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院士谈学风建设:认认真真讲好课 踏踏实实做学问

发布时间:2017-08-25 作者:尚永丰     

摘要:办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不仅是首都医科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的梦想和追求,而且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提出的“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需要全体首医人实实在在的努力,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人才培养是大学之本,科学研究是大学之命,只要有共识、能共谋、肯努力,学校未来的发展就充满希望。

关键词:大学;高水平;研究型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以人才带动学科,以科研带动教学

《大学》开篇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点出了“大人之学”注重彰明德善、弃旧从新、不断超越、追求完美的旨趣。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是现代大学的五大基本职能。对此,梅贻琦老先生曾说:“大学之使命有二:一曰学生之训练,一曰学术之研究。”蔡元培则指出,“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两位先生的观点无不表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是大学之本,科学研究是大学之命”的核心要义。

2016年12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会上通过了《首都医科大学发展战略规划体系》(2004—2020·2016年版),明确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所谓“研究型”,即强调创新研究的大学,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与科研创新。更加突出科研的先导地位,科研储能,教学做功,通过不断把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谓“高水平”,顾名思义自然是指办学水平高,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社会声誉、国际影响等综合评价指标在国内同类型大学位居前列。尤其重要的是,国内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绝不是在中国复制一所哈佛大学或者麻省理工学院,而是建设符合国家需要和发展定位的一流大学。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不仅要有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准,而且更待养成与国际一流相匹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特质。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比国内同类院校,学校领军人才相对匮乏、名师名医数量有限、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学校今时之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与社会的期望和校友们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与北京的政治、经济地位还不是很相称,学校未来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才能以更好的平台吸引到更多高层次人才和优质生源加入,也只有优秀的人力资源才能争取到更多资源和认同,使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从而让学校获得更快发展。

“十三五”初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双一流”建设,对学校而言实际上是拨款格局和拨款机制的改变,从以前的注重学校建设转向更关注学科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以人才带动学科建设,以科研带动教学的道路是首医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高水平大学建设更需要全体首医人脚踏实地的努力。如果说当校长首先要做好“选贤任能、确定当务之急”这两件事,那么笔者认为,学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着力打造静下心来钻研、踏实做学问的文化环境,增强自信、追求高远,相信自己能行,切实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教师认认真真把课讲好,踏踏实实把科研做好,只要大家都实实在在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高水平大学建设就是非常可能的事。

教学是立校之本:认认真真讲好课

第一,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正如孟子所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医学教育较之其他自然科学,有更多的社会属性,做好教育、讲好课除了知识和技术层面的要求以外,还需要师者的热忱和耐心。为师者当“以学生为本”,讲有“温度”的课。学校其实有很多这样的教师堪称典范,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政策怎样,他们始终热爱学生,在讲台上尽心尽力,讲台下亦师亦友。他们无需标榜权威,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爱获得了学生对等的爱戴和尊敬。

第二,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古人云:“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以基因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大数据科学为基础的精准医学方兴未艾。无论是百姓的健康福祉,还是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都要求医学教师不断精进本领,随时更新知识体系。过去人们常说,“学高为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现在看来,教师储存的那“一桶水”需不断扩容增积,常换常新,才能努力将最精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要有明确的育人意识。所谓“育人意识”,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近几十年来,我们目睹了中国的进步,全世界都惊叹于中国的崛起。但无法否认,中国仍未摆脱“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阶层”严重缺货的社会现状,在关键科学创新和技术发明多数不源于中国的情况下,要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依旧是“仍需努力”之事。可见,中国当前急需的并非一般性人才,而是更多杰出人才。作为大学教师,一方面,我们要正当、积极地鼓励学生按照科学规范出色地完成学业,并在这一过程中指引学生面对日后纷繁复杂的情况如何应对自如,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放慢步伐;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大胸怀、大智慧之人。中国文化有时讲究中庸,善于推崇适可而止的态度,直接结果则导致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精神的缺失,这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培养。教师要理性包容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质疑权威,大胆追求真理,使他们的智慧和性格得到延展和历练,培养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

第四,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梅贻琦有“大师论”,张伯苓有“大学最要者即良教师”的说法。作为教师,其职责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引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相关联。关于教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古今中外先贤圣者们给予了不胜其数的至高赞誉,也对这两种职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我们的教师很多横跨教育、医疗两条战线,理应具备更好的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笔者认为,师德其实既不高深,也不抽象。对教师而言,就是尊重、体谅、关爱学生,脚踏实地地工作,包容同事、师生之间的不同意见和声音。对于管理和服务人员而言,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爱岗敬业,为一线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保障。

科研是强校之路:踏踏实实做学问

古人亦讲,“欲当大事,须是笃实”。踏实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素质,只有拥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才能在相关领域站得稳、立得住,获得他人尊重。要想踏踏实实做好学问,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有吃苦的精神。真正的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总要经历多次失败和多次反复,需要从多方向去论证,大量地查阅资料,多角度证明观点。搞科研、做学问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思想准备。诸葛亮在 《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科学研究的过程,常常伴随着枯燥和无数次失败,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内心的强大,静能生智,往往在最深的痛苦纠结之后将迎来成功的喜悦。学校的科研人员能正确看待目前的科研环境和外部条件,珍惜现有的条件,用好现有的条件,挑战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从学校层面讲,学校也将尽一切努力,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改善科研条件、营造科研氛围,为科研工作者做好服务和保障。

第二,要有“求真”的勇气和批判的精神。“求真”是大学的精髓所在,也是科研工作者最根本的遵循。“求”,即追求;“真”,即真理和真性情。“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经典地阐释了求真的精神和勇气。科研是一项揭示本质、把握规律、创新知识的活动,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原则。求真精神,几乎被所有的大学奉为圭臬。哈佛大学的校训即是“求真”,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与光明”;与之相对应,国内很多大学校训以及首都医科大学校风中,所包括的“实事求是”“求实创新”“求是”“严谨求实”等词语,与求真精神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高校求是崇真的价值追求。求真精神的另一面就是批判精神。好奇心与批判精神是认识自然和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素质。医学是发展最快、最需要创新的学科,好奇心和批判思维对大家尤为重要。如果说好奇心是认识自然的驱动力,批判性思维则是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精髓。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勇气、胆识、见解都很重要,但可能勇气最为重要。敢于质疑既往、挑战权威、提出问题,这一切都源于思考和勇气。我们要给我们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传播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

第三,要有创新精神。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科研的任务是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未知领域,发现新规律、创造新成果,从而扩大我们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认识。科学研究需创造出新的、更加科学的方法。要允许科研人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能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能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在学校的人才评价体系上,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和评价,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到研究上。要加快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要更加注重团队人才成长机制建设,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展身手。

第四,要坚守学术道德。作为一名学者,如果说精可其次,那么诚则必守。“诚”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更是自身发展、学术精进的必由之道。当前,学术界有违道德规范之事有愈演愈烈之势:申请立项中伪造学术经历和权学交易,学术研究中伪注、抄袭剽窃、伪造研究数据,学术成果发表中一稿多投,成果评审中评审标准因人而异,如此种种,络绎不绝。笔者希望我们的师生,一则立身以诚,脚踏实地,以勤奋换业绩,以实力争高下,不抄近道走捷径,不执浮夸得虚名;二则为学以诚,严守学术道德底线,共同维护学术尊严;三则待同事以诚,襟怀坦白,表里如一,以我心换你心,利他利己,合作共赢,共同营造学校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作者尚永丰,系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