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你还将巡演多少场?
■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 黄丽君

禹天建 绘
对于流行歌曲和歌星,人们喜闻乐见。但是,人们对一种“歌星”却颇有微词,那就是“永远只唱同一首歌”的人。
笔者身为教师,关注的不是娱乐卖点,忧虑的是现在有些教师也变成了“永远只唱同一首歌”的人。笔者认为,一些获奖的优质课或名师课正不停地在各地巡演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执教者岂能囿于“优质”而难有突破?
2007年12月中旬,笔者参加了某省的“写作教学年会”,与近200名与会者一起聆听了写作教学观摩课。其中,某一节课的执教者曾获得该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写作)大赛”一等奖,这位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该省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最高水平。对于众多年轻的与会教师而言,初听这样“有个性、有张力、有创意”的课,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陶冶与精神的享受。但是,这样的课却令笔者深感不安---因为已经不止一次听过。
行内人都明白,为了帮参赛者打造一堂优质课,各级单位都会将其视为头等大事,全“民”总动员,群策群力;为了体验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事人还会不断地借班上课,甚至走出校门、深入兄弟学校,把课上得烂熟于心。真正到了比赛的时候,参赛者已经能把课背出来了。这样的优质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光鲜的背后有着太多的“群体印记”,好评如潮的情形当然并不鲜见。
笔者从网上粗略浏览得知,在整整两年时间里,笔者听过的这节优质课已经巡演过很多场次了。不说日新月异,至少也该让它精益求精,符合当下的教情、学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过比照,笔者遗憾地发现,整堂课在教学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依然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