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闻播报|基教要闻| 基教视点|政策解读| 基教人物|免费教育| 招生考试|评论分析| 热点专题|特别策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正文

广东惠州:下好城乡"一盘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www.jyb.cn 2014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走进市县新闻特别行动·广东惠州  

城乡“一盘棋” 校校都亮丽

——广东省惠州市城乡联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访纪行

  “现在的惠州农村,最漂亮的地方是学校,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也在学校,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可以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惠州市教育局局长陈可辉高兴地说。  

  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的惠州市,近年来通过全市“一盘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整体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近日,记者一行走进惠州,探访部分区县和学校,切身感受近年来该市通过实施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举措,给农村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  

  100%公办校建成规范化学校  

  博罗县横河中学是离县城最远的一所初中,尽管地处偏远山区,但是记者在校园随处都可以快速上网。  

  “不仅是横河中学,博罗县所有中小学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功能都和横河中学的一样,而且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博罗县教育局副局长曹善开介绍说。  

  在离惠州市区不远的仲恺高新区的各所学校,已经可以通过云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将教学电子白板、音视频设备、教育资源整合为一体,使整个课堂实况共享到教育云端,全区教师和学生能够实时分享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况。该区宣教文卫办教育科科长文玉英告诉记者:“再过不久,全区所有学生、家长、教学管理人员均可通过云书包、云电视、智能手机等享受实景式课堂教学服务。”  

  信息技术是惠州市统筹城乡学校联动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惠州市教育局提供的一串数字,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全市学校100%实现“校校通”,中心小学以上学校100%光纤接入,惠城区等4区“班班通”覆盖率100%,基本实现区域教学优质资源共享,全市521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已100%建成规范化学校,7个县(区)100%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区),67个乡镇100%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做到了“校校都亮丽,镇镇皆强镇”。  

  据统计,近几年惠州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用于“教育创强”,同时,该市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做到以村镇为重点,力求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如今,走进惠州任何一所学校,都能看到一应俱全的标准化多功能室、配备齐全的音体美教学器械。  

  待遇向农村教师倾斜提升吸引力  

  在惠阳区永湖中学,记者在教师住宅区停车坪前看到,数十辆小轿车整齐排放,不远处是两栋崭新的教师公寓。校长文益明说:“别看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我们学校的教师平均每年能拿到七八万元,很容易就能攒钱买车,甚至可以在市区买房,教师们个个工作劲头十足。”  

  为了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学校,惠州市制定了向农村学校倾斜的一系列制度。2008年,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教师工资待遇“两持平一鼓励”政策,使各县教师平均工资实现了与城乡教师基本持平,为此,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3.2亿元。惠州市还规定,每年增加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确保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同步增长。  

  市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600万元,为农村山区教师发放补助,各县政府同时设立偏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超过了当地城镇教师。惠州经济基础最为薄弱的龙门县,教师平均每年都能拿到四五万元。“每月工资比我们这里的公务员还高。”龙门县科教局副局长叶桂红说。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流动,惠州市还构建起一套“刚性流动”机制,在全市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全市100%农村学校参与城乡学校结对活动,从2006年至今,惠州共有551所农村学校与577所城市学校结成对子,实现了全市帮扶农村校全覆盖。同时,每年从市直属学校和县区优质学校中选派二三十名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校挂职任副校长,兼任教育督查员,结对学校捆绑进行联动管理、联动考核、联动教研,城镇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满一年以上的经历,硬性要求教师到农村校任教。  

  “刚性流动”机制从地域上和管理范围上,打破了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属地管理、条块分割的格局,两年来,各县已累计选派了86名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大大提高了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县管校用”保教学点开齐课程  

  惠阳区良井镇宏基小学教师杨远红,是全镇有名的英语教学能手。每周二和周四,杨远红都要到离镇中心数公里远的秀峰教学点,为那里的十几名三年级学生上英语课。“我的课堂一般以游戏为主,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每天盼望我过去给他们上课,能同时教两所学校的孩子学英语,我也感到很自豪。”杨远红对记者说。  

  像秀峰这样的教学点,良井镇下面共有8个,每个教学点一般只有3名教师——语文、数学教师各1名,外加1名负责人,要开齐开足各门课程,难度可想而知。宏基小学作为良井镇学生人数最多、教师队伍最齐整的一所学校,就派出像杨远红这样的骨干教师到教学点进行巡教,以弥补教学点教师不足。  

