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别吃“青蒿素”
www.jyb.cn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据媒体报道,自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青蒿素”一路蹿红进入大众视野。各路商家更是耐不住寂寞,他们凭着炒作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围绕“青蒿素”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折腾,“诺贝尔奖青蒿饼”和青蒿素补充剂等这些打着青蒿素概念的“青蒿素食品”,无疑就是他们创造力的展现。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下,“青蒿素”大有被神化的趋势。 人们推崇青蒿素,一方面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科学,关注科学研究成果,关注诺贝尔奖,因为是诺奖把青蒿素和青蒿联系到了一起。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在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更加看重健康。但我们必须警惕,一些商家利用人们对诺奖和健康的关注,打起了发歪财的主意。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指出,迄今为止,青蒿素确认的功能是治疗疟疾。获得了诺贝尔奖并不意味着它就有淘宝店主们鼓吹的各种神效。它或许还有其他的功效,但是在医学研究确认之前,淘宝店主们的广告文案实在过于不靠谱——无异于拿着自己的身体去做试验,还要自己出钱。 因此,作为普通公众,关注身体健康乃人之常情,追求养生也是一种生活品质,但也要有点基本的科学素养。面对当前商家对“青蒿素”各种各样的误导营销,在狼烟四起的“蒿”之战中,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审慎、科学地讲究养生之道,莫跟风。唯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青蒿素食品”,才能更好地维护科学研究之成果,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白杨林 作者系公务员) 《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22日第2版 ![]() |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袒护“问题教授”,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声誉受损02-24
- 谈“诺贝尔哥”不能不讲思维文明02-23
- 谁在冒名“煲鸡汤”12-31
- 沈阳农大教授陈启军应邀出席诺贝尔奖颁奖活动11-24
- 让“诺奖”成为“额外的奖赏”11-11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眼中的中国文学10-28
- 屠呦呦获诺奖 折射国内科研哪些问题?10-23
- 勒克莱齐奥:介入的“局外人”10-23
- 梁好:留下每名学生的足迹10-23
- 第二个“屠呦呦”何时到来?10-19
- 记为世界抗疟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10-16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