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构建同心圆式大思政教育新格局

www.jyb.cn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迫切需要尊重把握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规律。

  在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站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学习观念转变、融通第一第二课堂的前沿。

  现代社会科学与中国古代智慧都在提示我们,思政教育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应重在过程、落在个体、入在人心。

  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标。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从尊重和把握学生的教育规律、成长规律入手,打破第一第二课堂之间的藩篱,摆脱工作框架、条线分隔的束缚,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从学生教育和成长规律入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强调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核心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重心是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高等教育对接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努力;转变的前提和动力则是尊重、剖析、遵循和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教育规律。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迫切需要尊重把握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规律。究其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独生子女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应试教育又桎梏了学生身心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兴趣爱好,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严重不匹配;二是“90后”学生没有经历物质匮乏年代,对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巨变缺乏切身体会,对近现代革命史和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缺乏感性认识;三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以及多元、多样的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潮,持续影响着校园文化、公共参与和学习环境;四是互联网快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交往和沟通方式甚至是思维模式,并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环境;五是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与中国和平崛起形成的世界格局变化,正在迫使教育和学习主体作出积极响应。

  国内外、校内外、课堂内外诸多变化和影响,最后都要作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都是学生。以学生为本,归根结底,一是以学习为中心,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习和发展的成效出发,结合时代使命和学校实际,重新认识、建构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从融通第一第二课堂入手,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

  西方教育界在30年以前,习惯用extra-curricular称呼第二课堂,指教室以外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第二课堂一词被co-curricular取代,意思是与课堂教学联合联动的学习。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性的学习观念变革不断推动各国教育改革,强调学习的核心位置和作用,强调综合使用所有的教育资源用于造就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这个意义上,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内、校内,也不再是单向灌输或课外活动,而是整合了课程学习和综合发展、贯通课堂内外、超越校园内外的一种学习体验。

  在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站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学习观念转变、融通第一第二课堂的前沿。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改革积极向第二课堂延伸,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上突破教师讲授、教室教学的限制;另一方面,思政工作服从于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改革大局,有效对接第一课堂,做大主渠道、做强主阵地。结合复旦的实际体会,主要是处理好三对关系。

  第一,传授知识与启发思考的关系。高校专业教育是从传授知识到创新知识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从传递信念到坚定信念的过程。传递信念可以课堂讲授,但坚定信念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只有通过有引导的思考,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为理论自信、道路自

  信、制度自信,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四门课程的理论难点和现实热点,为每门课程编撰《难点解析》,在体系和内容上紧扣统编教材,但注重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不回避矛盾、回答直击要害,引导学生正向深入思考。

  第二,教育内容与教育载体的关系。内容喜闻,载体不乐见,也无法实现有效传播。这需要我们在载体上,充分考虑90后学生的特点以及全媒体的语境和传播环境,在众声喧哗的背景下牢牢把握和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例如,校团委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共同举办“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大学生论坛。论坛共从全国征集了463篇论文,为学生观察我党治国理政提供了理性思考和交流平台,也为我们观察当代青年的政治认识提供了新视角。

  第三,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关系。如果说专业教育的要求是学以致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则是知行合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尚者和传播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和继承者。研究表明,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学习形式属于被动学习,学习内容留存率约在5%-30%;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属于主动学习,内容留存率分别达到50%、75%和90%。校团委受命筹建全国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基地,即强调“青年关注青年、青年研究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的同辈教育和主动学习的思路。全校每年有社会实践项目600个,志愿服务时间近15万小时,广大学生在实践与服务中扎根大地、经历风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坚定信念。

  从同心圆式的学习发展环境入手,构建大思政教育新格局

  作为学习者,学生始终处在学习体验的中心位置,其学习和发展成效取决于自身需求、目标引导和学习环境。与一般专业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问题,不仅有知识和现实困惑,也有价值和情感困惑,学习需求更加广谱多样,问题、兴趣和价值观引导更加驳杂多元,情境化思维也更加明显广泛。要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以学生个体的学习发展成效为中轴,分析其成长需求和学习目标,预设学习情境,打破教学、国际化与学生工作等条线区隔,系统梳理和有效配置全校教育资源,进而真正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同心圆式大思政教育格局。

  第一,从个体到集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的第一课堂。思政课有千锤百炼的内容体系,有三尺讲台的师道尊严,有德艺双馨的教学团队,走出了不少深受学生喜爱的“明星教师”,主阵地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动摇、不容削弱。在加强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性和理论性优势,发掘时效性和针对性潜力,使之成长为学生有兴趣、课堂有活力,个体能解惑、群体有引导,个别问题不回避、核心价值有归属的重要平台。此外,要着力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第二,从个体到社区,以住宿制书院为主要空间的校园建设。在复旦大学,本科四年一贯制书院是通识教育与园区管理相结合、融通德育与智育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校园文化重要板块。书院的本质,是师生共建、共有、共享的参与式社区。在书院空间,我们依靠模块化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各书院自设课程,传递科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完全人格;我们按师生1:20配比全员导师,依靠启航咨询、经典读书等8个师生交流平台重塑师生关系;各院系学生按大类融合与学科交叉原则混合居住,建立自管会、监委会、楼委会等学生组织,促进学生广泛参与校园生活和公共事务管理;学生自建自营梦想家园、生态室、图书室、咖啡吧等公共生活和文化空间,融会习惯养成、文化熏陶和社区服务于一体。此外,全校300多个学生社团铺就了校园多元文化底色,立体通畅的校园沟通渠道有力保障了学生的公共参与和正当权益。

  第三,从个体到国家,以志愿服务和实践为主要渠道的社会参与。作为体验式教育和服务型学习的主要方式,实践育人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二是培养他们的精英意识和草根情怀。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素材、教学现场,善于用“中国梦”团结和激发广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报国热情。据不完全统计,复旦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参与率超过70%,有遍布全国的实习实践基地近70个,积累了研究生支教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和项目。但是,要深化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使群众活动升华为锻炼学生社会建设意识和能力的学习平台,应进一步加强顶层制度和功能设计,充实面上导向和过程指导力量,以学习成效评估为核心,加快项目管理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从个体到世界,以培养世界眼光为主要目标的全球学习。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是希望他们学会比较,懂得从国际视野和全球视角观察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既拥有跨文化的开放心胸和宽容态度,又知道坚守中国情怀、中国立场,认同中国模式、中国特色;学会创新,善于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经验,推动本国和自身进步。在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参与全球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截至当前,复旦学生出国交流比例达到47%,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超过15%,全球学习和国际化校园建设迈上快车道。但压力也随之而来:一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适应调整;二是国际交流学生的行前、行中、行后管理,跨文化适应辅导和危机预防应对;三是海外游学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思想状况评估;四是兼顾全球学习的机会均等,正视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五是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和专业服务的国际接轨;六是建设国际学生真正融入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此外,还应坚定不移地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的国际视野与国际化工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教导青年学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要正确处理好立德与树人的关系。立德树人,“德”字为先。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张春铭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