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新闻|国内|国际|基教|高教|评论|高考|考研|就业|教学|学术|专题|图片|资料|社区|论坛


新闻播报| 职教要闻| 职教视点| 政策解读| 职教人物| 职校招生| 学生资助| 评论分析| 问题解答| 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教视点>>正文

融入“互联网+” 职业教育才有未来

www.jyb.cn 2017年02月1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传统行业正以裂变的速度接受着新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与经济发展休戚与共的职业教育如何参与变革,充满着挑战与机遇。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时代,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环节面临重构,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会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再造,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未来生产制造车间的主流技术。未来已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面对不断被颠覆的传统行业和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变化同步,履行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使命?

  职业教育要有危机意识。早前有媒体报道,一家位于江苏昆山的代工企业已经使用机器人替代了60000个工人,粗略统计显示,在昆山大约有600家企业希望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广东更是成为“机器换人”的大省。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采用更加高效的机器人生产替代人工已成大势所趋,这势必会给职业教育就业带来压力。专家预测,传统制造企业升级智能制造预计需要5到10年时间。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应对未知变化,并有所作为。这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突破固有的惯性思维,创新理念,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升级,甚至超前设计。

  面对日益萎缩的生源,职业教育还需要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路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过去面向培养全日制学生到面向学生和成人兼而有之。因此,职业教育要借助互联网工具,研究学生和成人,以及新型行业企业和岗位的新需求;要善用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意识”,关注“用户体验”,以服务学生发展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出发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组织都要跟上行业企业转型发展步伐。

  不过,当最慢的教育遇到最快的互联网,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求新思变更要尊重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手段来改变课堂,但替代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技术技能的传承,一些手工艺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的传承不能走捷径,需要现场实践,通过多个场景训练让学生从中学习、思考、感悟技艺。综观当今世界,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无一不是职业教育强国。这些国家对匠心、品质的高度重视,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职业教育常被人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也因其中蕴含着工匠精神。技能只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职业教育还必须强调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摒弃浮躁,脚踏实地地潜心钻研。

  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职业教育都是各行各业的刚需。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敏锐“嗅觉”,深度融入潮流,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才能化挑战为机遇。(作者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委员)



分享到
【字体:大中小】【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编辑:彭诗韵}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 中职院校亟待解决专业教师紧缺危机04-11
  • 职业教育是培育“中国工匠”的摇篮03-21
  • 培养工匠型人才需职校与企业共同发力03-17
  •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职业教育03-13
  • 职教要扶贫,先要“扶”职教03-07
  • 职业教育不应沦为“两会”的配角03-07
  • 弘扬鲁班文化 匠心筑造师德02-21
  • “走出去”,职教应与企业同行02-16
  • 中职教师古丽的心事01-24
  • “打工仔”陶圣恩:3年拿下23项国家专利01-23
  • 援疆教师于军和卫芳:“职
  • 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钱
  • 教育部统筹教育资源配置破
  • 申办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
  • 精准对接新兴产业人才需求
  • 提升高等职业教学质量 需
  • 拓宽升学通道还需多方发力
  • 一读一看一想奠定良好职业
  • 核心素养并非基础教育专有
  • 优质校建设,高职改革举起
最新新闻
  • 上海高校非遗作品亮相进博会
  • 高铁上的“少年宫”
  • 集团办学为大班额消肿
  • 送“福”给学生
  • 春运中,这盏“小桔灯”照亮回家路
  • 发力数字媒体产学合作 助推新工科人才培育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 校宝在线全力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 同济大学举行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 闽南理工学院举办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
  • 语文教师要注重“文化传承”
  • 家长能为学生“减负”出多大力
  • 蜕变:“思维碰撞”课堂再出发
  • 刘菊峰:19个孩子的“包班教师”
  • “向专家型、创新型校长发展”
  • 拒绝焦虑从众
  • 把爱的教育传递下去
  • 改革“深下去” 经验“长出来”
  • 对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继续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 北京六十五中开发故宫系列校本课程

职教视点

更多
  • 突出信息特色,实现社会服务能力新跨越
  • “小龙虾”成专业未尝不可
  • 以课程理念规范顶岗实习
  • 最需要开发的职业能力要素是职业核心能力
  • 莫让顶岗实习坏了职教这锅粥
  • 花钱买不来职业教育信息化
  • 国家资助:为中职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 融入“互联网+” 职业教育才有未来
  • “走出去”,职教应与企业同行
  •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 服务铁路高速发展

政策解读

更多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答记
  • 教育部印发开展学习中职学校学生公约活动的通知
  • 完善实习管理制度设计 破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之困
  • 职校开展顶岗实习有了标准可循
  • 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就职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答问
  • 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实习管理
  •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解读
  • 解读《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 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就高职专业目录等问题答问
  • 未来三年高职创新发展有了路线图

热点专题

更多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职校招生

更多
  • 福建一高职考生报了十个志愿九个“离奇消失”
  • 吉林:适度提高中职升高职招生比例
  • 山西:明年起全省高职院校均可单独招生
  • 甘肃省:高职招生规模参考就业率
  • 人社部召开2016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视频会
  • 湖北: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安排专项计划招收贫困生
  • 重庆:中职学生可经考试转入对口本科
  • 甘肃:半数高职生分类考试录取
  • 新疆高职自主招生优先招少数民族学生
  • 河南:91所符合招生条件的高校今年单招高职生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

Copyright ©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7114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