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纪实

www.jyb.cn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课堂活起来 学生真受益

  ——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纪实

  “我有时候在取笑自己,是不是当年我太不把思政课当一回事,所以美少女战士代表月亮来惩罚我,把我变成了这门课的老师。”

  4年前,当张晓燕刚从中国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毕业时,她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顶着公法学博士头衔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讲师的她,常常觉得自己有一种“身份的缺失感”。

  带着对这份职业“前见”般的质疑和对这门课程的不知所措,她常常做梦。梦里只有两个场景:一个是她上课迟到,在校园里狂奔;一个是她上着课,但学生们背着书包就离开了。

  但幸运的是,现实与梦境正好相反。在执教3年后,张晓燕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思政课教师之一,她的课不仅没有人逃课,还是选课平台上最火爆的课程。而她本人也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获得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

  在张晓燕背后,复旦大学为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探索了将近10年。2014年,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钰民所领衔的“基于实效性的《概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整体推进探索”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截至目前高校思政课在该项评选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同时也向社会展现了思政课的另一种可能:活泼,有用,受学生追捧。

  “明星教师”带动课堂教学

  大学课堂里,总有一些格外受到学生喜爱的明星教师,被学生形象地称作“男神”“女神”。但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较少发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因为讲授这门课程的通常是老教授。

  复旦大学不一样。

  这里的思政课堂,除了有大名鼎鼎、功力深厚的老教师,更有大批授课生动、个性飞扬的“80后”年轻教师,在这些“明星教师”的带动下,思政课成为学生在选课时抢得最厉害的课程之一。

  已经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的王涛副教授于2007年进入复旦大学任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招收的最后一批“70后”教师。从他以后,学院招收的都是高学历、高水平的“80后”年轻人。

  这批“80后”教师学术背景各异,来自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全部都有海外留学或者国际交流背景。他们大部分师出名门,成绩优异,博士在读期间就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众多学术成果。

  这体现了复旦大学选择新思政教师的高门槛:只选拔那些政治立场坚定、学术功底扎实、责任心强、视野开阔的优秀博士生进校任教;突出其海外教育背景,突出科研能力,突出科研方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对接性。

  这些新思政教师,既有教学的热情和激情,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学术功底深厚,看问题有不一样的角度。在学生中间很有号召力,能把思政课上出新的面貌。”在王涛眼里,这些备受学生欢迎的“80后”教师思想很活跃,表达很丰富,“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反响总是非常热烈”。

  全校联动培养思政教师

  “新人”来了,怎么让他们尽快“上岗”?

  为了让这些刚博士毕业的年轻人尽快完成从“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换,尽快在各自专业背景的基础上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

  在这里,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被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资深教师,围绕共同的教学主题开展讨论。年轻人聚在一起,常常欢声笑语,互相激发,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教学火花。

  最近的一次活动是“微切磋:跨学科教学技艺研修坊”,三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年轻教师和两位讲授《遗传学》与《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师一起,讨论“课堂上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怎么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

  “我喜欢在政策解读过程中穿插很多领袖伟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们知道理论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领袖们就跟我们一样,也是在成长过程中走出一条路,我们的理论也是在切切实实的人生和社会大潮中形成的。”

  “要有效介入学生在玩的东西,别具匠心地设计教学过程。”

  围绕主题,教师们讨论得别开生面,既分享自己的教学妙招,又能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汲取养分,这有助于青年教师由“教学生手”加速度转化为“熟练工”。

  课讲得好,同样要兼顾科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六年非升即走”的机制给青年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让教师全心进行教学与科研,复旦大学出台了许多配套人事财务政策,例如在学校层面,设“青年教师科研起步计划”和“带薪出国制度”,在学院层面设“科研专著出版支持计划”和“绩效分配兜底方案”,确保青年教师在追求人生理想的时候,不会被太多顾虑所牵

  绊,能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线上”“线下”真正翻转课堂

  早上9点40分,张晓燕步入教室,组织一堂慕课讨论课。这节课的主题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公正与不公正的问题以来,正义就被视作一种美德和我们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法律是能够帮助我们追求正义的一种非常好的工具和艺术。”张晓燕从法律的意义讲起,娓娓道来,穿插了诺曼征服战争以后威廉一世对待安格鲁撒克逊习惯法的历史,引导学生讨论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怎样看待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

  “一次不公正的判决,相当于10次犯罪。”学生们就主题激烈地辩论着。辛普森案、赵作海案、聂树斌案等著名案例,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杰里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还有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都被用作论据, 频频出现在这场你来我往的话语争锋中。

  简直像一场专业的法学讨论。

  思政课讲得好不好,讲授方式非常关键。思政课涵盖领域广,包括历史文化、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内容,又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思想理论性,学生不愿听,讲授难度大。既不能讨好学生,置课本于不顾,又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僵化地解读。

