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书快递热点书事读书酷评书摘一叶选摘连载读书生活教师书房校长书斋成长书屋人文书架阅读指导名家与书读书酷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 书友便利>>正文

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发布:做儿童阅读守门人

www.jyb.cn 2017年01月2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

  ——《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发布

湖南省永兴县湘阴渡镇张家岭小学的学生们在爱阅图书馆里读书。 张妤 摄

  小学图书馆是小学生阅读的最重要场所,图书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品质。但是目前就整体而言,小学图书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图书质量堪忧,数量也不足。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即采购图书的人不知道哪些书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1月13日,《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这是由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数据中心合作,历时两年,整合10年来的所有童书出版数据并加以科学分析、系统甄别后推出的。

  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文在致辞中表示:“之所以研发《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是期望通过结构完整、主题内涵丰富的书目,帮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成为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解决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童书中找到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阅读需要的读物,让儿童拥有均衡的精神营养。可以说,3600册优质图书能够让一所小学的图书馆营养全面均衡。”

  成立于2010年的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提供儿童阅读领域的公益服务,2012年,曾经研制公布过《中国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该书目面世后,成为很多教育局和公益组织采配图书的依据。截至2016年底,已有学校、公益组织、教育主管部门等机构通过书目采购图书300多万册。书目研制团队在2012版书目的数据基础上,加大数据收集汇总量,数据库更新了来自各出版机构、当当图书、京东图书、亚马逊图书提供的图书数据和目录,借鉴了多种童书的推荐、获奖和评奖书目,并与国家图书馆数据中心合作,整合了10年来的所有童书出版数据,通过各种查重,剔选出20多万条基础数据,再利用关键词的筛选,删除了近10万条不符合书目评选标准的教辅教参数据。历经了从10万至5万,从5万至1万,1万至3千册的艰难筛选过程。

  “童书出版的黄金10年,是繁荣的10年,让我们有了非常大的选择范围,但是跟风出版、重复出版也非常严重,由此带来了选择的困难。比如在当当网上搜索《小王子》,会跳出来4713种;再来看曹文轩的《草房子》,有648个版本。如何选择一个最优版本,无论对学校图书馆还是对家长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让该书目研制项目负责人王林博士苦恼的是,“在选择过程中还碰到各种各样奇葩的版本,比如说它原是一本书,却被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甚至被换了一个书名。你看书名以为是两本书,但实际上内容是差不多的,只是砍掉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就变成了新的一本书。”

  “‘父母心’非常重要,每选一本书我都会问自己敢不敢、会不会把这样的书推荐给自己的孩子。因为研制这个书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很多的孩子可以得到很多的好书,并因此获益。”王林说。

  《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包括3个子书目:“学生书目”3600种,“班级书目”600种,“教师书目”200种。其中引进版图书占到60%,国内原创图书40%;涉及160个出版社,包括了41个国家的出版物。

  “班级图书角是学校图书馆的补充。我们把学校图书馆看成一个大的蓄水池,通过班级书架分流到各个教室。它因为离学生更近,更方便取阅,书架上的书就有了更多让学生阅读的机会。因此,班级书架的书要求更经典。”王林介绍,“班级书目”中的书全部来自3600册大书目,细化了阅读年级,有的丛书则精选了一两册,作为“引子”,希冀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全套图书。

  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再好再合适的书,如果没有教师的推荐和引导,这些好书仍然可能被束之高阁。教师书目主要聚焦在两个领域:教育理论和儿童阅读,强调让老师开拓视野,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帮助他们摆脱职业倦怠。同时,强调书目的实用性,让老师们在自己的班级里做一些创新尝试。

  为了便于使用者查阅全部书目图书的信息,基金会提供了爱阅公益官网、“爱阅公益”微信公众号、专门的书目网站多种检索和下载渠道,之后每年将通过评选“小学图书馆童书年度100”和“小学图书馆教师图书年度10”作为书目的补充。在发布会上,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被聘为“小学图书馆年度童书100”第一届评审委员会主席。

  事实上,书目研制只是第一步,如何才让好书到达学校呢?爱阅公益基金会建议,除了加强图书馆建设、创设阅读环境、保证阅读时间等之外,还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以高品质的书目作为采购依据,避免中标单位提供的书目成为唯一选择,并鼓励中标单位提供部分试读图书,测试学生对图书的喜爱程度。

