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欣赏冬天
www.jyb.cn 2007年12月0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七日一回头
“原来春天一直在身边,但我却从来看不见。”这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葛炜炜的博客上的一段文字。一个月前,这位患有抑郁症的内地优秀青年,在没有冬天的香港科大宿舍自缢身亡。人们还没有从震惊和惋惜中回过神来,本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余虹又因抑郁症选择了自杀。(12月8日《南方日报》)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谈论抑郁症的话题显得尤为沉重。特别是从旁观者的眼里看来,无论是香港科大的高材生还是人民大学的教授,都属于“聪明外向”之人,或经受着学业的挫折,或遭受了病痛的折磨,但都远未达到“穷途末路”的境地。尽管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还是为他们的选择感到深深的痛惜。 葛炜炜事件的发生,许多人认为是心理健康教育出了问题。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也表示:“炜炜是一个很聪明外向的人,所以有一班朋友对他非常好,很可惜他读书上的压力一直也没有对人说,结果憋在心里,自己一个人承受,感到压力,最后走这条路真是很可惜。” 作为一个通过高考从农村“跳”到城市的人,我更为炜炜的家人感到担心,也痛感感恩教育的缺失。记得诗人海子在山海关选择“诗意地结束”后不久,我们一帮安庆老乡在一起谈及此事,一位过来人很不“诗意”地说:“我看他娘老子算是白养了。”对我来说,这样一句很粗俗的话,却胜过千万句的感恩教育。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时时刻刻感到生活的压力。工作机会难找,工资薪水不高,感情生活遇挫,退休养老无保——如此等等,哪一个都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其实,静下心来,想想那些爱我的和我爱的人们,还有多少苦难不能面对? 从媒体报道的炜炜和余虹的悲剧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共同的特征:不甘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在许多励志故事中,“不甘为普通人”也常常被提及。其实,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在如今这个社会经济诸方面都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心怀远大的理想,但今天的理想未必会成为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总被过去的光环迷了眼,也不要盲目和周围的人攀比。而应该像一句广告词中说的那样,立足今天,“做最好的自己”。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似乎从来就被我们视为春天的过渡。其实,我们何必如此期盼春天的到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个冬天,我想和所有承受着生活压力的朋友们说:欣赏冬天吧,现在正是时候!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9日第2版 ![]() |
- 将造假计入档案:鼓掌 立法保护留守儿童:安全08-02
- 做对“减法”还要做好“加法”02-16
- 七日一回头:政府信息公开让百姓放心05-11
- 七日一回头:给大学“排名”须慎行01-06
- 七日一回头:西南联大是一面镜子11-04
- 七日一回头:聚一份爱的力量08-26
- 【七日一回头】 走出去与请进来07-22
- 七日一回头:科学乎?人文乎?05-13
- □七日一回头 幸福的指针应拨向多数孩子03-25
- 七日一回头:让知行一起欢舞01-28
国内视点
更多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