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亮:24载风雨兼程 坚守民族教育最前线
www.jyb.cn 2010年02月04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9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颁奖仪式日前落幕。由中国教育新闻网组织的“2009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系列访谈也圆满完成。欢迎网友关注。这次我们采访的是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民族预科班班主任邵春亮。
邵春亮老师获奖后发表获奖感言(右为邵春亮)。中国教育新闻网 李远 摄 ■采访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史波涛 ■受访者: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民族预科班班主任 邵春亮 中国教育新闻网:祝贺您当选2009年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这是评选专家和广大网友对您50年教龄,多年工作在少数民族教育第一线的肯定和敬佩! 中国教育新闻网:之前通过材料我知道在大连理工大学有一个民族预科班,每年有六七十位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学生,要在这里完全上大学本科的过渡,这个民族预科班里他们遇到一位老人,75岁,从1986年开始,已经在这个民族预科班里驻守了24年,这24年里和600多位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孩子们叫他“汉族老爹”,现在被称为爷爷,他们最早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称呼您的,对于这个称呼,您是怎样的感觉? 邵春亮:86年的时候我51岁,和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学生很需要你的时候,相互沟通比较多的时候,有的时候说你真像我的老爹,那个时候我51岁和他们父亲的年龄也接近,这个称呼也是那个时期感情很融合的表现。后来我70多岁了,他们后来的弟弟妹妹,甚至侄子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就说,我们叫老爹,你不能再叫老爹了。我记得特清楚,去年8月27日,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新疆的,他说你是谁啊,我说是邵春亮,他说爷爷我上你那里报道了,就是这样一个我没有见面的维族娃娃,这一声让我内心非常感动。我自己觉得无论是叫老爹,还是叫爷爷是对自己的认可,这个认可真正的超乎了民族的师生的,亲情的东西的表现。每每听到这些称呼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得好好工作,如果做不好的话,有负罪的感觉,人家把我当琴人一样叫得那样亲切。 中国教育新闻网:我们通过资料知道,大连理工大学从80年代开始设立民族预科班,安排你做班主任,你当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一定要去? 邵春亮:大连理工大学是从80年开始办班。到86的时候,这个班是一个专业,就到了无线电系,这些学生必须放在无线电系,这个时候无线电系得找一个人承担这个工作。当时无线电系的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都是我教过的学生,当时就说这个事,因为那个年代学生的状况不像现在这样好,碰到矛盾也比较多,他们的意思是让我帮忙。当时我没有马上答应,我说让我想想行吗,我回来之后找一些人沟通,就是我同代人,包括和家人说了说,和老伴说了说,这是一种需要,但是要对难度有充分的考虑,我这个人有一个弱项,干什么事都是瞪着眼睛,褒义词是认真,贬义词就是“犟”,什么事讲到底,一点不含糊。后来过了两天我答应去做,他们也很高兴,解决了他们的困难。当时就想困难,但是实际证明我想得远远不够。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许铁成:为学生“谋” 为祖国“虑” 中国教育新闻网: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2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下午15时起,历时两个多月的评选结果陆续揭晓。以下为颁奖实录全文…… 详细>> 本报北京2月2日讯 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今天在京揭晓,并举行隆重颁奖仪式。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人颁奖。>> [详细] ![]() |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发展:练好民族教育“内”功12-06
- 遵循党的宗旨履行好民族教育工作政治责任11-08
- 广西:到2020年小学到高中民族班学生将超8万人05-24
-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快发展民族教05-04
- 内蒙古将加快发展学前、义务教育阶段民族教育05-04
- 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落户中央民大03-22
- 四川:政策“套餐”补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03-20
- 内蒙古:坚持依法治教扎实推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03-17
- 内蒙古:提出将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02-20
- 打造优质特色民族教育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