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教育扶贫的中国经验

作者:陈如平 发布时间:2020.09.27
神州学人

贫困问题始终伴随人类发展进程,反贫困始终是各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全球减贫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明确提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脱贫路径。“五个一批”中关于“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指示,将教育扶贫提高到国家战略,更加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国家“十三五”规划将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推手,教育部也明确把52个未摘帽贫困县作为教育扶贫“主战场”发起总攻,均为教育扶贫提供治本之策。

理念:扶贫先扶智

教育扶贫的根本目的就是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彻底脱贫。国家要拔除贫根,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冲刺期,需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多管齐下。教育扶贫就是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解决人的素质先脱贫,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引导贫困农民家庭主动发展致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扶贫既是手段也是目标。 

扶贫必先扶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提出殷切希望。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2016年9月,习近平在北京八一学校与教师学生代表座谈时指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习近平还特别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扶智和扶志,根本就是发展教育。

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接指向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可以说,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就是脱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脱贫攻坚就是要克服教育这块“短板”。据国家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弥补教育“短板”,就要解决城乡、东西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首先,要在观念和政策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东西部教育资源交流。其次,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利用互联网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平等、开放的远程教育平台,从而缩小城乡、东西部的教育资源差距。

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和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贫困家庭只要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就可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要有了文化知识,发展就有了希望。通过教育扶贫脱贫,这意味着优质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小康梦。

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至上的情怀、实事求是的作风、长期的基层实践,科学总结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精准”是这一方略的鲜明特征和目标导向。他反复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是“三区三州”,即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区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涉及6省(自治区)24市(州)209个县(区),同时包括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教育扶贫;2018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出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就教育扶贫提出4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精准建立“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台账。一是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底数台账。每年春季、秋季学期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信息比对,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二是以县为单位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统计数据台账,摸清现状和需求,测算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教师队伍、学生资助等方面缺口;三是建立教育扶贫工作推进台账,把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携手奔小康等工作纳入台账化管理,多种方式掌握“三区三州”教育对口支援动态。

第二,稳步提升“三区三州”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保障义务教育。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问题,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二是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或设分园,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减少超大规模学校,积极化解普通高中债务;四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动、东西协作中职招生兜底行动、职业院校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等三大任务;五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六是实施好“三区三州”现有免费教育政策,推广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七是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八是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等。

第三,面向“三区三州”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一是组织开展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培养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和应用能力;二是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学习掌握使用普通话,显著提高应用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职业技术技能水平,解决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就业创业脱贫的问题;三是强化学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四是加大对现有双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力度,大力提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第四,多渠道加大“三区三州”教育扶贫投入。一是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中央相关教育转移支付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三区三州”教育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教育的需要;二是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精准对接教育扶贫多元化融资需求,探索金融助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工作模式;三是集聚“三区三州”教育对口支援力量,形成对口帮扶合力,大力推进教育援藏、援疆、援青等工作,加强全领域对口帮扶,引导支持各类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教育扶贫工作。

重点:义务教育有保障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习近平强调,扶贫标准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义务教育有保障”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标准和“度量衡”。

2019年6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对“义务教育有保障”作出明确界定: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有保障,主要指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不失学辍学”是指除由县市、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的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对具备学习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落实送教上门等政策,保障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是指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条件保障,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因上学远而失学辍学。“保障上得起学”就是全面落实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政策,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不因义务教育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失学辍学。

然而,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区防止学生辍学新增和反弹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2020年5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就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出台相关措施,提出以52个未摘帽贫困县为主战场,以“三区三州”为决战地,以控辍保学为主攻点,做好重点地区义务教育有保障攻坚工作;依托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全面梳理已复学和仍辍学学生情况,一人一案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做好仍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因学习困难、外出打工、早婚早育、信教而辍学等问题。加强组织保障,健全联控联保责任、定期专项行动、应助尽助救助、依法控辍治理、办学条件保障等长效机制。