  “按照生师比来算,我们是不缺编的,但是在农村一些村小和教学点,由于学生人数普遍只有五六十人左右,很难为他们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尤其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卫萍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县(镇)管校用”的巡教制度应运而生。  

  “县(镇)管校用”,即农村部分学科教师,如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镇中心小学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课程安排,依据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安排其负责两所以上学校相同科目的教学工作,确保所有村小和教学点都能开足开齐各门课程。  

  这一制度越用越活,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教学点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授课。最近两年,惠州市共有1226名教师参与巡教,解决了规模较小的学校专业教师学科结构问题,专任教师专业对口比例大幅提高。(本报记者 王强 张圣华 通讯员 袁蕴华)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刘继源}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教育均衡发展”不应该是瞎折腾2017-05-08
  • 全国超六成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17-02-24
  • 北京:2019年公办初中学生一半可上优质高中2017-02-24
  • 禁止学生转学刹不住“择校风”2016-12-02
  • 禁止转学能否根治“曲线择校”?2016-12-02
  • 校园因你而精彩2016-10-19
  • 山东省枣庄市:“两轮驱动”提升枣庄教育均衡度2016-10-18
  • 强制教师读书不可取2016-09-05
  • 选调在编优秀教师有悖均衡理念2016-09-05
  • 教师轮岗不能追求绝对均衡2016-08-29
  • 让学生在“参政”中“触摸
  • 美育,点滴滋润孩子心田
  • 高中生作文,怎样才能摆脱
  •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 综合素质评价 谁掌握话语
  • 农村实验教学:灵活取材天
  • “六步”造就诗词小达人
  • 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日
  • 湖北省汉川市:新课堂改革
  • 重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有多少?福建省本科毕业生月薪调查出炉了
  • 2018年“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举行
  • 教育部:“十项准则”为新时代教师划定基本底线
  • 习近平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共同出席中国援建的布图卡学园启用仪式
  • 宁夏银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高校每年最多救助8000元
  • 内蒙古:明年起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获年生均120元补助
  • 青岛友好城市教育国际研讨会签署11份合作协议
  • 办幼儿园不是为了发财的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重点中学校长前沿峰会暨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举行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招聘雄安校区校长启事

基教视点

更多
  • 浅谈北京市将台路小学“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 “立人字课”:方块字里有乾坤
  • 面对叛逆孩子辱骂请冷静
  •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幼儿为本”
  • 环创“三大坑”:坑钱、坑物、坑人
  • 幼儿评价 一人一方
  • 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变革
  • 时代变了,管理需要转型
  • 教育治理,重点在“理”
  • 怎样办一所好学校

图说基教

更多
  • 公益导学周末行
  • 1元钱的力量
  • 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技艺
  • 开学第一课
  • 踏春出游赏春光
  • “明厨亮灶”吃饭安心
  • “微小学”开学啦
  • 感受传统文化
  • 妈妈一样的老师
  • 学生返校报到

热点专题

更多
  • 最美教师志愿者征集
  • 当代教师风采征集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 2014年开学季:新学期 新起点 新愿望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免费教育

更多
  • 江西省赣州开发区失地农民子女免费读高中
  • 陕西:将从2015年秋季起实施免费高中教育政策
  • 高中免费政策影响南疆孩子:“我想回去上学”
  • 新疆柯坪:高中阶段免费就读吸引学生重回校园
  • 成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有望实行全免费教育
  • 新疆南疆四地州普高全免费 财政补贴已划拨到
  • 石家庄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深山区学生读高中免
  • 河北石家庄:深山区学生可免费全面接受高中教
  • 大连:今秋新学期起孤残学生从上高中全部免费
  • 福建:2.6万名残疾学生享受“三免两补”政策

招生考试

更多
  • 上海市中考成绩公布 平均分比去年高5到10分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严禁普通高中擅自超计划招生
  • 长春推进中考改革:实验题目分值不低于30%
  • 2016年幼升小、小升初各地政策汇总
  • 河南: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 河南郑州:中外合作办学初高中招生计划只减不
  • 青岛高中自主招生权“下放”学校 自测择优录
  • 北京中招:将科目选择权交给学生
  • 北京招考改革新方案解读:供给侧给学生更多选
  • 北京中考首次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