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苏成了抨击高考的一把假枪
www.jyb.cn 2008年07月22日 来源:中青网
是一把枪,虽然很有可能是一把假枪。具体是谁的枪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把枪对准的是高考制度。 先是炒青菜,紧接着就是海鲜,再后来就是鲍鱼熊掌。武汉“低分高能”学生张孟苏“鲤鱼跳龙门”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破格录取,吊足了胃口。许多评论文章也在第一时间出笼,就像还冒着热气的大包子一样,咬一个韭菜馅的,再咬一个茴香馅的,而所有的观点差不多都相当于韩国的女明星——修的都一个样儿,一群乌鸦一样的弓箭,齐齐要把高考制度给穿一个《英雄》里李连杰一样的洞出来。 但,但,但,但7月15日的《新闻晨报》就有报道说,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均否认录取张孟苏,更加荒诞的是新加坡也并没有“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这样一所学校的存在。在《赤壁》中,诸葛亮说:“我需要冷静冷静。”没有媒体有办法联系到张孟苏,最开始向媒体报料的张孟苏的辅导老师也说联络不上她。冷静?冷静!我们也需要冷静冷静。 好像应该简单接触一下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会唱“分分学生的命根”的不只是中国学生的专利,新加坡的教育也非常看重分数,淘汰制也相当残酷,一点儿不输给国内。新加坡的理工学院是新加坡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偏重理论的大学不同,理工学院的课程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我们说的高职、大专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虽然都是理工学院,但和麻省理工学院可不是一个血缘。 即使在国内,张孟苏480的高考分数要上一个高职、大专院校好像也不是一件很大苦很大难的事情。我们有一阵子时兴把一些大专院校升级为大学;现在不仅要升级国内的,而且要一厢情愿地把新加坡的高职、大专也升级为大学,就有点幽默了。 权威消息是,新加坡政府所属的理工学院共有5所,分别是新加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掰掰自己的手指头就数清楚了。至于被我们当作圣经一样、很有点让国内大学汗颜的录取张孟苏的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就根本不存在,如果存在,你可以尝试去打听一下《围城》里方鸿渐上的是什么大学。 周正龙的华南虎刚刚消失,我真不愿意相信张孟苏也牵了一只出来。蒋方舟被清华破格录取让我们集体欢呼了一把;在蒋方舟之外,我们终于发现自己又有了抨击高考制度的第二把枪,只是当我们拿了这把枪“咣咣”地上完了膛,并且斜着眼发射了子弹出去,才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来复枪眨巴眨巴眼就变成了一团白烟蒸发了。 那枪声呢?还真有枪声。这似真似假的枪声还倒是真把国内的大学给吓了一大跳,不过清华除外,蒋方舟在这里临时给清华垫了底。 一把假枪都可以引发舆论倒戈。似乎,我们真应该想想我们的高考制度。
在我国,随着传统应试教育弊端的日益显现,注重培育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呼声也日渐强烈。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类似张孟苏、蒋方舟这样被高校破格录取的现象,在我国却不但不能受到好评,反而常常招致有关有损教育公平的质疑。
高招标准,一个是“素质化”,一个是“成绩化”。国人一边希望高招标准“素质化”,一边又维护高招标准“分数化”,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在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监督制约尚有乏力的当下,如果你让一个学校像新加坡高校那样偶然发现一个同学助人为乐,并认定其素质全面,那么你就必然怀疑这个招收者会不会因为得到某种好处、受到权力暗示等进
在国内,给张孟苏们破格录取的机会,就得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高中阶段有个道德分、特长分、综合素质分等,把这些按一定比例纳入高考成绩之中。而这些“软性考核”又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支撑。对于以高考作为唯一的“硬性考核”标准,早有很多质疑,这里就不再废话。
实事求是地说,破格录取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中大对这两名“怪才”的录取就是属于破格。再追溯至前不久,清华大学降低60分破格录取少女作家蒋方舟,为此还引来一些争议。而倘若把张孟苏的录取放到国内来说,应该也属于一种破格录取。当然前提是有高校能慧眼识才,看淡高考成绩,注重综合素质,给予她这样的一个机会。 (责任编辑 程荣) ![]() |
- 低分女生实为私立学院预录 20万奖学金是误传07-21
- 低分女生被国外高校录取续:国外5所学院否认07-15
- 低分女生咨询会上助拆雨篷 赢得留学奖学金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