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书快递热点书事读书酷评书摘一叶选摘连载读书生活教师书房校长书斋成长书屋人文书架阅读指导名家与书读书酷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 读书酷评>>正文

读诗集《莲女子》

www.jyb.cn 2014年01月06日   来源:光明日报

诗情柔婉 诗心坚强——读诗集《莲女子》

  唐继东的诗歌,叙事、写景、抒情都很细腻,对季节的些微变化及人事行为颇为敏感。在她新近出版的诗集《莲女子》中,似乎强化了这样的印象:诗情柔婉,诗心坚强。

  《莲女子》抒写了诗人的两大诗思或心绪,即心灵醉语和边游边唱。

  对于心灵醉语而言,《莲女子》中有不少的诗篇为证。写“莲”时,诗人写了莲“氤氲成桃红色梦幻,楚楚秋露/是皎皎翡翠,环住光洁的踝”(《八月莲》),这给采莲人带来丰足的收获,给赏莲人带来满眼的沉醉;莲在“桃花红了,李花白了”时,却“依旧在梦里,不与争春”(《出水莲》),品德高尚。除“莲”之外,进入诗人眼中更多的抒写对象是星辰、小草、雪花、晚霞、云彩等。它们都是具体的意象,由于诗人能和它们交心,所以它们都能引发诗人丰富的诗情诗意及深刻觉悟。随后诗人用诗性十足的语言准确地抒写出自己从它们身上得到的生命感觉,或悲或喜,但总体上呈现出先悲后喜的特征来。

  《莲女子》表明,诗人先醉于所遇之物,然后从其中觉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个体生存。从她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诗人与她所面对的对象相融相知在一起了。比如写青春岁月一天天逝去的《无题的华年》,诗人在展现人生的酸楚情绪时,又表达了过去的时光是自己人生道路上一段如歌的岁月。

  在表达心灵醉语时,唐继东还多次使用了“胭脂小马”的意象。它有时以抚慰诗人思乡念家之情的可爱精灵出现,有时又被诗人描写成一个前世的幽灵,都是一个寄寓了诗人诸多期许的载体。

  诗人生于寒冷的东北,她的诗作对春天怀有一种急切而又无条件的期盼与热爱,她用诗呼唤春天、珍惜春天,这是整部诗集共有的主题。另外,诗人对大东北的夏天和秋天也进行了诗意的描写,说大东北的夏天唯有“静静的塘,田田的叶”和“随风而流的诗歌”(《八月莲》),大东北的秋天是“用雪花打造的玉钵,盛满/百合的芬芳”(《中秋,在伊通河边和自己的影子散步》)。

  《莲女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诗作记录了诗人对祖国各地美景的赞颂,可以说是边游边唱。在这部分诗作中,诗人分别深情抒写了春城长春、中原遗存、大漠边塞、雪域高原、西南古寨、南海椰林、江南水乡的人情风尚与优美风光。由于诗人是以一双诗眼来观赏面前之景的,所以总能看到她抒发的是审美之情,表现的是审美之思。比如在九寨沟,“我看见了/传说中的白衣女子,和天空上/风一样飘过的羊群”(《在九寨天堂听藏歌〈卓玛〉》),柔婉的诗句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绪感人,引发了读者的丰富想象和深入思索。这样的效果,是读者需要的,也是诗人想达到的。诗人说:“如果能够因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让这个社会增加哪怕一点点美好,便得心安。”我以为,诗人的目的实现了。(马振宏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文传学院)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周玲玲}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引导学生读书,该讲究些啥05-11
  • 巧用“三余”好读书04-24
  • 以读书“索道于世”02-27
  • 于字里行间看见远方02-13
  • 书债02-10
  • 至味难言味自言02-10
  • 清华教授直播读书01-24
  • 那年的书事01-13
  • 瑞士飘起中国书香01-12
  • 哪里是什么命好,分明是苦尽甘来01-03
  • 阅读课,简单谓之美
  • 走进冷冰川的黑白世界
  • 中少阳光绘本馆LOGO有奖征
  • 电影与小说相爱还是相杀
  • 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 两位特级教师的2016书单
  • 老子:教育有道
  • 奥利维耶·塔莱克:成人不
  • 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
  • 相聚在彩色的教室里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徐冬梅: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我们必须有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
  • 《中国创新学派——3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发布
  • 王彪:热爱与挑战打造强者之路
  • 培养两国友谊的薪火传人
  • 北京市中小学塑胶操场建设将复工 严格执行“新国标”
  • 全球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公布 13所中国高校跻身榜单150强
  • 山东现代酒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 陕西省拨付2.14亿元保障中小学生温暖过冬

热点专题

  •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办好公平优质教

  • 2017全国两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 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热点书事

更多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宣传推广座谈会在京召开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扫描
  • 百余位学者28年磨一剑编3000万字《十三经辞典》
  • 近百家大陆出版社将参展2017台北书展
  • 作家李春利:亲子共成长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
  • 传统出版牵手新兴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 第四届“阅读改变中国”年度评选正式启动
  • 《孔子是个好老师》:让孔子“复活”的书
  • 莫言长篇小说系列最新版出版
  • 《校园趣味足球》丛书正式出版

视觉阅读

更多
  • 汉语之美:50个极富韵味的古语词汇
  • 寻找维尼
  • 大卫,不可以
  • 蓝精灵玩出专注力
  •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 萨默品德养成图画书
  • 我变成了一棵圣诞树
  • 一部爱的无声电影
  • 充满哲思的图画书
  • 松鼠先生和月亮

教师书房

更多
  • 善问者如攻坚木
  • 教师更需要高情商
  • 与一本书的真诚对话
  • 一次教育的环球旅行
  • 通向春天的读书课:我和经典夜读小组的故事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教师读书的“忙”与“闲”
  • 老师 假期不妨读读这些书
  • 做教师专业阅读的领跑者

校长书斋

更多
  • 《中国教育寻变》:追寻教育变革的时代印记
  • 《朱永新教育之旅》:布满荆棘的冒险之旅
  • 《教育的细节》:教育无小事 细节见本心
  •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走向美好未来的明灯
  • 《抗日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小书”说“大事”
  • 《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守望大学的精神家园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一位大学校长的壮丽人生
  • 《异化的复归》:以文化治理修复大学教育生态
  • 《大学开放天地新》: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
  •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为中国大学“立心”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