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范式与中国路径

www.jyb.cn 2017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深刻影响着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也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着“内在支撑”,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推进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把握住了新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枢纽”。

  在历史与时代的双重坐标中审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处于历史与时代经纬的“交叉点”上。从历史的纬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性跨越,让加速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备了应有的条件。从时代的横向坐标看,“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亟需建设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流大学,为重大科技原始创新和文化繁荣提供“动力引擎”。发展条件与重大战略需求的交汇,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具有“可能”,而且成为“必须”。而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范式”的凝练、“中国道路”的抉择提供了重要遵循。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具备了加速起飞的现实基础。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产业创新驱动需求及成长平台等。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后,我国重点大学的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已经初步建成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提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条件、生源基础、办学硬件及发展生态等。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历了集结、整队、布局及初步建设后,开始了由“集结号”迈向“冲锋号”的全新历史阶段。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承载了加速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就国内发展现状而言,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带来的体量优势正在全面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质量优势转化,世界一流大学所引领的技术与理念创新成为新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最重要动能,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保障。就国际发展环境而言,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的尊重、理解与认同,需要有一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高举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旗帜,展示中国先进文化的魅力,提升中国先进文化的国际亲和力与影响力,占领国际舆论的高地,用文化软实力去消减、软化与磨合国际竞合格局中的“硬冲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国家的硬实力一起协同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世界强国形象。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阔步前进。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的国家等三重叠加背景下探索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多种复杂因素的糅合,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了特殊的发展优势、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支持着中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经验”。

  建设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核心是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建设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是形神兼备的关系。“国际通行标准”建构了一流大学的“形”,“中国特色”则建构了一流大学的“神”。“国际通行标准”对于师资结构、学术贡献、教学成果、基础设施条件、国际化程度、办学经费等方面的要求,是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必须遵循的标准,中国大学要在可比性指标上赶优争先。同时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做到“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的紧密结合,立足中国道路、体现中国国情、传承中国文化、回应中国需求、彰显中国愿景,重视民族优秀文化、国家政治体制与高校治理结构改革、经济社会重大转型赋予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内核及时代使命。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中国特色”主要有四层内涵。

  一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建设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引领、精神动力与组织保证,这既是国体与政体的基本要求,更是形成共同理想、汇聚办学力量、加速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独特优势。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

  二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办的大学。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相对长期、充满各种艰险与复杂挑战的过程。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要始终立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与服务面向的“高大上”,出现发展基础与发展速率之间的“失衡”,发展定位与创新需求之间的“失焦”。鼓励大学根据学科优势与特色、长期以来办学精神的传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破解同质化发展的“路径依赖”,探索形成创新性、多样化、特色型的发展模式,不仅要在量级层次上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群英阵”,也要在发展特色、发展模式上构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非典型个案”。

  三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是解决中国发展重大实际问题的大学。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所触及的生产关系调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模式变革,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条件与鲜活的实践平台。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解决中国的问题为中心,贴近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征程,围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核心议题,作出引领性与标志性的贡献,使国家的战略发展契机转化为大学发展的战略机遇,在大学崛起中助推大国崛起,在大国崛起中实现大学崛起。

  四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大学是反映国家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与文化性格。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积淀、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创新深刻影响与塑造着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品格”。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大学的文化担当,要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捍卫社会理想与真理、推动文化创新、加速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引领与核心作用。传承与发扬先进文化成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与历史责任。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只有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基因,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2.处理好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关系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仅在于在某一时间节点上建成若干所或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而是着眼于最终建成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孵化、培育、成长平台,形成支持世界一流大学源源不断产出、自我代谢及更替、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如果说世界一流大学是“花株”,那么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孕育花株、持续供给养分、促进品种持续改良优化、茁壮成长并最终茂盛成林的“花圃”。

  在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一批顶尖大学的产出与其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流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力量,引领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建设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体系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与发展支撑,为一流大学持续成长提供发展动力。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本质上是中国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议题,而不是若干所大学争创世界一流的“创优工程”。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有赖于建立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构筑好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字塔模型。

