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国际时讯|国际要闻| 国际观察|政要演讲| 中外交流|国际人物| 国际时评|汉语推广| 海外学人|出国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教育 > 国际时讯>正文

2015光州大运会观察:校园足球不能落下女足

www.jyb.cn 2015年07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关注2015光州大运会

校园足球不能落下女足

——2015光州大学生运动会观察

  中国女足在大运会上的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大部分中国记者前来。中国女足在世界杯上有出色表现,人们有理由期待有5名国脚加盟的中国女足能够在世界大运会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对于媒体的关注,本次大运会中国女足领队、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副院长郎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相比中国女足,校园里没有多少女孩踢球的现状更值得关注。他以北京市为例介绍说,北京开展女子足球的高校有数十所,但中小学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却不足10所,不仅不能为高校输送后备人才,连打比赛都很难组织。

  笔者在采访和调研中了解到,不仅北京如此,全国开展校园女足的地区和学校都非常少。今年,本报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开展了“校园足球神州行”报道,但据采访团反映,很难在校园里见到女子足球的身影。

  校园足球鲜有女足队伍的原因有很多,女生不喜欢激烈的足球运动是最大的障碍。重视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地方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女子足球列入校园足球中,认为踢足球只是男孩子的事,这也使得校园足球成了“小男子汉”的专利。家长的反对更让教育部门和学校知难而退。一些家长认为女孩子踢球太野,同时怕孩子受伤不愿让她们踢球,个别学校和教育部门就在家长的要求下顺势取消了本就参加人数不多的女子足球。当然,教育部门没有对开展校园女子足球作明确要求,也让女足不能如男足一般在校园里火热开展。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新合村小学自开展校园足球以来,就一直坚持女足和男足一起开展,几年来已经显现出较好的效果,女生不仅喜爱踢足球,还能和男生比赛对抗,不仅足球技战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各项身体素质都有显著提高。

  笔者认为,校园是女子足球最好的土壤,在校园开展女足至少有以下好处:一是足球作为体育必修课,是一段时间里人人都要学的体育项目,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在女生中普及足球。二是和男足一起开展有助于女足的提高。在中小学阶段男女生差异不大,一起练球可以相互促进。三是女足职业化程度不高,在校园开展女足有利于女生一边学习一边踢足球,既可以达成她们在学业有成的同时为国争光的梦想,又能为她们今后的就业、谋职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校园足球不妨让足球回归教育,遵从教育和体育规律来培养足球人才,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体育部门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推动中国足球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记者 李小伟 7月5日发自韩国光州) 

  《中国教育报》2015年7月6日第1版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李烨}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走班制下的“水墨潇湘”课程
  • 一次同课异构引发的思考
  • 蝶园的故事
  • 得评价者得课程
  • 我、学、校的40年“剧变”
  • 变指定必学为个性选择: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 “恋爱假”不只是感情留人
  • 教师减负需要行政瘦身
  • 多部门联合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
  • 这个寒假只做父母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28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事过半成绩文明双丰收07-11
  • 世界大运会:十年,中国教育部门交出怎样的答卷07-08
  • 访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执行团长杨立国07-08
  • 中国代表团夺光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首枚金牌07-06
  • 第28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07-04
  • 第36届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西安体院开幕05-14
  • 2013年湖北省高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圆满落幕11-06
  • 奥运明星扎堆大学生运动会09-15
  • 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主题口号09-05
  •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于9月8日至18日在天津举行08-10
  • 顺利留学的思考
  • 把国家印记打在每个俄罗斯
  • 第28届世界大冬会中国代表
  • 2016年度留学关键词
  • 回望2016探寻教育未来
  • 低龄留学是否违反《义务教
  • 高素质“双创”人才帮爱尔
  • 外国研究团队来华参观
  • 美国幼儿阅读习惯是这样炼
  • 中国—欧盟国家教育部长会

热点专题

  •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办好公平优质教

  • 2017全国两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 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国际观察

更多
  •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美国路径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美

  • 芬兰:“三步走”成就

  • 新加坡补课班膨胀的背

  • 英式早教为何这么牛?

热点专题

更多
  • 2016年考试月历
  • 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
  • 带你看懂新版SAT考试
  • 聚焦艺术生出国学“艺”
  • 暑期海外游学值不值?
  • 雷夫访华:演讲与对话
  • 画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中日韩美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
  • 校园惨案:暴力背后的孤独
  • 盘点:2009,友谊的足迹

中外交流

更多
  • 全球最大"慕课"提供商进军中国职业教育培训领
  • 把国家印记打在每个俄罗斯人身上
  • 借鉴德国职教经验
  • 2017年“欢乐春节”打造全球布局
  • 孔子学院:让世界读懂文明中国
  • 中英将开展英国英语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对接研
  •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
  • 英国教育大臣:“期待中英交流让师生获益更多
  • 访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校长:中国的帮助给我们希
  •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第四次会议于12月在上海举

汉语推广

更多
  • 孔子学院迈向新十年:助力中国文化“自信出海
  • 克服洋腔洋调 学说标准汉语
  • 学汉语就要“拿腔拿调”
  • 孔子学院改变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命运
  • 亚非地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培训结业
  • 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收官
  • 刘延东:孔子学院像中国结和奥运五环,属于中
  •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巴西赛区决赛落
  • 英国政府资助孔院推广汉语教学
  • 湖南城市学院与加纳海岸角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