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闻播报|基教要闻| 基教视点|政策解读| 基教人物|免费教育| 招生考试|评论分析| 热点专题|特别策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正文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促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www.jyb.cn 2017年02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不吃早饭贪吃冷饮有害健康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促学生养成好习惯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张虹生)“好多孩子不吃早饭,容易得胆囊炎”“女孩子青春期,喜欢吃冷饮、爱穿低腰裤,也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在中医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认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学生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由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的中医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和专家学者近1200人参加了研讨会。

  “现在一些女孩子不能怀孕,从中医的角度看,原因或与她们在青春期喜欢吃冷饮、爱穿露肚脐的低腰裤等习惯有关。”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这些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容易造成手脚冰冷、子宫宫寒,易导致其婚后不容易怀孕。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中医院院长杨明会教授谈到了中医保健知识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现在小孩子得胆囊炎的很多,这跟一些孩子爱睡懒觉不吃早饭的习惯有关。如果吃了早饭,分泌的胆汁就排掉了。”而如果不吃早饭,时间长了,就容易得胆囊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将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简单的健康保健知识,让孩子们明白不吃早饭对身体的影响。

  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认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能普及中医药知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使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应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方式的实施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注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和体验性。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杨文怿}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首届“保生慈济与闽台中医药文化”研讨会开幕2009-04-19
  •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办中医药文化展2014-08-12
  • 调查报告:中学生踏实地吃顿早饭好难2016-10-10
  • 倡导文明上课 地大禁止学生带食物进教室2012-10-10
  •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断奶”2016-09-14
  • 舆论旋涡中“校园贷”能否走出“泥潭”2017-02-13
  • “一分钟仰卧起坐”不是“抱头仰卧起坐”2016-12-01
  • 北京第一六六中学:构筑健康生态,促动师生体智2016-11-23
  • 注意查收:送给老师们的健康礼包2016-10-09
  • 合理营养 健康成长2016-05-21
  • 让学生在“参政”中“触摸
  • 美育,点滴滋润孩子心田
  • 高中生作文,怎样才能摆脱
  •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 综合素质评价 谁掌握话语
  • 农村实验教学:灵活取材天
  • “六步”造就诗词小达人
  • 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日
  • 湖北省汉川市:新课堂改革
  • 重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
最新新闻
  • 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 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 传统戏曲进校园
  • 共读 共聊 同生长
  • “课程超市”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 首届研学导师培训班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 中日幼儿身体活动与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举行
  • 2018中网球童成长计划启动
  • 纪念郭小川诗歌朗诵会在京举行
  • 补短板 扬特色 振兴民族高校事业发展
  • 少儿武术高端论坛启动
  • 2018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落幕
  • “球索未来,向阳狂奔”
  • 2018中国教育明德论坛怀化峰会聚焦新高考新课标
  • 让编程课堂更有趣,索尼KOOV教育版来了
  • 破解书法教育难题 书法课堂研讨观摩会召开
  • 冠军!双料冠军!这名河海学生创造了乒坛神话
  • 2018年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在京启动
  • 国内首届军民融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 基于新高考的学科潜能测评系统正式发布

基教视点

更多
  • 浅谈北京市将台路小学“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 “立人字课”:方块字里有乾坤
  • 面对叛逆孩子辱骂请冷静
  •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幼儿为本”
  • 环创“三大坑”:坑钱、坑物、坑人
  • 幼儿评价 一人一方
  • 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变革
  • 时代变了,管理需要转型
  • 教育治理,重点在“理”
  • 怎样办一所好学校

图说基教

更多
  • 公益导学周末行
  • 1元钱的力量
  • 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技艺
  • 开学第一课
  • 踏春出游赏春光
  • “明厨亮灶”吃饭安心
  • “微小学”开学啦
  • 感受传统文化
  • 妈妈一样的老师
  • 学生返校报到

热点专题

更多
  • 最美教师志愿者征集
  • 当代教师风采征集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 2014年开学季:新学期 新起点 新愿望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免费教育

更多
  • 江西省赣州开发区失地农民子女免费读高中
  • 陕西:将从2015年秋季起实施免费高中教育政策
  • 高中免费政策影响南疆孩子:“我想回去上学”
  • 新疆柯坪:高中阶段免费就读吸引学生重回校园
  • 成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有望实行全免费教育
  • 新疆南疆四地州普高全免费 财政补贴已划拨到
  • 石家庄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深山区学生读高中免
  • 河北石家庄:深山区学生可免费全面接受高中教
  • 大连:今秋新学期起孤残学生从上高中全部免费
  • 福建:2.6万名残疾学生享受“三免两补”政策

招生考试

更多
  • 上海市中考成绩公布 平均分比去年高5到10分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严禁普通高中擅自超计划招生
  • 长春推进中考改革:实验题目分值不低于30%
  • 2016年幼升小、小升初各地政策汇总
  • 河南: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 河南郑州:中外合作办学初高中招生计划只减不
  • 青岛高中自主招生权“下放”学校 自测择优录
  • 北京中招:将科目选择权交给学生
  • 北京招考改革新方案解读:供给侧给学生更多选
  • 北京中考首次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