全国各地坚持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强化控辍保学措施,持续不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拉网式清理义务教育失学、辍学学生,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以来,一些省份辍学学生消除率达90%以上,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辍学情况大为减少。

资助:构建反贫困的制度链条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扶贫工程。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所有为在校学生提供的、与上学相关的直接资助和补助乃至费用减免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从学前至研究生各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到“应助尽助”,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为教育扶贫脱贫奠定制度基础。

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入园问题。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地方政府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予以资助。2019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幼儿914.41万人次,资助金额达116.26亿元,其中统筹安排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分别为25.67亿元和87.94亿元。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省区实施了免除保教费或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适龄儿童少年因贫失学辍学问题。统一城乡“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县、边境县、革命老区县等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2019年,全国共有2025.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各级财政共计投入资金202.84亿元;营养膳食补助投入资金290.28亿元,惠及学生4060.82万人。

高中阶段差异化的资助体系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和实现自食其力。普通高中教育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的政策。2019年,全国普通高中共投入资助资金185.01亿元,分别有457.26万名和191.4万名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国家免学费、学生顶岗实习等制度。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金额305亿元,资助学生1592.86万人次,1161.93万名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西藏和新疆全面实施学前至高中教育阶段15年免费教育,民族地区实行“9+3”免费教育计划,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高等教育多元化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三不愁”。入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申请获得路费补助和短期生活费补助。入学时,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有特殊需要或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定合适的资助方式,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师范生公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及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等相结合的资助。2019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4817.59万人次,资助资金1316.89亿元,充分保障了贫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惠及贫困地区学生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招生、资助与就业一体化政策达到的扶贫脱贫效果尤为显著。自2016年开始实施的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对深度贫困地区就读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优先招生,优先选择专业,优先落实助学政策,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西部地区省份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标准给予资助,东部地区省份按照不少于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用于学生的交通、住宿、课本教材、服装等方面费用。中职近3年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达31.48万人,高职近5年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七类资助对象234.79万人,帮助他们依靠技能顺利实现就业脱贫。自2012年启动的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8年间累计招生近60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15届的27.5万人增至2019届的50.9万人。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并对低保家庭毕业生、有特殊需要毕业生和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毕业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指导和援助,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打通社会纵向流动的通道。

模式:教育对口帮扶

对口帮扶是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的一方对经济不发达或实力较弱的一方实施援助的一种政策性行为。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实施经济领域对口支援。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对口帮扶政策,要求9个东部沿海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西部的内蒙古、云南、广西和贵州等10个贫困省区,在扶贫援助、经济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方而展开多层次、全方位协作。此后,这一政策由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为主体,机构、行业和部门积极参与,逐步从经济领域、技术领域扩大应用到教育领域。至今,教育对口帮扶已成为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

从全国来看,教育对口帮扶始于2001年教育部实施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由清华大学率先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此后,对口支援范围逐步扩大,支援方从一所高校、一个单位扩大到省市层面,最多时有19个省市参与,受援方也逐步扩大到整个西部地区,形成跨地区、跨省域、跨市域教育对口帮扶格局;支援范围从高等教育领域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覆盖。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教育对口帮扶提出一系列创新之举。2019年,教育部与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13个省区签署《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建立司局对口联系13个省区教育厅的工作机制,大力协调对接力度,合力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推动东西部地区教育对口支援”。

具体到地方,教育对口帮扶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即学校管理水平帮扶、教育教学工作帮扶和教师专业素养帮扶。学校管理帮扶要帮助受帮扶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教育教学帮扶主要包括帮助受帮扶学校规范教学工作常规,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和教研制度,指导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水平。教师专业素养帮扶主要是帮助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开展教研工作和交流培训活动。

教育扶贫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中国经验,但仍要拿出攻坚决战的勇气、作风和姿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出合格答卷,为世界提供借鉴。(作者陈如平,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9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