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王东伟:良田里的“农机超人”

作者:通讯员 薛春燕 发布时间:2020.05.10
中国教育报

在今年春耕“主战场”上,农业机械成为绝对的“明星”,而这其中,闪耀着青岛农业大学近年来研发的7种共计3000台花生播种机的动人身影。“在《新闻联播》里看到我们的机器工作的画面,虽然只几秒一闪而过,也打心眼里高兴。”

说此话的是主要研发人员之一、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王东伟教授。当记者打电话联系时,他正从全国农机大县——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赶回青岛,此次他受邀为当地花生机械制造企业解决了一系列研发难题,建立了新的合作。

    童年种下“农机梦”

在山东泰安农村出生、长大的王东伟,从小怀揣着一个“农机梦”。他用自己生动的学业、事业追求,将这份向往变成了一份农机事业。

“现在的我,能从事农机教学与科研工作,回想起来,应该是源于小时候对农机的一种向往。”王东伟说,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个村一般只有一两台拖拉机,小时候每次看到拖拉机开过,都会和小伙伴一起追着拖拉机跑。年少的王东伟觉得,能开动这样一辆“农田跑车”是非常“帅气”的事情。一粒关于农机的梦想种子就这样在王东伟心中生根发芽。随着年龄增长,王东伟的“三农”情怀愈发浓烈,他选择农机作为自己的专业、事业,立志改变传统农业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状态。

在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从事农机科研工作的十余年中,王东伟和团队一起围绕“花生、芝麻特色油料作物机械化”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农业生产急需技术,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系列农机装备。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他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地厅级各类项目31项,在农业机械设计与结构创新方面,基于农机农艺融合和作物机械系统,建立了花生高速播种、多垄多行联合收获的理论体系。这一系列科研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垄断,建立起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理论体系,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机走向国际化舞台作出了贡献。

截至目前,王东伟教授团队的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生产,在我国27个省分及国际上1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年直接效益1亿元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究日夜连轴转

四垄八行花生覆膜播种机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是学校明星机器,背后凝结着王东伟和团队的大量心血。研发过程中,大宽幅机器的核心部件——可折叠机架,让团队伤透了脑筋。

为了成功实现折叠功能,王东伟日夜连轴转,晚上查阅资料苦思冥想设计图纸,白天开会讨论拟定方案,一个又一个方案经历了“提出—被否定”的“难产过程”。学院办公楼二楼的一整排灯光整夜亮着,团队里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熬多久,他总是比他们熬得更久。实在没灵感的时候,他就一个人下楼到学院一楼的实验室,面对机器凝神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天时间做出急需样机+三天三夜熬夜打造智能化方案”,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可折叠机架,并最终让研发成果落地、推广。

这位“科研超人”工作起来夜以继日、心无旁骛,甚至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困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饿了,就啃上一个馒头,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个问题来,就赶紧查阅资料,有了结果马上记下来。在田间地头搞样机试验一连好几天,天天三顿包子充饥果腹也不觉得委屈。“王院长的心思都在样机试验上了,能吃饱就好啊。”助手何晓宁笑说。

经过团队一遍遍精雕细琢,终于研发出了具有自动对行、机架折叠功能的四垄八行花生有序条铺收获机,填补了当前相关收获机械装备的空缺,大大提高了我国花生两段式收获机械化水平。

    探索农机人才培养

王东伟认为,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需求,他的课堂经常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常规课程与竞赛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以致用,激发创新活力。

在课程教学中,他建立了“一章一节一案例、虚拟现实有机结合”的现代实践型农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理论转化为应用的欣喜,进而产生学习农机专业的自豪感。

王东伟在科研上的“极端苛刻”也带到了教学中。平时平易近人的他,只要谈及农机专业知识就会变得特别认真,每次学生交给他的设计作业,不允许存在任何主观上的疏漏和错误。

而“严苛”的背后,首先是自己的以身作则。去年9月,王东伟指导研究生为一种新机型研发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这是一次“实战演练”,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个个“败下阵来”,“大家都垂头丧气,蔫了。”学生郑金明回忆,“王老师自己也在做,从当天下午5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半,中间一直没有合眼,硬是计算出了新机型各项参数。算出来之后,他马上召集大家讲授,当天下午他就要赶飞机去外地开会,没有任何一点儿空闲时间。我们的敬佩油然而生,暗暗下决心要更加用功。”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11日第7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