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技奖意义不仅在科技
www.jyb.cn 2014年01月12日 来源:西安晚报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张存浩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2版) 这一刻是科技界的幸事,这一刻也不仅仅是科技界的幸事。自从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包括张存浩、程开甲在内,已有24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这一奖项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通过这些获奖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能够看到国家的科技进步。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大国重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其实,这些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一位都是“大国重器”。张存浩院士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程开甲院士毕生在国防科学领域辛勤耕耘,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仅是他们,其实所有最高科技奖得主都是这样,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个体才能幸福。 他们的卓越表现足以带给这个中国最重的科技奖项以荣耀,这一刻,张存浩、程开甲的名字熠熠生辉,可在此前,又有多少人知晓他们的名字?不说面向过去,即使面向未来,再过个三五年甚至三五月、三五周,又有几个人能够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这不是杞人忧天,在张存浩、程开甲之前,已经产生了22位最高科技奖得主,又有几人能够把他们的名字说全?知道他们的研究方向?哪怕只是说几个?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在每个人都能脱口谈一番创新的当下,这是一种难言的尴尬。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他们重要,另一方面又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谁。诚然,星空不能只有一种颜色,文体明星们也自有价值,但当天空只剩下轻歌曼舞,恐怕也不正常。诚然,名利如流水,这些大师们并不在乎这些虚名,如果在乎也做不出这么大的科技成就,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忽视他们。 科技一直很重要,未来会更重要。攀登科技高峰,不仅取决于对科技的投入,还取决于科技的氛围,取决于科学家乃至普通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当大家都想着“和土豪交个朋友”,而不愿把目光和掌声献给科学时,又靠什么来回答“钱学森之问”?对科学的关注,对科学家的礼敬,是一种价值导向,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科学的氛围。而且在最高科技奖得主旁边,是一大帮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同样需要关注,这种关注,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动力。 最高科技奖意义不仅在科技,每一个最高科技奖得主都是“大国重器”。在他们身上,能够找到存在的意义,能够找到奋斗的方向,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因此,每一个最高科技奖得主,都应该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他们的科研贡献和奋斗经历,应该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成为核心价值。社会也应该目光向下,关注那些普通的不为人知的科技工作者,让他们感受到尊重。(毛建国) ![]() |
- 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01-08
- 浙江农林大学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创造绿色GDP12-14
- 让我们记住忠诚奉献于祖国的人01-15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七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01-12
- 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01-09
- 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01-09
- 天津工业大学:新技术实现为高速列车无线输电07-17
- 李保国:科技为媒 绿山富民06-26
- 自然科学一等奖不再空缺背后01-20
- 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团队:打造舌尖上的健康肉01-15
- 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团队:麦田里的“守望者”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