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实行"学部制"改革 让合力形成竞争力
www.jyb.cn 2010年12月05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有合力才有竞争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部制”改革纪实 从2007年7月22日,第一个学部——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成立至今,历时3年多的“学部制”改革,让大连理工大学原有的30多个二级实体院系,变成了现在的7个学部、5个学院共12个二级实体教学科研单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说:“原来由于二级机构太多,学校管理工作一下放就容易乱,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学部制’改革,下移管理重心,建立学校和教学、科研基层单位科学合理的权力分配结构。”今后,原属于学校的包括人才引进、教师评价、职称考核评定等在内的人事权,也会逐渐交给学部。 打破院系界限加强与行业结合 依托学部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 2006年,在对学校学科进行全面调研的过程中,大连理工的校领导发现,工学学科在全校占了近70%,实力雄厚,但学科划分过细,集成不够,直接影响了学校解决科研高精尖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依托该校工程力学系的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数次评估中都被专家得出“研究领域与装备行业结合不强”的结论。 欧进萍感慨地说:“如果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船舶、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背景强的学科依托和参与,既能改变一些优势学科的‘短腿’发展,又能促进新兴学科的增长,面向国家工业需求的服务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准备,2007年7月22日,大连理工大学迈出打破院系界限、推进学科组织与机制创新的重要一步,“学部制”改革的第一个示范学部——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成立。学部下辖工程力学系、船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三院一系,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国家工程中心,实力大大加强。 借鉴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的经验,从2009年9月到2010年10月,建设工程学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先后成立。 在每个学部的成立大会上,“学部制”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原则都会被反复强调,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有利于整合资源、集成学科群体优势、搭建创新大平台,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 如今,已经成立3年多的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运行平稳,学部与船舶、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特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明显增加。据了解,2009年,该学部船舶工程学院从企业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比2008年增加13%。学部分党委书记黄一说:“在学部创新大平台的支撑下,各学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科技成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按照新的体制和机制,积极推动大连半导体技术学院建设,打造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使学部具备了很好的发展起点。 而成立不到一年的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已经吸引6家大型国企与学部所属各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该学部部长、校长助理曲景平说:“有合力才有竞争力,依托学部,才有可能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让合作从点到面。” ![]() |
- 王寒松任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05-06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考研复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03-10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02-17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接收推免生招生专业及领域一览09-15
- 郭东明:抓好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两个“协同”06-30
- 大连理工大学2015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入口02-15
- 大连理工大学青岛研发基地正式签约落户青岛12-30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开通02-19
- 大连理工大学2014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入口02-17
- 大连理工大学: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亲授本科课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