可能与我们的前辈比肩,但是,我可以郑重地说一句:我对教育的满腔热忱,我做教育的内心激情,从未减弱过。因为,我非常清楚我所肩负的责任。

  尊重与理解 永恒的必修

  有了淡泊与宁静,有了理想与抱负,尊重与理解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不期而至。因为,它是教育的基础与必需。

  我们无法想象,一位有理想有抱负,充满教育热忱与激情的校长,他会枯萎了自己尊重与理解的心灵之花。

  只不过,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尊重学生与尊重教师一样重要;了解学生与了解教师一样重要。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尤其要尊重那些有个性的学生和“问题学生”;要尊重所有的教师,尤其要尊重那些有才情、有个性的教师,即使是保安和勤杂人员,也同样需要我们由衷的尊重。每年学校的教师节表彰大会领奖台上,每当出现学校的保安人员、食堂师傅、保洁员等人时,台下的掌声格外热烈。生命本无贵贱之分。学校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平等的尊严。

  没有理解的教育,会产生盲目的教育。与学生亲切交谈,是我的职业爱好;与教师无障碍沟通,是我的职业本能。

  责任与担当 必备的胸襟

  谈责任与担当,似乎一下子显得高大上起来。其实不然。责任与担当是当代校长必备的胸襟,必然的使命。

  这里的责任与担当,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用“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去培养学生,去教育教师;一方面,我们要用“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去为社会、为国家做具体的事情。北京一零一中学具有独特的发展史,生成了独特的学校传统与文化。近70年来,学校一直以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培养学生,一直以责任与担当的意识为社会、为国家做事。

  1953年5月24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学校视察,对防止干部子弟特殊化及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告诫师生“要艰苦朴素,要热爱劳动,要热爱劳动人民”。

  1965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就北京一零一中学在全日制学校试办半工半读班的请示作出批示,对这一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启迪和经验的试验予以肯定。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中断了学校将要取得的新发展。

  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青年营在学校举办,全世界204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少年在这里度过了20多天的美好时光。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以及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等出席青年营开营式。

  中学应该有“天下情怀”。我们工作在基层,但境界不能低。要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大业的高度来理解、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责任,有担当,学校才会成为引领风气的名校,校长也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长。

  (郭涵 作者系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14日第4版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李烨}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以孩子为镜,可知教育得失2017-01-2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多样性中探索双创教育发展2016-12-12
  • 陕西省政府出台意见:每年新建改扩建100所中小学2016-11-25
  • 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现代教育发展述评2016-07-17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2016-05-03
  • 对话宁波教育局局长:教育,城市发展"动力源"2016-04-26
  • 教育部召开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2016-04-01
  • “五大发展理念”彰显唯物史观2016-03-03
  • 浙江提出:2016年教育发展将从“补短”上发力2016-02-01
  •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16-01-22
  • 让学生在“参政”中“触摸
  • 美育,点滴滋润孩子心田
  • 高中生作文,怎样才能摆脱
  •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 综合素质评价 谁掌握话语
  • 农村实验教学:灵活取材天
  • “六步”造就诗词小达人
  • 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日
  • 湖北省汉川市:新课堂改革
  • 重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有多少?福建省本科毕业生月薪调查出炉了
  • 2018年“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举行
  • 教育部:“十项准则”为新时代教师划定基本底线
  • 习近平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共同出席中国援建的布图卡学园启用仪式
  • 宁夏银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高校每年最多救助8000元
  • 内蒙古:明年起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获年生均120元补助
  • 青岛友好城市教育国际研讨会签署11份合作协议
  • 办幼儿园不是为了发财的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重点中学校长前沿峰会暨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举行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招聘雄安校区校长启事

基教视点

更多
  • 浅谈北京市将台路小学“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 “立人字课”:方块字里有乾坤
  • 面对叛逆孩子辱骂请冷静
  •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幼儿为本”
  • 环创“三大坑”:坑钱、坑物、坑人
  • 幼儿评价 一人一方
  • 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变革
  • 时代变了,管理需要转型
  • 教育治理,重点在“理”
  • 怎样办一所好学校

图说基教

更多
  • 公益导学周末行
  • 1元钱的力量
  • 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技艺
  • 开学第一课
  • 踏春出游赏春光
  • “明厨亮灶”吃饭安心
  • “微小学”开学啦
  • 感受传统文化
  • 妈妈一样的老师
  • 学生返校报到

热点专题

更多
  • 最美教师志愿者征集
  • 当代教师风采征集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 2014年开学季:新学期 新起点 新愿望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免费教育

更多
  • 江西省赣州开发区失地农民子女免费读高中
  • 陕西:将从2015年秋季起实施免费高中教育政策
  • 高中免费政策影响南疆孩子:“我想回去上学”
  • 新疆柯坪:高中阶段免费就读吸引学生重回校园
  • 成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有望实行全免费教育
  • 新疆南疆四地州普高全免费 财政补贴已划拨到
  • 石家庄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深山区学生读高中免
  • 河北石家庄:深山区学生可免费全面接受高中教
  • 大连:今秋新学期起孤残学生从上高中全部免费
  • 福建:2.6万名残疾学生享受“三免两补”政策

招生考试

更多
  • 上海市中考成绩公布 平均分比去年高5到10分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严禁普通高中擅自超计划招生
  • 长春推进中考改革:实验题目分值不低于30%
  • 2016年幼升小、小升初各地政策汇总
  • 河南: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 河南郑州:中外合作办学初高中招生计划只减不
  • 青岛高中自主招生权“下放”学校 自测择优录
  • 北京中招:将科目选择权交给学生
  • 北京招考改革新方案解读:供给侧给学生更多选
  • 北京中考首次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