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国际时讯|国际要闻| 国际观察|政要演讲| 中外交流|国际人物| 国际时评|汉语推广| 海外学人|出国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教育 > 出国留学>正文

写给海外学子的信

www.jyb.cn 2008年07月24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身在国外的中国学子:  

  7月18日,第一批16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赛会志愿者抵达北京。他们将作为国家和地方奥委会服务助理,在奥运村提供服务。

  这是海外学子对北京奥运又一次身体力行的行动。

  自从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山下点燃的那一刻起,留学各国、热爱祖国、关注奥运的中国学子的心就与祖国相依相连,以实际行动来表达一个中华儿女内心的自信与自豪。

  在伦敦,毅然在零摄氏度以下跳下水池,高举五星红旗的小伙子,向你致敬!

  在吉隆坡,风雨中与奥运圣火勇往直前的中国学子们,向你们致敬!

  ……

  你们,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你们,在世界各国为奥运呐喊助威。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激情与理性并存;看到莘莘学子,读书爱国。你们的精神和行为值得我们骄傲。

  而今,时间越来越靠近2008年8月8日,你们又以更大的热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北京奥运的期待与祝福。

  你们,自发组织团体,在学校、大街、网上举办“海外祝福”等大型签名活动。这些活动承载了无数海外学子对北京奥运会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同时也传递了外国友人的奥运祝福。

  “身在海外,我们才能感觉到祖国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很遗憾,我和很多同学不能回国亲临赛场观战。但是我们留学生会在8月8日开幕式这一天组织一场大型的中美两国人民同看奥运开幕式等活动。”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的留学生王伦杉动情地说。

  “我们海外学子会以各种方式支持北京奥运,并衷心地祝福它圆满、成功!”身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钟行冉说。

  “北京奥运成功举行,我们在外的学子就是骄傲的。只要祖国强大,我们在海外就感到腰杆子硬;只要祖国强大,我们在海外就不孤独;只要祖国强大,我们对自己的前途就充满信心。”一位留学英国的女孩这样说。

  透过这些祝福,我们看到你们为北京奥运所作的实实在在的努力。现在,一批批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赛会志愿者陆续抵达北京,他们将从奥运者服务理念、赛会知识、外语能力、文字水平各方面展示海外学子的风采,以最佳的精神和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微笑、北京的微笑。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服务好北京奥运,有责任为北京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你们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郑小清 寄自北京)

 

(责任编辑 盛颖霞)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盛颖霞}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走班制下的“水墨潇湘”课程
  • 一次同课异构引发的思考
  • 蝶园的故事
  • 得评价者得课程
  • 我、学、校的40年“剧变”
  • 变指定必学为个性选择: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 “恋爱假”不只是感情留人
  • 教师减负需要行政瘦身
  • 多部门联合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
  • 这个寒假只做父母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做心灵丰富的人09-05
  • 我和奥运冠军过个招08-27
  • 海外学子为中国健儿加油08-15
  • 奥运“洪荒少女”刷屏,刷出不一样的体育竞技观08-09
  • 谢军:再一次在北京等你08-08
  • 奥运来了,教育如何纵情拥抱?08-08
  • 奥运精神如何“活态”传承08-18
  • 奥运空中芭蕾姐妹花走进福建高校激励上千学子10-10
  •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技术支持助帆船健儿奥运夺金08-21
  • 河南一大学生创作巨幅剪纸为中国奥运军团加油08-08
  • 顺利留学的思考
  • 把国家印记打在每个俄罗斯
  • 第28届世界大冬会中国代表
  • 2016年度留学关键词
  • 回望2016探寻教育未来
  • 低龄留学是否违反《义务教
  • 高素质“双创”人才帮爱尔
  • 外国研究团队来华参观
  • 美国幼儿阅读习惯是这样炼
  • 中国—欧盟国家教育部长会

热点专题

  •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办好公平优质教

  • 2017全国两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 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国际观察

更多
  •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美国路径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美

  • 芬兰:“三步走”成就

  • 新加坡补课班膨胀的背

  • 英式早教为何这么牛?

热点专题

更多
  • 2016年考试月历
  • 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
  • 带你看懂新版SAT考试
  • 聚焦艺术生出国学“艺”
  • 暑期海外游学值不值?
  • 雷夫访华:演讲与对话
  • 画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中日韩美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
  • 校园惨案:暴力背后的孤独
  • 盘点:2009,友谊的足迹

中外交流

更多
  • 全球最大"慕课"提供商进军中国职业教育培训领
  • 把国家印记打在每个俄罗斯人身上
  • 借鉴德国职教经验
  • 2017年“欢乐春节”打造全球布局
  • 孔子学院:让世界读懂文明中国
  • 中英将开展英国英语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对接研
  •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
  • 英国教育大臣:“期待中英交流让师生获益更多
  • 访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校长:中国的帮助给我们希
  •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第四次会议于12月在上海举

汉语推广

更多
  • 孔子学院迈向新十年:助力中国文化“自信出海
  • 克服洋腔洋调 学说标准汉语
  • 学汉语就要“拿腔拿调”
  • 孔子学院改变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命运
  • 亚非地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培训结业
  • 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收官
  • 刘延东:孔子学院像中国结和奥运五环,属于中
  •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巴西赛区决赛落
  • 英国政府资助孔院推广汉语教学
  • 湖南城市学院与加纳海岸角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