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双创”人才

www.jyb.cn 2016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应作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并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双创”教育的实质是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品质和本领,更是要让学生都能去谋事业、创事业,去实现基于创新的高层次创业,去成就自己的“双创人生”。作为全国首批四个高校“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我们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把“双创”教育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体现并落实到学校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与能力培育、国际化教育等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一是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制定实施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18条,不断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品质教育、实践教育,系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核心是实施“小班化、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重点是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课程学业评价,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取消60分及格”的学业考评体系,不是简单地去考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而是要考学生思考了多少、领会了多少,只要学生有好想法、好创意,我们就鼓励、就给高分,使学生在课堂上真学、真想、真领会;同时,实行动态及格线,打破“60分及格”,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课程难易程度动态确定及格线,真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从制度设计上,彻底消除学生逃课、考试抄袭、舞弊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学校为推进实施双创教育改革18条提供了有力条件保障,仅2015年用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项经费约2亿元,用于小班化教室改造的经费近3000万元。我们将教学楼走廊、通道、大厅等公共场所,打造成师生互动交流的公共空间,让师生到处都可以互动讨论、推导公式,都可以喝茶、喝咖啡交流,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随时随地讨论问题、碰撞思维。

  二是推进“双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我们着力打破原有专业实验教学只注重简单技能训练的局限,真正把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对接“双创”教育,改造提升到能够促进学生异想天开、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双创能力的水平上来,特别是要突出专业实验教学“先进性、专业性、课程性、创意性”,在实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强调设备条件要达到世界水平的先进性,更具有让学生去想象、去创意的空间和环节,并由此为突破口实行全校“双创”实验教学环节的系统改革。目前,学校已投入3.15亿元,启动建设了3个学生“双创”实验教学平台。

  三是强化“双创”实践与能力培育平台建设。学校专门在江安校区拿出3700多平米的“黄金地段”,打造了培养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爱创街”,真正让那些有好想法、有好创意、带着好项目的学生能够去大胆尝试。目前,已有26个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创收超过270万元。同时,正在建设“智造梦工场”等系列“双创”示范基地高端实践平台,与成都市在学校周边共建两个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

  四是强化学生国际竞争力培育平台建设。学校每年投入2000万元左右,在6~7月举办为期2~3周的国际课程周,让每个学生不论出身、贫富都能在川大校园里直接聆听世界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授课,都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直接交流互动、共同进行双创实践和专题研究。2012年来,已连续5届邀请了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500多名学生和517位外籍专家参与,开设了创新创业类全英文课程657门,每年受益学生超过3万人次。同时,学校正在与牛津大学筹建“牛津—川大创新联合中心”,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筹建“川大—以色列创新创业园区”等高端国际创新创业平台。

  2016年,学校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力推动“双创”工作,在5月29日成立了全球第一个校友创业家联谊会;共建了“50亿+”系列双创基金,其中,由川大全球校友捐款、出资设立了20亿“双创基金”,鼓励和支持川大学子、全球优秀青年到中国、到成都、到川大来创新创业。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应主动作为,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政府的支持。为此,有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评价周期上兼顾近期和长远,在评价取向上重视质量和贡献,给学校自主探索“双创”教育改革道路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建议建立大学、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促进学生“双创”的协同机制,构建一条能够打通从公司注册、专利注册到税收贷款一体化的绿色通道,为学生“双创”提供更有力的条件保障。

  【作者:四川大学校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