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信任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www.jyb.cn 2012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后来,雷夫问女孩:“艾米,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呢?”女孩告诉他:“因为雷夫老师教了我要这样。”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的确是第一个愿意聆听孩子说话的人,是孩子的好朋友,是孩子第一个愿意倾诉的对象。他总是以身作则,希望孩子成为他那样的“好人”。一旦孩子能主动成为一个“好人”,便到达了雷夫所谓的教育的“第六阶段”——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那真的是最美的教育境界。
“老师可以严格,但不能不公平”
与信任同等重要的是公平。在演讲中,雷夫反复强调,“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雷夫举例为证:几年前,他的莎士比亚戏剧团要去洛杉矶某知名表演场地演出,许多老师都为孩子们得到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唯一的反对者是一位从不让学生参加管弦乐队或合唱团的老师。在学生家长的要求下,这位老师只得同意学生参加演出,但前提是,返校后每个学生每天要写100遍“我以后会为自己作出更负责任的选择”,并连写一个星期。结果这位老师不合逻辑的行为让孩子们厌恶到一整年都听不进他说的话,即使有些话是值得听的。
雷夫坦言,他也是在别的老师身上逐渐明白这种关系的。刚上讲台时,他发现学生不愿意举手提问,也不愿意说“我不知道”。不过,在听了一位特殊教育老师的课后,他很受启发。“我觉得这位老师真的很伟大,学生们尊敬他,都听他的话。我反复思考其中的缘由,发现他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他总是敞开胸怀、非常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后来,我问他有什么教育秘诀。他告诉我,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公平的赏罚实际上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让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糟。”雷夫说,孩子并不怕特别严格的老师,但他们特别憎恨不公平的老师。比如,一个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老师却要惩罚整个班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很严格,但一定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每件事。一旦孩子觉得你对他们不公平,你可能就会失去孩子们心中的信任。” |

- 引导学生读书,该讲究些啥05-11
- 巧用“三余”好读书04-24
- 以读书“索道于世”02-27
- 于字里行间看见远方02-13
- 书债02-10
- 至味难言味自言02-10
- 清华教授直播读书01-24
- 那年的书事01-13
- 瑞士飘起中国书香01-12
- 哪里是什么命好,分明是苦尽甘来01-03
- 阅读课,简单谓之美
- 走进冷冰川的黑白世界
- 中少阳光绘本馆LOGO有奖征
- 电影与小说相爱还是相杀
- 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 两位特级教师的2016书单
- 老子:教育有道
- 奥利维耶·塔莱克:成人不
- 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
- 相聚在彩色的教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