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大全”网上流传 大学生求职步步为“防”
www.jyb.cn 2008年07月22日 来源:大连日报
眼下又值大学生找工作高峰期,记者发现,各式各样的“骗子大全”在网上流行。一些大学生表示,初入社会,阅历不足,网上的“骗子大全”给他们求职防骗提了不少醒儿。
“骗子名录”、“骗子公司”、“中国骗子大全”、“连锁加盟店骗子大全”……昨日,记者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骗子大全”,网页上顿时出现数十篇以揭骗为主题的文章。记者随便点击了一篇文章,只见其上赫然记录了上百条招聘信息,其中有的是街头野广告,有的是冒充知名公司,还有的连骗子公司的地址都予以曝光,每条信息前都揭露了其具体骗术。刚大学毕业的刘文淑告诉记者,最近,她正在找工作,每次面试前,她都上网搜索,看有没有招聘公司的无德记录,有时候自己遇到蹊跷的求职经历,也会和网友分享,互相提个醒。 和刘文淑不同,准备毕业后自己创业的林海则更为关注加盟店的信息。他一直想寻找一个加盟项目,也曾经去过几个城市考察咨询。虽然他考察时看见生意兴隆,管理有序,但小林一向谨慎,他担心这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他上网搜索发现,还真有一些加盟店被列入黑名单,还有不少跟帖揭露其种种问题和猫腻。小林说,网络信息十分快捷畅通,不少网友都愿意以此为平台,互通信息,一些人还把自己的被骗经历、相关企业的资料陈述于网上,提醒他人谨防上当。小林认为,虽然网络信息有时难以判断其真实性,但以此为参考多看多比较,也不是什么坏事。 对此,大连中和律师事务所张明东律师表示:“如果网上发布的信息与事实相符,就不存在违法问题。但如果与事实不符,就构成对相关企业的名誉侵犯,后者可以提出诉讼。”他提醒说,在网上揭骗,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掌握充分证据,而浏览这类信息的人也要注意甄别,别让错误的信息干扰到自己求职就业。
3个月来,发现10起学生参与传销案件,成功解救出40余名大学生。湖北省工商局提醒大学生,警惕传销组织发布的“勤工俭学”和“兼职招聘”陷阱。找工作时要注意核实用工单位的真实性,必要时向当地工商部门查询。面试时,不要只身前往,不要将学生证、身份证、手机、现金交给陌生人或他人保管,防止被传销组织限制人身自由。
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利用学生急于挣钱自立、急于脱贫等心理,以招收兼职为名大量发展在校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有的大学生甚至不惜以休学、退学为代价专职从事传销。犯罪嫌疑人还采用精神“洗脑”、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
大学生暑期兼职热现状:为就业热身
暑期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暑期打工行列。大多数受访大学生表示,暑期打工实践第一,赚钱在其次,旨在为就业积累实践经验。记者也发现了大学生暑期兼职出现的新倾向。
现在大学生普遍做兼职,跟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为将来就业考虑,学生通过做兼职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还能获得收入。大学生在读期间做兼职早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在大学生兼职的意义已经不仅是解决经济困难,更多的是了解社会、锻炼才干。
大学生暑期实习都在干什么?通过什么渠道找到实习岗位的?收入如何?与今后的工作有无关系?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日前对今年提供暑期兼职机会的1800家企业和10663名参加暑期兼职实习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暑期兼职实习陷入多个“两难”的境地。
当问到做兼职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时,35.6%的人认为是锻炼个人能力,34.9%的人认为是增加社会经验,25.8%的人做兼职是为了赚钱,24.0%的人表示在选择兼职工作的时候只要能挣到钱,其他无所谓。虽然赚钱不是第一位的原因,但是参与调查的公众中58.2%的人表示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很有成就感。
暑期兼职 要注意维权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只属于一种短期的雇佣关系。如果学生权益受到侵害,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维权,雇佣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霍继强认为,要解决学生打工维权难题,则有待于各个部门去探索一条新的途径,或者是对现有法律的完善。
对暑期打工的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一定要到合法中介去找工作;要求交钱的用人单位,最好不要去,因为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协议。如果在打工的过程中遇到不合理待遇,可以找到劳动监察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如果学生被骗受到伤害,则应该及时报警,通过公安机关帮助解决。
(责任编辑 孟召臣) ![]() |
- 报告显示:2012年大学生求职偏好国企和外企01-26
-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最关注雇主提供的福利待遇02-25
- 大学生求职“定价”引发热议10-09
- 过度消费:大学生求职理念堪忧10-14
- 大学生求职要不要穿正装? 多人认为"有必要"10-12
- "敲门砖"咋写? 专家指点大学生求职简历正确写法01-25
- 就业危机下 大学生求职应小心招聘陷阱03-26
- 沈阳推出大学生求职“6+1”服务模式02-25
- 大学生求职不易 “面霸”“电锯”成流行语01-06
- 由“携职”反思大学生求职服务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