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国际时讯|国际要闻| 国际观察|政要演讲| 中外交流|国际人物| 国际时评|汉语推广| 海外学人|出国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教育 > 国际资料>正文

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背景

www.jyb.cn 2016年07月27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

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

  背 景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2015年11月,第18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李克强总理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在会上共同商定,将2016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并将其纳入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系列活动。本次教育年的主题是“教育优先、共圆梦想”,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是教育年的旗舰项目,同期还将举行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东盟周”)将于8月1日上午在贵阳举行开幕式,系列活动也将陆续展开。关于东盟周的筹备和活动安排情况,贵州省已经对外进行了发布。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和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的有关情况如下:

  一、 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

  (一)背景情况

  本届东盟周期间,将同期举行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会议主题为“互联互通互信?相知相识相亲”。相关活动计划于8月1日中午和下午举行。

  为落实中印尼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2015年5月,刘延东副总理与印尼方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主席、印尼人类发展和文化统筹部长布安,在雅加达共同主持首次会议,正式宣布启动该机制。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尼总统佐科为首次会议发贺信。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覆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等八个领域。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对中国和东盟国家,乃至和“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人文交流具有积极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成果进展

  自2015年5月27日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召开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在刘延东副总理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双方在八大领域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务实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教育领域,双方成立中印尼高校智库联盟,成功搭建两国智库沟通平台;中方设立“中印尼交流专项奖学金”项目,自2016/17学年起,未来三年,每年向印尼增加提供1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新生名额;落实邀请100名印尼大学生来华参加“汉语桥”夏令营承诺。在科技领域,与印尼方积极推进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中印尼技术转移中心,印尼方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双方共同组织青年科学家互访交流、举办中印尼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推介会等,并务实推进高温气冷堆领域的科技能力建设合作。在文化领域,印尼方应邀来华参加亚洲艺术节、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东盟—中日韩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讨班;大型舞剧《丝海梦寻》、中国爱乐交响乐团在印尼成功演出,获各方赞誉。在卫生领域,积极落实中印尼公共卫生人才合作培养计划(2015—2017),为印尼培训卫生行政人员和公共卫生、传统医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媒体领域,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记录国际频道3个频道在印尼落地播出;海外本土化中国节目频道Hi-Indo!在印尼正式开播。在体育领域,分别选派中国羽毛球队、橄榄球队、国家青年女子篮球队、武术队赴印尼参赛,与印尼体育组织加强交流合作。在旅游领域,印尼方应邀来华参加2015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丝绸之旅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及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在青年领域,圆满完成中印尼百名青年代表团互访活动。

  (三)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相关安排和预期成果

  8月1日,刘延东副总理和印尼方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主席、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布安将在贵阳主持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并出席相关活动。

  会议期间,双方计划发表联合公报1份,签署合作协议14项(具体数量可能根据届时的实际情况有所增减)。将实现如下预期效果:

  1.彰显人文交流正能量,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更好对接。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印尼时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并强调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印尼佐科总统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与中方倡议具有广泛的战略契合点,为推动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广阔空间。立足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将为促进和加强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对接发展战略以共同实现“中国梦”和“海洋强国梦”奠定深厚的民意基础,更好服务我国十三五规划开局和外交全局。

  2.发挥人文交流“稳定器”、“粘合剂”独特作用,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今年是东盟共同体建成元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恰逢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中印尼包括人文领域在内各领域务实合作,对中国与东盟开拓新的“钻石十年”、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拓展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合作领域,丰富人文交流内涵,提升机制影响力。继续完善并切实用好、用足机制平台,争取在已覆盖的合作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标志性的合作项目;同时,在保持现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合作领域范围,引领人文交流热度向更多领域辐射,让机制成果切实惠及更大范围,提升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双方林业领域和文物保护领域合作首次纳入机制框架,大力推进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活动向纵深、务实、专业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

  (一)背景情况

  本届东盟周期间,将于8月2日举办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这是继2010年首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召开以来,11国教育部长时隔6年的再次聚首。本次圆桌会主题为“教育优先?共圆梦想——教育、就业与创新”,下设“21世纪技能与人才培养”、“青年就业与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与创新”3个分议题。

  (二)成果设计

  根据目前的设计,本次部长圆桌会的重要成果是通过《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0)》。这是中国与东盟之间首个教育领域5年行动计划,内容将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生交流、智库合作等多个领域。

  现在距离东盟周等活动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了,欢迎大家密切关注、广泛报道,共同推动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国际司)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庄元}
最新新闻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客教育专委会成立
  • 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举行
  • 黄淮学院与哈工大机器人共建智能制造学院
  • 云平台上手拉手 津皖两地共墨香
  • 电子化或将成为童书下一个增长极
  • 北京顺义区裕龙小学举办阅读嘉年华
  • “雅颂千秋曲,风华万古辞”
  • 生命铸就最美师魂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整改让校园足球更健康
  •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课程魔术棒点“弱”成“优”
  • 传统文化进山东必修地方课程研讨会举行
  • 课上做美食 品美食
  • 把握英语课标变化的根本
  • “深夜不作业”能否减负
  • 点亮学校发展的那盏明灯
  • 让校园生活多点仪式感
  • 官美华:带领农村薄弱校逆袭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刘延东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届中国-东盟08-01
  • 打造提升我国文化外交与教育水平的平台07-30
  • 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07-30
  • 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前景广阔07-27
  • 以海为纽带 共促中印尼人文合作07-27
  • 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07-27
  • 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8月1日在贵阳开幕07-27
  • 第三届东盟-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在吉隆坡举行05-26
  • 东盟加强高教区域合作提高机构和学生竞争力03-11
  • 广西:多领域合作架起教育交流的“丝绸之路”09-18
  • 顺利留学的思考
  • 把国家印记打在每个俄罗斯
  • 第28届世界大冬会中国代表
  • 2016年度留学关键词
  • 回望2016探寻教育未来
  • 低龄留学是否违反《义务教
  • 高素质“双创”人才帮爱尔
  • 外国研究团队来华参观
  • 美国幼儿阅读习惯是这样炼
  • 中国—欧盟国家教育部长会

热点专题

  •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办好公平优质教

  • 2017全国两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 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国际观察

更多
  •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美国路径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美

  • 芬兰:“三步走”成就

  • 新加坡补课班膨胀的背

  • 英式早教为何这么牛?

热点专题

更多
  • 2016年考试月历
  • 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
  • 带你看懂新版SAT考试
  • 聚焦艺术生出国学“艺”
  • 暑期海外游学值不值?
  • 雷夫访华:演讲与对话
  • 画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中日韩美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
  • 校园惨案:暴力背后的孤独
  • 盘点:2009,友谊的足迹

中外交流

更多
  • 全球最大"慕课"提供商进军中国职业教育培训领
  • 把国家印记打在每个俄罗斯人身上
  • 借鉴德国职教经验
  • 2017年“欢乐春节”打造全球布局
  • 孔子学院:让世界读懂文明中国
  • 中英将开展英国英语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对接研
  •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
  • 英国教育大臣:“期待中英交流让师生获益更多
  • 访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校长:中国的帮助给我们希
  •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第四次会议于12月在上海举

汉语推广

更多
  • 孔子学院迈向新十年:助力中国文化“自信出海
  • 克服洋腔洋调 学说标准汉语
  • 学汉语就要“拿腔拿调”
  • 孔子学院改变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命运
  • 亚非地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培训结业
  • 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收官
  • 刘延东:孔子学院像中国结和奥运五环,属于中
  •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巴西赛区决赛落
  • 英国政府资助孔院推广汉语教学
  • 湖南城市学院与加纳海岸角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