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学校在震后废墟上重新开学
www.jyb.cn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加德满都6月1日电(记者周盛平)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儿童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尼泊尔的孩子们也迎来了“4·25”大地震后重新开学的第二天。 8岁的索南·塔芒的家乡位于尼泊尔北部,距离首都加德满都约130公里。大地震毁坏了他的家和他父母经营的客栈,还有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 这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只好跟随父母辗转来到首都,在斯瓦扬布纳特寺附近搭起帐篷。和他们一同背井离乡的有将近500人,其中16岁以下的约180人。 “我感到很无聊,每天只能跟小朋友们一起在帐篷里玩耍,我想回村里,我想回去上学。”索南的愿望是那么的平常,可实现起来却是那么的难。 “4·25”大地震及之后的强余震,使得尼泊尔全国75个县中的14个遭受重创,两百万学生暂时失学。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尼泊尔共有3.2万间教室被毁,包括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三大城市在内的加德满都谷地也属于重灾区。 “地震以后,学生在校外等待的时间越长,辍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复课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开始。但考虑到很多教学楼已成危楼,目前迫切需要建立起更多的临时学习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尼泊尔代表穗积智生告诉记者。 由于余震还在发生,加德满都谷地近2000所中小学在5月31日开学后,不允许任何室内的教学活动,所有师生都待在户外或在帐篷搭建的临时学习中心里,做一些娱乐或心理辅导活动。学校开放的时间也很短,从早上9点到中午12点。 在记者造访的一所学校里,1990年建成的教学楼已经完全倒塌,但沉寂了一个多月的校园又热闹起来。学生们穿着整洁的校服,有的在校园里相互追逐,有的在打乒乓球、羽毛球,还有的学生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天。 大部分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而一同前来的家长却显得忧心忡忡。他们缠着老师,询问学校下一步的打算,是原地重建还是选址另建?校长梅格拉杰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无奈地说,“我们在等上级的安排。” 出于安全考虑,大部分家长没有把孩子送到学校。这所学校只有200名学生来上学,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据加德满都教育部门统计,开学第一天的出勤率不到40%。 除了担心安全以外,另外一个因素是场地不够。在加德满都谷地,按一个中心能容纳40名学生计算,需要建立至少500个临时学习中心,迄今只建立起100个中心。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尼泊尔全国需要建立4668个临时学习中心,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同时需要培训近2万名心理辅导老师,以帮助受到创伤的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 ![]() |
- 六一我们就要快乐06-05
- 北大附小各校区孩子们举行联合文艺会演庆"六一"06-03
- “用艺术交朋友”庆六一艺术联谊会举行06-03
- 孩子需要有价值的“六一”节礼物06-02
- 中国儿基会“六一”为6万孤儿赠送大病公益保险06-02
- “天生就是小画家”5周年庆典画展开展06-02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举办六一义卖活动06-02
- 儿童节少点领导观摩06-02
- 各地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队日活动欢度“六一”06-01
- 李源潮:用真善美的文化艺术丰富少年儿童精神世界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