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学生转学刹不住“择校风”
www.jyb.cn 2016年12月0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
山东省日前出台新的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新规,山东禁止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在本学区内转学,普通高中学生在本县(市、区)域内不准转学,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准转学。据悉,这项新规主要针对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曲线择校”行为。(11月30日人民网) 看了这则报道,又从网络平台上细读了山东省刚刚出台的这一学籍管理新规,与原来的规定相比较,转学、留级、跳级的规定更加细化了,尤其是“禁止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在本学区内转学”的规定,有利于农村学校稳定生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这项新规制定的初衷是针对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曲线择校”行为,以为这样做就能刹住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我认为不太可能。 “择校风”产生的根源是由于城乡学校之间教学管理、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不平衡。农村家庭也想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这一朴素的愿望本身没有错,他们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让孩子到城里的学校就读。有的托人找关系,有的在城里买了房子,有的举家迁到城里租房陪读,让孩子通过转学“曲线择校”,也是家长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新规定除了“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本学区转学”外,还规定“因家庭住址变化、户口转移、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调动,经转入和转出学校同意,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可以办理学籍异动”。也就是说,家长在城里买了房子,或者户口和监护人发生变动,都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这些事情对于那些有能力的家长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区区一张“转学证明”怎么能刹住“择校风”呢? 况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要进城务工,他们要在城里安营扎寨,难道他们的子女还要再回原籍接受义务教育吗? 还有,目前各个县市区都举办了一些高质量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通常是面向全县(区)招生,禁止学生在本学区内转学,他们的生源从哪里来? 由此看来,禁止学生转学并不是制止学生和家长“曲线择校”的灵丹妙药。要想真正刹住“择校风”,还需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师资配置以及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如果家门口的学校能与城里的学校教学质量相媲美,谁还会舍近求远,花大价钱让孩子往城里学校转呢?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81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 |
- “教育均衡发展”不应该是瞎折腾05-08
- 全国超六成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02-24
- 北京:2019年公办初中学生一半可上优质高中02-24
- 禁止转学能否根治“曲线择校”?12-02
- 校园因你而精彩10-19
- 山东省枣庄市:“两轮驱动”提升枣庄教育均衡度10-18
- 强制教师读书不可取09-05
- 选调在编优秀教师有悖均衡理念09-05
- 教师轮岗不能追求绝对均衡08-29
- 最优秀的教师到了最薄弱的学校,这公平吗?08-17
- 广东:外省户籍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