  而慕课是赋予课堂活力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

  复旦大学的慕课课程,把教学分为在线学习和线下讨论两部分。在线课堂浓缩为36个学时,选课学生可在线随时随地学习,自主掌控课程进度,同时通过网络互动、进阶闯关等有意思的教学形式,边学习边测试,边听边互动;而线下讨论的目标则是将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据副校长陆昉介绍,为保证课堂讨论的效果,“学校一般把一个班级控制在20-30人。在讨论之前,会要求每4-5人组成小组先进行预讨论,形成组内统一意见,然后再在班级进行集中讨论与互动。这样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想法,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头脑风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辩论和观点争锋,我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管理学院的学生张晓兰在参加完慕课讨论课以后,认为自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会回避敏感问题”

  用真知识、真学问让学生信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教师坚持的信条。

  “我们在课堂上不会回避敏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说。

  曾经一堂课中,就有学生提出了“党和法的关系”问题。面对学生的困惑,授课教师没有回避,而是用扎实的学理和论述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把问题讲透彻。

  “我们要告诉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要遵守宪法,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通过把法律主张和现实逻辑讲透,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实践的立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察、分析当代中国所处社会的理论立场,这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解决的问题。”高国希说。

  “学生肯动脑筋,我们是欢迎的,最怕的就是学生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201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校学生中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教师们通过讨论,精选了其中的45个问题,划分到课堂的配套教材中。

  这就诞生了各门课程的《难点解析》,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创的系列辅学读本。

  《难点解析》围绕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学生疑点,通过教师专门编撰的长篇文章,针对课程涉及到的但在教材中又未能充分解释的重要问题,作出具有学术深度与思想内涵的权威解释,解答学生的困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陈金华说:“我们挑选的问题都是学生真正在思考、在好奇的问题,比如成功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科学家、伟人、名人信仰宗教?自媒体传播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网络道德?只有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以问题形式呈现而非直接给出判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与时俱进开展特色实践

  “青岛市的发展特色是什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党政论坛”上,一位学生向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副区长孟庆胜提出了她的疑问。这是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地市党政干部论坛”现场。在孟庆胜之前,已经有30多位“城市当家人”来过复旦,为同学们介绍当地的特色发展和改革经验。

  思政课不仅要生动、务实,更要有效、有用。复旦大学依据每门课程的特点,精心安排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解决了实践教学和理论讲授相脱离的状况。

  学生出去调研实践,很少能接触到地方党政一把手。而“中国地市党政干部论坛”把地市干部代表“请进来”,由他们亲自向学生介绍当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用真实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方向和方针政策,让学生感悟到中国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才能解决,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论坛的主讲人都是复旦精心遴选的。“海选”过程坚持着如下这些标准:首先,主讲人所在的城市必须有鲜明的发展特色;其次,主讲人必须有成熟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探索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在严格的挑选和策划下,很多有意思的主题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邀请安徽省铜陵市市长来讲“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邀请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副书记讲“我在西藏三十年”。

  有学生感慨说:“课堂小,论坛大,听了省市长的报告,才知道外面天地有多大,外部世界有多精彩。”

  在另一堂课上,教师们根据“90后”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组织学生编写起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思潮在线词典”。总共设历史事件、思想流派、风云人物、组织政党、著作文献、核心概念等八大栏目,发布100余条词条供学生协同写作。

  通过词典编辑的方式,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资料,精心修改,反复推敲,主动钻研,能做到将理论学习带入日常生活,“化知为识,转识为智”。

  与多样的社会实践相配套,复旦思政课的考评方式也不再单一。为了鼓励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规定,学生参与市长论坛或者暑期调研所写作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如果非常优秀,便可以获得期末免考资格而直接拿到A。

  用心塑造学生灵魂

  谈及思政课教学目标,复旦教师们给出了以下回答:

  “法治的建设是需要国家自上而下推进的,但它更需要具有自我意识的公民自下而上地塑造,这门课给我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做一些普法教育。我希望通过这门课能让学生看到法律的魅力所在,能够主动思考一些看起来可能只属于法律共同体内的人所思考的问题,不仅懂法,而且对法产生信仰。”

  “作为一名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近现代史观乃至历史观的青年教师,我最大的感受是,有必要通过对主旋律的深度挖掘与拓展,让学生真正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形成共振,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唯物史观和判断能力。”

  “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健康而健全的常识,以及通过智性的挑战和训练,使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

  “这门课的目标是想让学生尝试回答,通过怎样的制度和文化建设,让当代中国社会更可爱。”

  这分别来自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四位教师。可以看出,复旦的思政课,不只是要传递知识,更是要在有效传导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灵魂,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的有志有为青年。

  围绕这个目标,复旦大学创新教学体系,围绕中央统编教材,着重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彻底改变了思政课“老师讲得累,学生不爱听”的状况,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的受教者,而是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尝试做出改变的人;同时也让思政课不再与学生的需求脱节,而是真正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让学生终身受益。(《中国高等教育》杂志记者 韩晓萌)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张春铭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