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闻播报|基教要闻| 基教视点|政策解读| 基教人物|免费教育| 招生考试|评论分析| 热点专题|特别策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正文

“友善用脑”课题:中小学生“减负”的新探索

www.jyb.cn 2013年12月31日   来源:光明日报

  如何将教师从繁重的备课和批改作业中解放出来?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轻松、快乐、高效地学习?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日前,一种“友善用脑”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青睐。

  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2011年,“友善用脑”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优秀课题,经过北京市多所中小学的长期探索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友善用脑”是依据脑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和思维类型设计课堂,实施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倡导“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将单纯的教师讲授变为学生团队参与的多感官体验,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导图代替单调的笔记,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记者日前走进北京东方德才小学部,体验“友善用脑”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分组围坐在课桌前,老师先根据课文提出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写出答案,由老师进行评判。这种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上课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机会,学习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收效从怀疑到认可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对它的效果有过怀疑,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杨茜老师说:“我最大的质疑是教师如何监控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如何控制这种学习过程中带来的纪律问题?”

  北京市教委自2011年起对市属六区县的数百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经过培训,教师们打消了疑虑,大家感悟到“友善用脑”的根本是要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的孙璐璐老师发出感慨:“原来教学可以这样做,教得轻松,学得轻松,效率还大大提高。”

  杨茜在试验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也逐步受到学生的认可。“我过去总是一个人讲,而接触‘友善用脑’后,在课上,我给了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有学生反映,现在学到的东西反倒更多了。学生的肯定给了我继续坚持的信心。”杨茜说。

  北京密云县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以前学生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实验班教师运用“友善用脑”策略,启发学生乐学、善学,课堂从沉闷变得活泼,学生乐于和教师沟通,学习欲望强烈。统计显示,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小了,成绩却比以往提高了,实验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均有提升,尤其是优秀率提升幅度远高于对比班。

  在愉快中得到启迪

  南京市东山小学王红梅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课堂上,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上课,老师先给出一分钟让学生伴随舒缓的音乐趴下来静心冥想,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之后是小组之间汇报学习收获,随后才进入课堂讲课时间,老师的讲解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占了不到10分钟。‘友善用脑’的课堂,就是一种多感官的学习体验,就是一次愉快的学习旅程。我的学生都说,这样上课,学得轻松、扎实。”

  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允许学生喝水,提倡深呼吸,保证大脑的营养供应;在课堂上穿插多种活动,通过做操让学生运动双手,使大脑得到及时休息,转移学生注意力。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的教科研主任袁丽秋说:“原课堂教学大多基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加大作业量和练习量来提高分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了孩子的灵性、创造力和求知欲。‘友善用脑’倡导团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多感官,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记者 李海秀)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张贵勇}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意识是心理学最后的堡垒2016-04-08
  •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方式2016-04-08
  • 复旦大学学者:记忆再巩固机制有新说2015-04-15
  • 《教育与脑神经科学》选摘2014-04-14
  • 北师大获捐千万美元建脑科学研究院 郝平揭牌2011-11-20
  • 早恋如何引导,“脑科学”来帮忙2010-04-13
  • 美国科学家确定了与智力相关的大脑网络2007-09-13
  • 英美研究揭示早期教育陷阱 脑科学研究被误解2007-04-20
  • 脑科学研究的三大误读2007-04-20
  • 从脑科学看个性化教育2016-12-21
  • 让学生在“参政”中“触摸
  • 美育,点滴滋润孩子心田
  • 高中生作文,怎样才能摆脱
  •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 综合素质评价 谁掌握话语
  • 农村实验教学:灵活取材天
  • “六步”造就诗词小达人
  • 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日
  • 湖北省汉川市:新课堂改革
  • 重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有多少?福建省本科毕业生月薪调查出炉了
  • 2018年“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举行
  • 教育部:“十项准则”为新时代教师划定基本底线
  • 习近平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共同出席中国援建的布图卡学园启用仪式
  • 宁夏银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高校每年最多救助8000元
  • 内蒙古:明年起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获年生均120元补助
  • 青岛友好城市教育国际研讨会签署11份合作协议
  • 办幼儿园不是为了发财的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重点中学校长前沿峰会暨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举行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招聘雄安校区校长启事

基教视点

更多
  • 浅谈北京市将台路小学“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 “立人字课”:方块字里有乾坤
  • 面对叛逆孩子辱骂请冷静
  •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幼儿为本”
  • 环创“三大坑”:坑钱、坑物、坑人
  • 幼儿评价 一人一方
  • 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变革
  • 时代变了,管理需要转型
  • 教育治理,重点在“理”
  • 怎样办一所好学校

图说基教

更多
  • 公益导学周末行
  • 1元钱的力量
  • 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技艺
  • 开学第一课
  • 踏春出游赏春光
  • “明厨亮灶”吃饭安心
  • “微小学”开学啦
  • 感受传统文化
  • 妈妈一样的老师
  • 学生返校报到

热点专题

更多
  • 最美教师志愿者征集
  • 当代教师风采征集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 2014年开学季:新学期 新起点 新愿望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免费教育

更多
  • 江西省赣州开发区失地农民子女免费读高中
  • 陕西:将从2015年秋季起实施免费高中教育政策
  • 高中免费政策影响南疆孩子:“我想回去上学”
  • 新疆柯坪:高中阶段免费就读吸引学生重回校园
  • 成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有望实行全免费教育
  • 新疆南疆四地州普高全免费 财政补贴已划拨到
  • 石家庄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深山区学生读高中免
  • 河北石家庄:深山区学生可免费全面接受高中教
  • 大连:今秋新学期起孤残学生从上高中全部免费
  • 福建:2.6万名残疾学生享受“三免两补”政策

招生考试

更多
  • 上海市中考成绩公布 平均分比去年高5到10分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严禁普通高中擅自超计划招生
  • 长春推进中考改革:实验题目分值不低于30%
  • 2016年幼升小、小升初各地政策汇总
  • 河南: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 河南郑州:中外合作办学初高中招生计划只减不
  • 青岛高中自主招生权“下放”学校 自测择优录
  • 北京中招:将科目选择权交给学生
  • 北京招考改革新方案解读:供给侧给学生更多选
  • 北京中考首次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