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培养模式
www.jyb.cn 2015年05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为北华大学副校长戚继忠(左)、中国教育报记者储召生(右) 李柯摄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李烨) 今天上午,北华大学副校长戚继忠教授做客中国教育新闻网,对2015年该校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特色专业、就业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八大专业群培养行业骨干人才 北华大学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的,迄今建校已有15年的历史。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0个,覆盖11个学科门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专业设置方面就考虑到与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接轨,目前形成了行业成量、学科成类的八大专业群,有文史类、理学类、管理类、艺术类等与行业、区域、社会需求契合度比较高。北华大学专业设置一直居吉林省省内高校之首,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人才方面起到了骨干支撑作用。目前,吉林省林业系统70%的业务骨干,吉林省东部教师教育类40%的骨干,吉林地区医药类30%的业务骨干,全国有色行业机电类30%的骨干人才,都分别来自北华大学。 “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北华大学一直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要发挥对社会的服务作用,定位为“一线实用、落地生根”。一线是指层位定位,一线人员、一线教师、一线技术人员、一线业务骨干、医疗一线、林业生产一线等,都是以一线为主。实用是指教给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层次定位,就是实用理论和实用技术为主。落地生根是指为学生发展走向的定位,从基础干起,逐渐奠定一个丰厚的基础、积累发展的动力,最后发展起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一主多样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目前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动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学分置换的方式,即通过创新实践获得的学分,可以置换为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获得的实践学分,甚至置换毕业实践环节的学分,或者其它理论课的学分,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2015年吉林省已经把学校这种“一主多样性 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主模式列为全省高校推广的一项任务。 国际人才交流项目提高学生国际视野 学校有留学生650多人,涉及到60多个国家,主体南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借助留学生教育的平台开展了多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项目开展了人才培养交流项目,有 “2+2”的形式,也有短期学习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有到国外的一些学习交流机会,可以提高国际视野,。从2010年至今,每年增加的到国外留学学习的学生数量的速度大概是20%-30%,个别年份达到50%。所以近两三年已经超过了600多名学生到国外学习。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教育新闻网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北大招办副主任:专项计划为农村学子“筑梦”2015-06-06
- 吉林大学刘鹤:选一所好大学强于选一个好专业2015-06-03
- 南开招办主任邵庆辉:新成立金融学院和材料学院2015-06-02
-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本科专业设置有四点变化2015-06-01
- 北华大学戚继忠:招生分数段更适合农村学生报考2015-06-01
- 北京交通大学刘东平:威海校区2015年首次招生2015-06-01
- 中国农大李桢:报考高“性价比”的百年名校2015-05-29
-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本科专业设置有四点变化2015-05-28
- 河南大学崔进军:如何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学校2015-05-27
- 北京工业大学:"双培计划""外培计划"首次招生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