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闻播报|基教要闻| 基教视点|政策解读| 基教人物|免费教育| 招生考试|评论分析| 热点专题|特别策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正文

陕西咸阳:倾听家长需求 将家校紧密联系起来

www.jyb.cn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陕西咸阳倾听家长需求,动员教师开展各种形式家访,将家校紧密联系起来——

一封群众来信引发的“大家访” 

  “李老师,真是辛苦您了,孩子学习不好,您不但没有放弃,还时常过来家访,真是太感谢了。”近日,拉着班主任李琳的手,咸阳道南学校五年级(3)班学生张嘉友的妈妈感激地说。

  这样的一幕,近两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屡见不鲜。2013年以来,咸阳市教育系统掀起了“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大家访活动热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新模式,形成了多方联动的教育合力,取得显著效果。

  7万教师上门家访织就学生安全“防护网”

  2013年6月,一封“企盼暑期学生安全”的群众来信,揪住了咸阳市市长卫华的心。她立即到全市教育系统进行调研,召开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家长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后要求整合教育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大家访活动,解决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脱节、合力不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确保中小学生暑期教育和安全。

  一时间,咸阳13个县区近7万名中小学教师全动起来了。他们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走村入户登门家访,和家长交流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告知学生安全防范措施及家长安全监管责任,叮嘱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外出活动、网络使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安全监护。“大家访活动中,中小学教师要与家长面对面、心连心开展安全教育交流,做到‘不漏一校、不漏一生’,实现大家访活动全覆盖。”咸阳市教育局局长李强说。

  “我在这所学校教书30多年了,像这样大范围全覆盖式的家访,还是头一次。”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道北中学特级教师呼秀珍感慨道。一声声问候,一句句提醒,织就了咸阳市家校联合、社会联手的学生安全“防护网”。大家访活动实施以来,全市学生发生溺水死亡等暑期意外事故由原来的每年数十起降至个位数,教师与家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拉近,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多关爱和温暖。每次家访完,家长、学生都会把老师送出很远,感动溢于言表。

  咸阳市委书记岳亮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强调:“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围绕安全教育,强化家庭教育,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统一。”

  “六必访”“四优先”弥合成长差距

  咸阳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大家访活动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新引擎,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印发实施方案,把大家访活动纳入重点督查范围,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各中小学纷纷开展以班主任走访为主,科任教师走访为辅;以实地走访为主,以信件访、QQ访、电子邮件访和电话访等为辅的“两主两辅”大家访活动。

  “大家访要求‘六必访’,即对经济困难家庭、学习困难学生家庭、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含单亲子女)家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残疾学生家庭必须进行重点家访。”泾阳县教育局局长苟俊涛介绍说,在日常工作中对这六类学生要做到“四优先”,即心理上优先关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根源,有时候一次家访比什么都管用。仅凭经验判断,往往很难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渭城区风轮小学教师杨淑英说。学生阳阳(化名)上课听讲不专心,不写家庭作业,几乎天天迟到,考试从没及格过。前几任老师为提高她的成绩想尽办法但收效甚微。杨淑英家访时看到,阳阳狭小昏暗的家,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一家三口全靠母亲1000多元退休金生活,父亲没工作经常喝酒,喝醉了就打人摔东西。杨淑英决定帮阳阳先从内心“强大”起来。她每天给阳阳辅导功课,约定如果考试及格,就给她买双漂亮的运动鞋。深受鼓舞的阳阳一下子像变了个人。半年多时间,她穿上了杨老师买的运动鞋、花衣服,成绩也由40多分逐渐上升到85分。更让杨淑英欣慰的是,阳阳的父母也开始重视孩子教育了。

  大家访活动,让咸阳市广大教师对学生乃至对教育有了新的更深认识,促成了师德师风的转变,面对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安全失保的留守儿童,班主任、任课教师纷纷站出来担任“代管家长”。他们与留守儿童以及监护人保持高频率联系,定期进家交流,定期通话通信,通报孩子的成长情况,帮扶着5.34万名学生走出学习、生活和情感困境。提起孙子的“代管家长”,泾阳县逸夫小学学生万梓超的奶奶直夸好:“冯华老师经常给娃辅导作业,嘘寒问暖,周末还带出去玩,比父母还精心。”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让教育增效

  “教育必须是开放融合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发力,教育才能增效。”卫华说。

  泾阳县云阳镇中学九年级学生马瑞,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两年才能见一次面,她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很幸运,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有人管有人爱。尤其是今年的夏令营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打开了心结。”

