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考研时讯| 院校招生| 院校导航| 招生简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英语复习| 专业课复习| 名师辅导| 考研题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政治复习>正文

2017年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英国脱欧与考研政治

www.jyb.cn 2016年07月18日   来源:跨考教育

  英国“脱欧”与考研政治,你需要get哪些点?

——英国“脱欧”的考情分析

  英国“脱欧”已经在6月24日已经尘埃落定,不过“脱欧”事件犹如那挥翅的蝴蝶在整个世界引起幡然大波。无论是出于对全球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担忧,还是出于对出国、旅游等汇率问题的计较,大人物和小人物都在讨论着英国到底该不该“脱”的问题。这样的国际性大事件,必然会在我们的考研政治中有所呈现。我们的学生下意识的认为该事件必然属于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的考试内容,这恰恰是一个误区。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张华堂老师带领大家从多学科对该事件进行命题分析。

  马原

  马原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马原作为对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的重要理论工具。英国“脱欧”事件跟我们较多的哲学原理有着相关性,下面我们筛选出体现作为明显的原理。

  唯物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英国“脱欧”事件是公投的结果,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社会主体并不是任意的做出社会选择,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所构成的“可能性空间”中的选择。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选择的内在根据,英国选择“脱欧”是英国人民根据英国的需要和利益做出的选择。

  辩证法: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联系的“命运共同体”,英国“脱欧”事件看似是英国的行为,但是其结果却对全球的政治、经济等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恰恰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认识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英国“脱欧”结果公布之后,一些网民开始后悔并期待第二次公投。这说明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过程不是一次性,而是充满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认识的过程是具有反复性的,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的过程又具有无限性,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脱欧是英国人民公投的结果,这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中特

  毛中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扎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种间接的意义上的英国脱欧事件也跟我们毛中特的一些知识点有关系。英国公投,一方面跟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相似性,我国在英国公投中所保持的友好的中立态度,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人民大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能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针对英国脱欧公投,中国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政治与经济

  从形势与政策的角度来看,该部分命题主要是2016年1月到12月国内外时事。英国“脱欧”事件是符合要求的,但是由于英国脱欧并没有签署文件、发表宣言讲话之类的东西。考试可能会从“脱欧”公投的时间命制单项选择题,也可能从“脱欧”的影响出一道多选题,侧重于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命运共同体。

  从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来看,该部分命题为考研政治38题分析题,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考试世界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和影响,尤其是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和中国一些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英国“脱欧”事件不可能单独出分析题,该事件跟中国交集太少。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教育新闻网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庄元}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英国脱欧对留学的影响2016-07-08
  • 留学专家解析:英国脱欧对留学生的影响2016-07-06
  • 英国脱欧对中国学子影响几何?2016-07-06
  • 英国脱欧导致华人和留学生担忧在英未来生活前景2016-07-06
  • 英国脱欧,留学党哭晕在厕所?还是在梦中笑醒?2016-07-06
  • 脱欧之际赴英国2016-07-04
  • 脱欧后学生经费或双降 英国高校担心魅力不再2016-07-06
  • 英镑怎么变 牵动学子心2016-07-04
  • 2017年考研政治复习指导:时事政治必考热点重点2016-09-08
  • 2017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马原新增考点及出题方向2016-08-29
  • 2017年起EMBA纳入全国统考
  • 教育部规范各高校工商管理
  • 教育部:研究生招录未经公
  • 教育部要求各地做好2016年
  • 研究生“推免录取信息公开
  • 教育部收到考研泄题举报已
  •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考专业
  • 教育部:扎实推进依法治考
  • 教育部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
  • 智课网拟未来三年投入五亿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作业盒子联合SOHO成立AI教学实验班 推动AI+教育普及
  • 腾讯助力教育公平 用数字技术实现产业智慧升级
  • 新时代学校行政后勤管理的思考与创新主题论坛举行
  • 弘扬高尚师德 明确底线行为 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 文件
  •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
  •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
  •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
  •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考研视点

更多
  • 超200万!考研升温折射哪些信号
  • 考研试卷出错,谁来“背锅”?
  • 考研,今年为啥这么“火”?
  • “跨专业考研”现象折射了什么
  • 一张图看懂2017考研报名完整流程
  • 2017考研报名学历和学位的区别
  • MBA:把“商战”搬到课堂
  • 期末考和研考两不误
  • 全国统考能否遏制EMBA乱象
  • 考生要密切关注考研复试及调剂信息

热点专题

更多
2016年考研冲刺复习指导
  • 最美教师志愿者征集
  • 当代教师风采征集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 2014年开学季:新学期 新起点 新愿望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院校招生

更多
  • 2012年全国研招北京地区164家单位名单(表)
  • 全国高校2012推荐免试研究生和直博生名额方案
  • 江苏应用型研究生招生3年后与学术型比例相当
  •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拟招收硕士生6200人
  • 2015年厦门大学七成学院取消博士生初试
  •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首次招收大数据研究生
  •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生3000人
  • 国内首个残疾人专硕设立 联大首招临床医学硕
  • 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招收1300名硕士研究生
  • 2015年南京大学首招30名教育管理硕士生研究生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