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休息日的上午,安徽省界首市代桥中心学校七(1)班的王永虎、郭飞等几位同学相约来到该校教师张守杰的家中。到家后,几个人有的开始给张老师理发,有的打扫起房间的卫生,还有的给张老师剪起手指甲和脚趾甲……不到中午,张老师和房间就焕然一新了。
这样的故事在张守杰的家中已经演绎了整整6年。6年前,50多岁的张守杰在一次下班回家途中遭遇车祸而高位截瘫,他的家庭因此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他的独生女儿尚在外地上学,体弱多病的妻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长年在外打工。在这样的家庭中,张守杰只好拄着双拐,一人在家生活,连起码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这一切,当时的九(1)班学生看到眼里、急在心上。在一次班会上,大家一合计,全体学生决定同时来照顾张老师的生活。于是,一年365天,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班里的同学都按时照顾着这位老师的生活起居。
从那以后的每天早晨,总会看到九(1)班的一群孩子帮张老师提水、买米、买菜、买面……有些年龄小的学生提不动水,就三两个孩子一起抬水。下午放学后,他们又一起扶张老师到校园操场上散步,夕阳常常映红了张老师与孩子们的笑脸。双休日,他们会相约来张老师的住处,打扫卫生,帮他洗衣服、洗澡、剪指甲。放长假时,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帮张老师购买好必需的生活用品后再离校。
转眼3年时间过去了,九(1)班的学生要离开乡镇去县城读高中了,最使他们放心不下的还是张老师。他们在想,他们走后,张老师怎么生活啊?于是他们商量,把这份工作传给了下一届的七(1)班的学生。就这样,2014年秋季开学,九(1)班的几位同学代表来到七(1)班教室,郑重认真地把这个光荣而充满爱心的任务交到了这个班集体。
接到这个任务后,七(1)班的学生对张老师照顾同样无微不至,除了像上一届师兄师姐们那样照顾张老师的生活外,他们还想着法子让张老师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经常到张老师屋里读书、读报给他听,讲新鲜的故事,讲乡镇和校园里所发生的新人新事,常使张守杰乐得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间,又是三年过去了,接力棒传到了新一届七(1)班学生的手里。新学期刚开始,他们就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班会,邀请了前两届的学长仔细介绍了照顾张老师生活起居的注意事项,新生同学详细地写下生活中需要做的一切……
《中国教育报》2017年09月26日第6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