  基金会在走访全国各地时发现,如果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效推动儿童阅读、建设书香校园,无一不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评估督导、表彰奖励等方面,提供了有效保障和制定了详细的可执行性方案。同样,书香校园的建设不是单靠某一位教师就能推动,校长的重视与全员参与,会让书香校园建设的活力迸发出来。

  “书香校园建设不应该变成一种活动化或功利化的示范,应该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能力为根本目的,成为校园文化和师生共识中天然的一部分。”李文说。

  如果书是一片海洋,那么书目就犹如书海灯塔,照亮了那些在书海里遨游的孩子的阅读之路。愿这份带着美好愿望的书目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打开阅读的大门,感受生命的美丽与神奇,理解人生的丰富与诗意,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本报记者 却咏梅)

  《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23日第4版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杨文怿}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小学图书馆对社区开放啦!01-21
  • 浙江温州:将校园图书馆建在“云端”02-20
  • 迎接未来:图书馆课程涵育信息时代素养11-30
  • 宁波第四届读书节:大学图书馆走进山区学校10-26
  • “孩子的声音图书馆”爱心传递公益活动走进烟台09-22
  • 商务印书馆助力宁夏乡村教师阅读09-19
  • 赠学生“微书房”,被这样的毕业礼物羡慕哭07-06
  • 图书馆“砍”报当征求师生意见05-31
  • 图书馆分区让“动静”两相宜05-27
  • 广西中小学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梧州高中开馆04-30
  • 阅读课,简单谓之美
  • 走进冷冰川的黑白世界
  • 中少阳光绘本馆LOGO有奖征
  • 电影与小说相爱还是相杀
  • 有温度的大师课堂
  • 两位特级教师的2016书单
  • 老子:教育有道
  • 奥利维耶·塔莱克:成人不
  • 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
  • 相聚在彩色的教室里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徐冬梅: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和母语课堂
  • 我们必须有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
  • 《中国创新学派——3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发布
  • 王彪:热爱与挑战打造强者之路
  • 培养两国友谊的薪火传人
  • 北京市中小学塑胶操场建设将复工 严格执行“新国标”
  • 全球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公布 13所中国高校跻身榜单150强
  • 山东现代酒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 陕西省拨付2.14亿元保障中小学生温暖过冬

热点专题

  •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办好公平优质教

  • 2017全国两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 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热点书事

更多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宣传推广座谈会在京召开
  •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扫描
  • 百余位学者28年磨一剑编3000万字《十三经辞典》
  • 近百家大陆出版社将参展2017台北书展
  • 作家李春利:亲子共成长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
  • 传统出版牵手新兴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 第四届“阅读改变中国”年度评选正式启动
  • 《孔子是个好老师》:让孔子“复活”的书
  • 莫言长篇小说系列最新版出版
  • 《校园趣味足球》丛书正式出版

视觉阅读

更多
  • 汉语之美:50个极富韵味的古语词汇
  • 寻找维尼
  • 大卫,不可以
  • 蓝精灵玩出专注力
  •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 萨默品德养成图画书
  • 我变成了一棵圣诞树
  • 一部爱的无声电影
  • 充满哲思的图画书
  • 松鼠先生和月亮

教师书房

更多
  • 善问者如攻坚木
  • 教师更需要高情商
  • 与一本书的真诚对话
  • 一次教育的环球旅行
  • 通向春天的读书课:我和经典夜读小组的故事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学以致用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教师读书的“忙”与“闲”
  • 老师 假期不妨读读这些书
  • 做教师专业阅读的领跑者

校长书斋

更多
  • 《中国教育寻变》:追寻教育变革的时代印记
  • 《朱永新教育之旅》:布满荆棘的冒险之旅
  • 《教育的细节》:教育无小事 细节见本心
  •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走向美好未来的明灯
  • 《抗日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小书”说“大事”
  • 《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守望大学的精神家园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一位大学校长的壮丽人生
  • 《异化的复归》:以文化治理修复大学教育生态
  • 《大学开放天地新》: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
  •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为中国大学“立心”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