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对进城农村教师实行摘牌制避免萝卜选聘
www.jyb.cn 2016年08月1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浙江义乌对进城农村教师实行摘牌制,避免“萝卜选聘”—— “选师会”:让薄弱校先选! “我们选择体育老师李剑华。”7前不久,浙江省义乌市农村学校教师进城摘牌会上,宗泽小学校长叶立新拿着手中的选票,迫不及待喊出了心仪的人选。 宗泽小学是新成立的公办小学,今年第一次招生。按照往年农村教师进城考核制度,大部分教师的第一志愿不会选这样的学校。但今年政策变了,义乌市教育局根据城区各学校名优教师占比、进人计划等情况综合确定学校选择顺序,薄弱学校可优先选择进城农村教师。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提出进城申请的107位农村教师,每人都有一块单独的“牌子”,上面写有体现该教师综合能力的相关信息——职称等级、优质课获奖情况、论文发表、相关荣誉称号等。 李剑华是市里的优秀体育教研员,因为孩子在城里上学才申请进城,是摘牌会上的“大热门”。手握“状元牌”的宗泽小学毫不犹豫签下了李剑华。叶立新告诉记者:“优秀的体育教师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如果没有今年的新政策,我们这样的学校压根儿没有机会。” 和叶立新一样,25所学校的教师校际交流考核小组都有备而来,大家人手一份候选人名单,都不愿错失这样的机会。“我们知道所有挂牌老师的信息,可以有的放矢进行选择,有点像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选秀大会。”初中组第三顺位学校江东中学心仪的4名教师仅一人被抢走,校长陈文民对这一结果非常满意。 摘牌选聘,会不会由校长说了算?“校长一个人决定没用,我们要求所有成员签字确认。”义乌市教育局人事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避免人事权过于集中在校长手上,义乌要求各校成立教师校际交流小组,共同讨论决定摘哪位教师的牌。 尽管是“集体决策”,但多位校长向记者坦言压力不小。“门槛低了,手续简便了,考验的是学校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年龄、职称等综合因素的判断。挑不好、抢不来,校长要负主要责任。” 多年来一直在人事调配上有决策权的义乌市教育局这次退居幕后,只负责发布申请交流教师、学校紧缺师资、签约成功信息以及汇总和统计等服务工作。义乌市教育局副局长葛晓明表示,随着农村教学条件和农村教师待遇的不断改善,城区学校对农村教师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对想进城的农村教师实行摘牌制,很大程度避免了“萝卜选聘”,让校园人事在阳光下进行。同时,城区薄弱学校能优先选到优质师资,促进了城区学校之间的均衡。(中国教育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桦涧 金佩庆) 《中国教育报》2016年8月12日第1版 ![]() |
- 莫让“进城热”伤了农村教师的心2017-01-16
- 河南:严禁农村教师“有编不补”2016-12-14
- 湖南实施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调查2016-09-06
- 河北涞水:“补、流、训”机制巧解农村师资之困2016-05-07
- 重庆江津区:农村教师从“招不进”到“留得住”2016-05-04
- 口号式关爱可以休矣!2016-04-14
- 调查者说:密织农村教师系统关护网2016-04-14
- 生存现状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身心健康有隐忧2016-04-14
- 安徽合肥高新区:教育民生不断向农村教师倾斜2016-04-05
- 小心“刚性”管理伤了农村教师的心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