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江苏大学:疫情中,学生在家乡“寻变”

作者:吴奕 潘玉娇 发布时间:2020.03.12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奕 记者 潘玉娇)“鼠年第一天的清晨,一辆‘皮卡’停在我家门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下了车,将宣传防疫的横幅钉在了对面的墙上。这横幅也拉开了我们这边农村疫情阻击战的序幕。”这段话出自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田波的“寻变报告”。疫情期间,来自贵州农村的他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自己眼中家乡的变化。

日前,江苏大学药学院开展了一场“寻变记”主题调研活动,大学生们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疫情笼罩下家乡的点滴变化,表现优秀的学生还能凭借自己的作品获得创新学分认定。

药学专业2018级学生张依扬的家乡在广西柳州,父母、叔叔、姐姐都从事医务工作,姐姐还作为广西第四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一员驰援武汉。这段时间,张依扬的内心五味杂陈。“从小生活在医务工作者家庭,我理解医务人员的责任,真希望自己能早日投入这一行列。”她把这些心里话写进了“寻变报告”。

“宜宾战‘疫’”“回到桐梓的日子”“全国战‘疫’,云南蒙自也在行动”……药学院不少学生创新“寻变报告”形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与图片,还用手机拍摄剪辑短视频,上传到抖音、朋友圈等,和大家分享家乡的抗疫行动以及自己的所寻、所思、所感。

“‘寻变记’实践活动相当于我们在第二课堂上的一堂社会思政课。”活动组织者、江苏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欣要求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结合防疫大势来完成作业,这项作业也被纳入学院创新学分考核体系,符合考核要求可以给予学生学分认定。

在阅读近500份“寻变报告”的过程中,刘正欣惊喜地感受到了大学生身上的家国情怀:“他们在认真记录疫情之下家乡和家庭变化的同时,也能行动起来,或参加志愿服务,或通过举手之劳承担起一份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全国交通逐步恢复后,田波所在的村子里,常年在外务工的人们准备返程上班。他们不懂怎样用手机填写信息登记表,不懂怎样截图健康码,田波就帮忙指导,还把自家购买的口罩留下几个备用后全部送给了踏上长途的乡亲。田波在“寻变报告”里说,这些人一走,村里更静了,“疫情还没结束,我们都在静候曙光”。

身处湖北天门的丁雪通过“寻变报告”,向时时刻刻关心着她的老师和同学们报平安:“我挺好,不必担心!家乡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小,我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学校发放的专项补贴。”同时,她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真想能早点回到学校,再次见到想念已久的同学,在教室等待上课铃声响起,开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