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书快递热点书事读书酷评书摘一叶选摘连载读书生活教师书房校长书斋成长书屋人文书架阅读指导名家与书读书酷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 读书酷评>>正文

读钱穆《中国经济史》

www.jyb.cn 2014年02月17日   来源:光明日报

不以经济论经济——读钱穆《中国经济史》

  1937年,陶希圣出版了《南北朝经济史》。他在《自序》中说:“中国经济史本是一块未开的生地。‘斩之蓬藿荆棘’,是件最苦最难收效的事。”陶希圣感慨拓荒之难,表示对几千年中国经济变迁研究的重视,恐怕也是当时不少史家的共识。

  1961年,钱穆在香港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时,专辟一讲“如何研究经济史”,可知经济史研究在他心中的地位。然而,近些年来,学界很少谈及钱氏的经济史研究,或有读者甚至以为他没有这方面的著作。因此,叶龙记录、整理的钱穆《中国经济史》的面世,不免让人迫不及待,欲入宝山。

  《中国经济史》收入的是钱穆1954年至1955年在香港新亚书院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的讲稿。在钱氏看来,考索古代中国之城乡如何联络,农商如何交流,税法、货币政策及工业制造业怎样发展等事实,是经济史的研究任务。证之以历史实际,其间尤为重要者,是对农业经济的研究。于是首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缘起,说明我先祖选择特定的农作物与地理、经济生活的关系,沿自封建的井田制度与西方庄园制的不同;次议应运而生的工商业与土地私有制,又促使货币与度量衡制及其税法、赋役不得不发生改变。再至于历朝历代经济思想是非、经济政策得失、经济制度优劣,各章皆有提纲挈领的论述,综成中国经济史的轮廓。

  细察本书,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史上的豪强垄断与贫富不均问题,却不忘说明此一黑暗时期拥有文学、艺术、建筑、哲学、宗教诸领域的发达;在对唐代经济的全盘分析之中,特别拈出海陆交通及商业贸易、对外侨政策及胡人就业情况予以仔细考察;认定由宋代乡约制度演化而来的元朝之农社制度实为一种农村自治,有利于中国乡村,亟须注意;谈及明清时期经济,还要指出清代学者洪亮吉实早于英人马尔萨斯而注意到人口激增对于经济生活之严重影响。在《如何研究经济史》的开篇,钱穆即指出在中国固有的经济思想中,物质生产并非国人人生理想之必需,然后检讨相关研究状况,发现包括西方学者过于强调工商业而忽视农业问题之研究,其所忽视者正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变迁之关键。更进一步,还提醒我辈注意: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特点是其浑融一体性,“研究中国政治史,或社会史,或经济史,只当在文化传统之一体性中来做研究,不可各别分割。我们当从政治史、社会史来研究经济史,亦当从政治思想、社会思想来研究经济思想,又当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来研究经济制度。在此三者之上,则同有一最高的人文理想在作领导。”

  要言之,钱穆不纯以经济论经济,方能一窥中国经济史之命脉。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经济出了问题,原来并不一定是经济本身的问题,很可能在其他,而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未必是良方。(王贺)

  《中国经济史》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周玲玲}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引导学生读书,该讲究些啥05-11
  • 巧用“三余”好读书04-24
  • 以读书“索道于世”02-27
  • 于字里行间看见远方02-13
  • 书债02-10
  • 至味难言味自言02-10
  • 清华教授直播读书01-24
  • 那年的书事01-13
  • 瑞士飘起中国书香01-12
  • 哪里是什么命好,分明是苦尽甘来01-03
  • 阅读课,简单谓之美
  • 走进冷冰川的黑白世界
  • 中少阳光绘本馆LOGO有奖征
  • 电影与小说相爱还是相杀
  • 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 两位特级教师的2016书单
  • 老子:教育有道
  • 奥利维耶·塔莱克:成人不
  • 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
  • 相聚在彩色的教室里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徐冬梅: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我们必须有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
  • 《中国创新学派——3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发布
  • 王彪:热爱与挑战打造强者之路
  • 培养两国友谊的薪火传人
  • 北京市中小学塑胶操场建设将复工 严格执行“新国标”
  • 全球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公布 13所中国高校跻身榜单150强
  • 山东现代酒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 陕西省拨付2.14亿元保障中小学生温暖过冬

热点专题

  •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办好公平优质教

  • 2017全国两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 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热点书事

更多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宣传推广座谈会在京召开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扫描
  • 百余位学者28年磨一剑编3000万字《十三经辞典》
  • 近百家大陆出版社将参展2017台北书展
  • 作家李春利:亲子共成长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
  • 传统出版牵手新兴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 第四届“阅读改变中国”年度评选正式启动
  • 《孔子是个好老师》:让孔子“复活”的书
  • 莫言长篇小说系列最新版出版
  • 《校园趣味足球》丛书正式出版

视觉阅读

更多
  • 汉语之美:50个极富韵味的古语词汇
  • 寻找维尼
  • 大卫,不可以
  • 蓝精灵玩出专注力
  •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 萨默品德养成图画书
  • 我变成了一棵圣诞树
  • 一部爱的无声电影
  • 充满哲思的图画书
  • 松鼠先生和月亮

教师书房

更多
  • 善问者如攻坚木
  • 教师更需要高情商
  • 与一本书的真诚对话
  • 一次教育的环球旅行
  • 通向春天的读书课:我和经典夜读小组的故事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教师读书的“忙”与“闲”
  • 老师 假期不妨读读这些书
  • 做教师专业阅读的领跑者

校长书斋

更多
  • 《中国教育寻变》:追寻教育变革的时代印记
  • 《朱永新教育之旅》:布满荆棘的冒险之旅
  • 《教育的细节》:教育无小事 细节见本心
  •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走向美好未来的明灯
  • 《抗日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小书”说“大事”
  • 《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守望大学的精神家园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一位大学校长的壮丽人生
  • 《异化的复归》:以文化治理修复大学教育生态
  • 《大学开放天地新》: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
  •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为中国大学“立心”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