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书快递热点书事读书酷评书摘一叶选摘连载读书生活教师书房校长书斋成长书屋人文书架阅读指导名家与书读书酷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 读书酷评>>正文

《弹奏人生》:漫步到人生各个角落的启悟书

www.jyb.cn 2017年01月22日   来源:北京晨报

  拿到这本《弹奏人生:西摩·伯恩斯坦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正要去一所中学参加一个阅读活动,路途需要30分钟,我毫不犹豫地携上这本书,一上车就开始拜读起来,我的天,迟迟找不到的答案,竟然在这本书里。

  “我们的才能代表了我们的本质,表明了我们是谁,因此也影响了我们!”才能指的是才智和能力,一般而言,我们认定会弹琴、会跳舞、会写作是才能,可是在去往学校的车上,我几乎没有犹豫地认定,会欣赏也是一种才能,于是我为我为什么喜欢古典音乐找到了答案:因为我的本质里有喜欢古典音乐的才能,故而在机缘巧合之时会努力学着去欣赏它;至于那些关于古典音乐的文字,是我证明自己的一种途径,听和写古典音乐的生活片段,将会或者说已经影响了我——西摩·伯恩斯坦所言,字字写实了我与古典音乐之间的缘分,这种远隔千里、种族、语言、文化渊源的打开天窗,让我在余下的车程里抑制不住地颤抖着。

  说实话,相对于德穆斯、布赫宾德、波戈莱维奇等当世的钢琴家,西摩·伯恩斯坦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即时此刻,我去搜索此地可以看到的这位钢琴家的资料,唯独这一本《弹奏人生:西摩·伯恩斯坦访谈录》,为什么?也许,这位88岁高龄的钢琴家无法跨越大洋将其充满人生况味的琴声送到我们耳畔,成了我们无法接近他的托词?

  会不会有人因为西摩·伯恩斯坦是一位钢琴家、自己又不懂得古典音乐而错过这本书呢?我想,会有的。那我要对与这本书擦肩而过的你说,你放弃的,是一位睿智老人传播的快乐地度过劫波的经验。

  是的,我是因为第9页上那一句古典音乐对我意味着什么的话,迫不及待地往下读这本书的。可是很快,我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伊桑·霍克。一个好莱坞明星与一位钢琴家之间,差距不仅仅是40年的岁月吧?可是,看尽花开花落的西摩·伯恩斯坦却愿意无条件地帮助影星完成一部纪录片的拍摄,且从未流露过一句提携年轻人的意思,相反,还字里行间地宣称,自己在伊桑·霍克的纪录片里收获了人群里最亮丽的晚霞——怎样的人才能做到将自己变成永远和煦的春风?越过伊桑·霍克的纪录片《西摩简介》,我们会读到,西摩·伯恩斯坦也有过不快乐的童年和令他愤怒的父亲,西摩·伯恩斯坦能成为钢琴家路遇的坎坷有些多,西摩·伯恩斯坦的事业瓶颈也曾狭窄得能毁掉一个人,但是,这位50岁告别舞台想以教学走完人生的钢琴家,却在88岁高龄成为一部纪录片的主角再次聚拢了人们的视线,他是怎么做到的?尊重生活。

  面对任何一种生活,哪怕是烹调一块鸡肉你都能怀抱尊重生活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像西摩·伯恩斯坦一样丰赡——这哪里只是一本畅谈音乐的书?分明是一本从音乐出发漫步到人生各个角落的启悟书。(吴玫)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彭诗韵}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草木不是无情物02-17
  • 《山河袈裟》却能火里种金莲02-17
  • 感谢生命中最澄澈的遇见02-16
  • 《那些经典,温暖光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意02-16
  • 天风海雨饱曾经 又作轻舟万里行01-24
  •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感知美比掌握技能更重要01-22
  • 《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01-22
  •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怎样写小说01-22
  • 《长寿的基因》:要会吃,还要不焦虑01-22
  • 《余音》:不是学术史却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史01-22
  • 阅读课,简单谓之美
  • 走进冷冰川的黑白世界
  • 中少阳光绘本馆LOGO有奖征
  • 电影与小说相爱还是相杀
  • 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 两位特级教师的2016书单
  • 老子:教育有道
  • 奥利维耶·塔莱克:成人不
  • 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
  • 相聚在彩色的教室里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徐冬梅: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我们必须有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
  • 《中国创新学派——3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发布
  • 王彪:热爱与挑战打造强者之路
  • 培养两国友谊的薪火传人
  • 北京市中小学塑胶操场建设将复工 严格执行“新国标”
  • 全球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公布 13所中国高校跻身榜单150强
  • 山东现代酒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 陕西省拨付2.14亿元保障中小学生温暖过冬

热点专题

  •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办好公平优质教

  • 2017全国两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 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热点书事

更多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宣传推广座谈会在京召开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扫描
  • 百余位学者28年磨一剑编3000万字《十三经辞典》
  • 近百家大陆出版社将参展2017台北书展
  • 作家李春利:亲子共成长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
  • 传统出版牵手新兴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 第四届“阅读改变中国”年度评选正式启动
  • 《孔子是个好老师》:让孔子“复活”的书
  • 莫言长篇小说系列最新版出版
  • 《校园趣味足球》丛书正式出版

视觉阅读

更多
  • 汉语之美:50个极富韵味的古语词汇
  • 寻找维尼
  • 大卫,不可以
  • 蓝精灵玩出专注力
  •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 萨默品德养成图画书
  • 我变成了一棵圣诞树
  • 一部爱的无声电影
  • 充满哲思的图画书
  • 松鼠先生和月亮

教师书房

更多
  • 善问者如攻坚木
  • 教师更需要高情商
  • 与一本书的真诚对话
  • 一次教育的环球旅行
  • 通向春天的读书课:我和经典夜读小组的故事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教师读书的“忙”与“闲”
  • 老师 假期不妨读读这些书
  • 做教师专业阅读的领跑者

校长书斋

更多
  • 《中国教育寻变》:追寻教育变革的时代印记
  • 《朱永新教育之旅》:布满荆棘的冒险之旅
  • 《教育的细节》:教育无小事 细节见本心
  •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走向美好未来的明灯
  • 《抗日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小书”说“大事”
  • 《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守望大学的精神家园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一位大学校长的壮丽人生
  • 《异化的复归》:以文化治理修复大学教育生态
  • 《大学开放天地新》: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
  •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为中国大学“立心”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