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下身来走进儿童生活
www.jyb.cn 2014年01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人类学之父泰勒曾说:“儿童是未来人的父亲。”儿童既是成人的幼年,又是成人的未来。关注儿童的幸福与快乐,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议题,同时也是人类对自身生活与价值的重新审视与追求。回归幸福的幼儿教育,还孩子快乐的童年,不仅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幼教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更是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立场。 关怀儿童丰富多彩的生命。每个人一生中都曾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时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浪漫不肯拘束自己的,他就是在享受生命。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生命,使儿童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幼儿教育关注儿童的生命,首先要珍视儿童的个性。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个性是儿童创造幸福的源泉。个性消失了,儿童作为人的尊严和独特性也就被抹杀了;其次要关注并满足不同儿童的合理需求。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系统,幼儿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生命需要系统的规律,合理满足儿童不同层级和不同方面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不断升华和自我超越。 走进儿童灿烂独特的生活。儿童甚至整个人类刚生下来是“早熟的”:他们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而这些潜能成熟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生活的过程。因此,对于幼儿而言,成长就是儿童的生活。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和“内在潜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应该俯下身来,走进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儿童生活。只有儿童自己的、真实的生活,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才能给他们真正的有益经验。 珍视并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儿童总有问不完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对于儿童而言,生活的许多方面只是模糊的匆匆一瞥,世界的大部分真相还朦胧地笼罩着面纱。是好奇心这种认知的需要,激励着儿童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尝试和勇敢探索。拥有好奇心的儿童会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渴望,他想在形式、色彩、感觉、洞察力、理解力等方面去冒险和开拓。幼儿教育需要尊重、顺从儿童的好奇心,珍视这种宝贵的、自发的学习热情,随时提供给孩子需要的帮助,并分享他们收获的喜悦。我们相信,儿童的好奇心以及迸发出来的巨大的创造性,会使我们看到真正的“教育丰年”。(秦旭芳 杨毅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19日第3版 ![]() |
- 出台学前教育法完全必要03-14
-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需斟酌03-07
-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很有必要03-07
- 力挺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03-07
- 围绕“办好学前教育”建言献策02-17
- 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还需法规助力02-10
- 宁夏:2017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01-24
- 补齐学前教育的短板01-24
- 杨卫安:“就近入园”是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根本01-22
- 学前教育:4年如何搬动10个百分点01-21
国内视点
更多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