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响学生专业倾向与选择
www.jyb.cn 2014年01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2届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前50位的专业中,有41个为理科专业;平均月收入较高的前50个专业中,有39个为理科专业;薪资较低的10个专业,均为文科专业”。这一数据来源于麦可思与学而思培优等近日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通过近10万份调查问卷及一系列相关研究,对中国公立学校文理科班现状、中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国内外知名院校专业设置规律及就业趋势与各类专业毕业生的薪酬情况进行了盘点。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重理轻文现象普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公立学校文科班理科班之比最高可达1:4,而造成理多文少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未来高考升学与毕业后就业的考虑。 《白皮书》指出,在专业选择方面,37.47%的中学生将就业情况作为选择文理科的首要考虑因素;27.76%的中学生的学科选择主要考虑“高考志愿选择的便利”,表示会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科的学生仅占16.95%,有2.62%的学生表示会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意愿选择。在学习方面,78.95%的调查对象会选择参加课外辅导机构的辅导,而仅有4.97%的调查对象表示会接受学校老师的单独辅导,显示在官方严禁学校开设各种形式补习班后,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就业率方面,在排名前20位的专业中,仅有新闻和园林两个文科专业。《白皮书》指出,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在就业方面并不冷。如在对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中,给排水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的就业率位居前三。在毕业生的薪酬方面,理科专业毕业生也占据优势。从2012届毕业生的情况看,建筑学、软件工程等理科类专业排名居前。文科类专业中,仅影视艺术技术、德语、保险、财政学等专业排在前十名。 《白皮书》同时指出,虽然理科在中国学生和家长中受到欢迎,但是对理科教学不满的声音也在不断增多,改变“唯分数论”的教学目标成为其最主要的方面。(记者 姜乃强) 《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13日第7版 ![]() |
- 西南交通大学:供给侧发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02-15
- 毕业不就业,一些“95后”青年用间隔年探索自我01-11
- 唐山师范学院:就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12-06
- 互联网岗位“井喷” 传播表达能手成就业香饽饽11-24
- 慢就业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任性旅行11-11
- “慢就业”是与非需要“两面看”10-21
- 一堂烘焙课“搭”起残疾学子就业彩桥09-22
- 孙光友:摘掉“差生教育”标签,靠什么09-20
- 60多所高校数百名博士生到山东青岛寻求就业08-26
- 我国就业领域出现三大新变化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