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成功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懂得科学育儿的妈妈!

发布时间:2016-10-27 作者:外滩教育

摘 要: 同样的也可以自问:我对孩子有什么要求,我的孩子在哪个等级,如何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环境,帮他掌握这些不同技能?

成功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懂得科学育儿的妈妈!

看点 全世界的家长担心的问题都一样:如何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两位美国教授合写了一本书《变聪明:如何用科学方法,养育成功孩子》,写给身在信息爆炸时代的焦虑家长。作者提醒我们,面对变化莫测的未来世界,教育要找准6个重点,而家长从自身与孩子的日常互动做起,是提高孩子的思维品质的关键。

文 | Anya kamenetz

编译丨严柳晴 编辑 | 马敏

 

"为什么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 三种颜色?" 当孩子这样问你时,你会如何回应?

第一种,叫她闭嘴,“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的。”

第二种,向他解释说,是因为:“红灯停,绿灯行”;

第三种,把问题还给她,并鼓励她自己找到答案。

帮小孩解答问题是个苦差事。没有哪个家长、老师或者监护人,能不厌其烦地回答“为什么”。最近,有一本书,名叫《变聪明:如何用科学方法,成功养育孩子》,本书的作者之一Kathy -Hirsh-Pasek,她建议家长们,必须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

作者 Kathy Hirsh Pasek

作者 Roberta Golinkoff

Hirsh-Pasek是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教授,Brooking 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她是一名卓越的发展心理学家,有着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她的合作者,Roberta Golinkoff,来自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在这本书中,两人基于学习与发展科学提出了一个新框架,以帮助家长们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未来获取成功所需的真正的技能。

为何要写这样一本书?

Golinkoff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疯狂的时代,家长非常担心孩子的未来。被淹没在信息流里,希望孩子能在任何考试中得到高分,但讽刺的是,即使孩子现在得到高分,未来仍有可能事业坎坷,或成不了才。

 

“我们目前在训练孩子做的事情,都是电脑在做。但在这些机械训练上,电脑总是比人类强。但如果涉及到社交,维护关系,成为社区的一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我们以往对‘成功学校’的定义,需要被改变。”

究竟应该让孩子们学些什么?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21世纪报告卡”,其中含有6个C:

合作 Cooperation

沟通 Communication

内容 Content

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创意创新 Creative innovation

自信 Confidence

 

Hirsh-Pasek这样解释6C:

Cooperation:合作是第一要素,如果你想与他人一起做事,必须要调节步伐与他人一致,而不是一言不合就把人踢走。无论是建立一个社区,还是体验不同文化。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基于与他人的合作。

Communication:沟通紧跟其后,首先与人合作,才能有人沟通,沟通包括,说,写,读,还有常被遗忘的倾听的艺术。

Content:内容基于沟通。因为理解内容是基于你听得懂,读的懂某种语言。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则基于内容,因为如果没有内容,那么就不存在如何批判了。

Creative innovation:创意与创新。创新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取决于已有的认知,10000小时定律决定了你想做一些新东西,就必须对原有事物有充分的认识。

Confidence:信心。有信心去打破陈规,承担风险。任何企业家或科学先锋都有过失败,如果孩子们不敢冒险,他们不会成功的。

每个C中又有四个纵深层次,这决定了思维的品质。以批判性思维为例——在当下时代,资讯并不是越多越好,大部分人的桌上有各种报纸书籍杂志,信息每两年半就翻倍。我们需要选择、思考我们需要的信息。

等级一 ,眼见为实,如果有人说,纽约下水道有鳄鱼,你会相信吗?

等级二 ,你会发现不同的真相,站在不同角度看,得出的观点也不一样。 比如你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美洲早就有原住民了——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开始。

等级三 ,我们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平时我们常说:“他们说……”其实,这样的陈述,会显得你对所述观点的科学性或真实性不够重视。

等级四 ,我们开始讨论证据,精确性,分析错综复杂的疑问。 生物学家威尔逊说我们淹没在信息里,而且缺少智慧。所以,当我们更多达到四级,我们会看到推理中的空白和漏洞。批判性思维是任何领域突破的关键。

给家长的建议:

除了6C 以及等级,书中还给出了如何帮助家长、老师及祖父母提升教育手段的方法。如:

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你想让孩子开始批判性思维,当他们问问题时,就不能叫他们闭嘴。你要开始解释为什么,并且鼓励他们问更多问题。同时需要让他们理解,别人是如何思考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大街上,你可以问孩子,那个人此时是如何思考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家,会是怎么样的感受?视角选取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教孩子主动去获取别人的意见,这会帮他明白事情有时并非像他自己想的那样,这也能帮助他们理解批判性思维。

家长最好评估一下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情况

“孩子的学习不只发生在K12学校里,而是在出生前就开始了。”Hirsh-Pasek说,作为一位母亲,我们如何与孩子合作?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等级一),还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等级二)?

“当我催着孩子快穿好衣服时,我就是在完全按自己的想法。真希望我没有那样做”,她说,“让孩子自己挑选他的行头没什么大不了,管他挑的是条纹衫还是格子衫呢?”如果我们常常这样考虑,合作就会成为习惯。

然后,家长们还需要评估一下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情况,按照上面提到的四个等级,我们可以问自己:作为家长我们有哪些部分需要提高?

同样的也可以自问:我对孩子有什么要求,我的孩子在哪个等级,如何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环境,帮他掌握这些不同技能?

这也说明了一个观点:学习是一个社交的、关系导向的过程。所以这个框架不仅是一个用来测量何区分孩子的工具,也可以看到我们自身如何与孩子相联系。

家长需要注意自己与孩子的互动

Golinkoff说我们要注意当下我们和孩子的互动。不是指我们要为孩子买什么,或者报什么班,填什么表。亲子之间的社交互动,是帮助孩子培养这些关键技能的基础。

家长尤其要关注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在学校,孩子总是被鼓励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家里,父母可以试着引导孩子用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教孩子铺床,你可以问:你能想出多种铺床的方法么?这个过程没有成本,但孩子会学到:“我有好主意、我很有创造力、我有信心做给你看。”

当然,床也顺其自然的铺好了。

(来源:KQED News)

点击关键字阅读 外滩教育 2000+ 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 |少年书房| 家长课 |数学思想

学英语| 大考场 |美高党 | 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 |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 |酷老师 |写作课 |牛娃录 |排行榜

喜欢就点赞 ▼

责任编辑:外滩教育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