  马瑞说的夏令营是泾阳县委、县政府、妇联和教育局等15家单位联合为留守儿童举办的亲情团聚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两届,在老师陪护下,马瑞等留守儿童代表赴广东东莞和江苏昆山与父母团聚。许多孩子第一次坐火车到大城市,一路的见闻感受让他们终生难忘,也开始理解父母的艰辛。

  咸阳市还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情联系室”,配置书桌、图书、电话、电脑和体育活动器材等设施,安排专人管理,在课后、节假日免费接纳留守儿童进行亲情交流、文娱等活动。“原来一年只能见爸爸妈妈一两次,今年我已经在学校视频见过爸爸6次了!”逸夫小学四年级(5)班学生岳济山做了一个“六”的手势,开心地说。

  而道北中学许多家长则感慨说:“上过家长学校,才知道该怎么做家长。”该校由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呼秀珍老师担任主讲,因针对性、实效性强,长期以来得到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被评为全国“十五”家庭教育优秀家长学校。截至目前,家长学校集中授课63场,听课人数3.05万多人次。

  大家访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咸阳市教风、校风和学风的好转,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在去年全市行风测评中,教育系统较往年提升两个位次,位居全市第二。

  前不久,陕西省委副书记胡和平专门作出批示:“开展大家访活动对于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关注中小学生,把学校和家庭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希望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记者 冯丽)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3日第1版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李烨}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传统家访任何时候都不该丢2017-05-09
  • 精准家访三部曲2017-01-01
  • 江西: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 正教风立师德2016-10-31
  • 江西:“万师访万家”正教风立师德2016-10-31
  • 骑行家访是一堂师德示范课2016-09-16
  • 传统家访咋就落伍了?2016-08-01
  • 家访为何遭拒2016-07-1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辅导员寒假开展家访调研活动2016-03-03
  • 宁波海曙区:网络时代,坚持传统方式上门家访2016-02-03
  • 美国旧金山联合学校学区小组家访手册2015-12-03
  • 让学生在“参政”中“触摸
  • 美育,点滴滋润孩子心田
  • 高中生作文,怎样才能摆脱
  •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 综合素质评价 谁掌握话语
  • 农村实验教学:灵活取材天
  • “六步”造就诗词小达人
  • 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日
  • 湖北省汉川市:新课堂改革
  • 重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有多少?福建省本科毕业生月薪调查出炉了
  • 2018年“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举行
  • 教育部:“十项准则”为新时代教师划定基本底线
  • 习近平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共同出席中国援建的布图卡学园启用仪式
  • 宁夏银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高校每年最多救助8000元
  • 内蒙古:明年起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获年生均120元补助
  • 青岛友好城市教育国际研讨会签署11份合作协议
  • 办幼儿园不是为了发财的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重点中学校长前沿峰会暨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举行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招聘雄安校区校长启事

基教视点

更多
  • 浅谈北京市将台路小学“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 “立人字课”:方块字里有乾坤
  • 面对叛逆孩子辱骂请冷静
  •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幼儿为本”
  • 环创“三大坑”:坑钱、坑物、坑人
  • 幼儿评价 一人一方
  • 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变革
  • 时代变了,管理需要转型
  • 教育治理,重点在“理”
  • 怎样办一所好学校

图说基教

更多
  • 公益导学周末行
  • 1元钱的力量
  • 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技艺
  • 开学第一课
  • 踏春出游赏春光
  • “明厨亮灶”吃饭安心
  • “微小学”开学啦
  • 感受传统文化
  • 妈妈一样的老师
  • 学生返校报到

热点专题

更多
  • 最美教师志愿者征集
  • 当代教师风采征集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 2014年开学季:新学期 新起点 新愿望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免费教育

更多
  • 江西省赣州开发区失地农民子女免费读高中
  • 陕西:将从2015年秋季起实施免费高中教育政策
  • 高中免费政策影响南疆孩子:“我想回去上学”
  • 新疆柯坪:高中阶段免费就读吸引学生重回校园
  • 成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有望实行全免费教育
  • 新疆南疆四地州普高全免费 财政补贴已划拨到
  • 石家庄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深山区学生读高中免
  • 河北石家庄:深山区学生可免费全面接受高中教
  • 大连:今秋新学期起孤残学生从上高中全部免费
  • 福建:2.6万名残疾学生享受“三免两补”政策

招生考试

更多
  • 上海市中考成绩公布 平均分比去年高5到10分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严禁普通高中擅自超计划招生
  • 长春推进中考改革:实验题目分值不低于30%
  • 2016年幼升小、小升初各地政策汇总
  • 河南: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 河南郑州:中外合作办学初高中招生计划只减不
  • 青岛高中自主招生权“下放”学校 自测择优录
  • 北京中招:将科目选择权交给学生
  • 北京招考改革新方案解读:供给侧给学生更多选
  • 北京中考首次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