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考研时讯| 院校招生| 院校导航| 招生简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英语复习| 专业课复习| 名师辅导| 考研题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英语复习>正文

2017年考研英语复习指导:有种提分叫过程分主次

www.jyb.cn 2016年08月03日   来源:跨考教育

  如果说前期的英语复习只是词汇,语法的话,那么我们现阶段的复习应该将重心转移到题型和题目上面来。每一种题目并非出题人随心所欲,每一篇文章也并非作者随意之作。所以众多的文章中,纵使题材不同,文体不同也是有相似之处的。而在考研英语所选的文章中,篇幅的长度是固定的,大概在500-600字之间,但是从分配的时间来看,我们几乎每一篇阅读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在短短15-20分钟的时间内要完成5个和文章息息相关的题目,考察的是大家的一种能力,不仅要能快速定位,更能在定位过后确定文中的细节内容,做到完全理解过后方能解决题目。但是一篇文章在定位的时候,除了有关键词之外,还有很多不太相关的细节或者是除了题目所涉及到的文中细节之外,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这篇文章才能做到:即能整体把握文章,又能针对性的重点理解题目相关的内容。接下来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仇永香老师把一些常见的阅读技巧分享 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首末段重点看

  不论是任何的文章类型,都需要认真去读首段,末段其实是可以选择性的去看的,前提是末段会不会设题目,或者说当最后一个题目出现的时候最后一段还没有碰到过,那么很有可能这个题目的答案就在末段,这类型的题目以态度题居多。而首段要重点看,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只有看完了首段我们才能先入为主的大概了解下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或者想要引入什么主题。

  2.首段中有转折

  如果有转折,(转折关系无非体现在转折词上,but, however, yet, though, while等等‘)转折处多有考察。虽不能说是绝对,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思想的表达,观点的陈述一旦出现转折,转折之后就是重点。

  3.长难句要重点看

  在每一篇文章中总是会出现几个让大家非常头疼的又长又难,一眼望不到句号的句子。也许你的心里在想,这么难,一句不看不至于影响整篇文章吧。但是不得不告诉大家,对整篇的影响可能的确是不大,可是对于题目的影响会非常大。经验告诉大家:有长难句,就会有考题哦。所以平日练就的长难句分析能力就赶紧派上用场了。但是在长难句的分析中,依旧是以主句为主。主句一般是剔除掉修饰之后的成分。比如从句,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结构,甚至是形容词,副词结构。主句真正体现主要意思。那么从属成分就是可以选择略读的成分。

  4.观点处细看

  每篇文章都有5个题目,而在5个题目中可以不夸张的说一定要三个题目是要涉及人物观点的。那么大家在回到原文的时候一定是重点细看观点处。前提是什么地方就是观点的体现。简单说就是有思想的,而非客观描述的事实。还需注意的是:作者观点在文章中一把比较隐蔽,那么没有人物提到,但很明确是个观点的体现,就一定是作者的观点。那么对于文中人物观点的话,有一些关键词:sb argue/ believe/ think/ claim/ deem 等等之后的内容就是观点句。还有直接引用也属于观点句。与观点不相关的种种都可以省略看。在阅读文章中最明显的就是,提及到人物的职位,头衔,成就等等。

  5.举例和例子

  阅读中有一类典型的题目叫做例证题。例证题指的是例子证明观点。这在文章的行文中是最常用的手段用来证明作者或者是文中人物想要陈述的或则想要反驳的观点的。既然是议论文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段,也必定成为出题人比较青睐的考察点。只要记住例子的出现就是为了观点的证明。并且这种题目十有八九都是让大家找到那个观点,只不过根据例子的范围不同,它要证明的观点也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例子在开头,则为了引出下文。如果例子出现在段中则为了证明细节观点,但是如果例子是整段甚者好几段,那么只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证明全文中心的。

  最后,看文章离不了中心,做题目更离不开中心意思。而文中频频出现的词和意思就是本文的中心。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教育新闻网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庄元}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信息时代阅读别丢掉“笨办法”2017-05-11
  • 北京市校园阅读促进项目实施卓有成效2017-05-03
  • 阅读,让灵魂更饱满2017-04-26
  • 重视阅读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2017-03-27
  • 阅读是提升人生格调的最佳途径2017-02-14
  • 不要怀疑推动阅读的价值2017-02-10
  • 寒假阅读不妨让学生自己开书单2017-02-07
  • 坚持阅读,方能吐故纳新2017-02-07
  • 真正的阅读者从不依赖“必读书单”2017-02-07
  • 阅读,让我看见自己真正想要去的方向2017-02-07
  • 2017年起EMBA纳入全国统考
  • 教育部规范各高校工商管理
  • 教育部:研究生招录未经公
  • 教育部要求各地做好2016年
  • 研究生“推免录取信息公开
  • 教育部收到考研泄题举报已
  •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考专业
  • 教育部:扎实推进依法治考
  • 教育部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
  • 智课网拟未来三年投入五亿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作业盒子联合SOHO成立AI教学实验班 推动AI+教育普及
  • 腾讯助力教育公平 用数字技术实现产业智慧升级
  • 新时代学校行政后勤管理的思考与创新主题论坛举行
  • 弘扬高尚师德 明确底线行为 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 文件
  •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
  •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
  •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
  •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考研视点

更多
  • 超200万!考研升温折射哪些信号
  • 考研试卷出错,谁来“背锅”?
  • 考研,今年为啥这么“火”?
  • “跨专业考研”现象折射了什么
  • 一张图看懂2017考研报名完整流程
  • 2017考研报名学历和学位的区别
  • MBA:把“商战”搬到课堂
  • 期末考和研考两不误
  • 全国统考能否遏制EMBA乱象
  • 考生要密切关注考研复试及调剂信息

热点专题

更多
2016年考研冲刺复习指导
  • 最美教师志愿者征集
  • 当代教师风采征集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 2014年开学季:新学期 新起点 新愿望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院校招生

更多
  • 2012年全国研招北京地区164家单位名单(表)
  • 全国高校2012推荐免试研究生和直博生名额方案
  • 江苏应用型研究生招生3年后与学术型比例相当
  •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拟招收硕士生6200人
  • 2015年厦门大学七成学院取消博士生初试
  •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首次招收大数据研究生
  •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生3000人
  • 国内首个残疾人专硕设立 联大首招临床医学硕
  • 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招收1300名硕士研究生
  • 2015年南京大学首招30名教育管理硕士生研究生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