  一是优化“顶层结构”,建立中国一流大学与其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新型发展关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竞争性资源配置机制,消减传统的“身份权重主导资源配比”等建设模式带来的发展挤压效应与边际递减效应。形成一流大学与其他高水平大学良性竞争机制,鼓励双方在特色发展领域及整体竞争力等各个层面开展有效竞争,以实际发展成效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充分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与此同时,鼓励一流大学与其他高水平大学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打通行政壁垒,实现双方乃至多方在相关重点建设领域的强强联合,合力打造学科高峰与重大创新基地等。通过破除竞争关系的行政序化,实现学术资源的自由优化流通,构建起既充分竞争又有效协同,具备自我成长性,身份有效转化,富于创新活力与竞争动力的一流大学发展方阵,形成一流大学之间的动态优化调适机制,真正建立基于学术发展规律的一流大学的培育成长体系。

  二是夯实“塔基结构”,高度重视普通本科院校及其他层次类型高等院校发展水平的提升。在普通本科院校及其他层次类型办学中,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内在契合度,梯级传导一流大学的办学内容与办学使命,发挥普通本科院校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中心作用,发挥普通本科院校在基层文化生产与繁荣中的作用,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重大发展议题,开展不同层级的对口服务等。建立从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及其他层次类型大学一以贯之的逻缉性,形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形成梯级上升、层次鲜明、分工明确又有所关联的脉络关系,建构起高等教育体系内部互为依托的纵向发展体系,有效夯实金字塔的中间阶层及其底座基石。

  3.要处理好立德树人与科学研究等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命题,体现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与性质。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而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将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进程,是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

  处理好立德树人与科学研究等的关系,首先要求大学回归“人才培养”本义。要使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从简单的“技术工具主义”导向向“人本主义”导向回归,以培养、发展、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顶尖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出发点与立足点。人才培养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本质特征,无论是新建本科院校,还是一流大学,培养好人才是区别于研究机构的首要职责与使命。要从片面强调科学研究贡献率等评价束缚中走出来,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其核心使命,用人才培养统领各项任务,通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牵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开展,带动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理顺办学使命的逻辑架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要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一流的本科生教育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提升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水平的“固本工程”。要将加强本科教育纳入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合理设计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投入权重,将优质办学资源足额投入到本科教学中,坚持与完善“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等,高度重视一流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培养质量提升。在培养路径上,注重发挥一流大学的独特优势,形成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紧密结合的机制。从举办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经验中去审视、反哺、支持与优化本科生教育,将科研创新的优势、研究生培养的优势等传导到优秀本科人才培养进程中,系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处理好立德树人与科学研究等的关系,要解决好立德树人实现方式的立体化问题。世界一流大学要在立德树人的“文化高度”上“立意”。一流大学要体现出与其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担当”,关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在全球议题中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建立中国一流大学的国际话语空间,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使命与文化担当,引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气质。世界一流大学要在彰显立德树人的“文化广度”上示范。立德树人引领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所有工作,要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覆盖到学术交流平台、重大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国际化办学项目等载体,再知名的学者首先都是“人师”,“师德”是最大的道德,“言教身教”是最大的教育。世界一流大学要在建构立德树人的“理论深度”上出彩。面对着社会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思潮,世界一流大学要推动理论创新,回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厘清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各种思想困惑,以理论创新丰富党的执政理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世界一流大学要在体现立德树人的“文化温度”上有所作为。优秀的学生不解决好导向问题,更容易成为危险品。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尤其是一流大学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文化追求等,建立有针对性的分层化思想教育体系,变传统的“灌输教化”为“道德引领、情感体验、文化交流、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多元渠道,实现德育、智育、美育等的综合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良好的艺术素养,更好地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4.处理好政府投入与市场驱动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投入与市场驱动的关系,重在解决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本质上回应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问题。当前,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亟需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投入”与“市场驱动”并行,逐步转向以“市场驱动”为主的发展轨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一流大学内在办学动力,形成基于贡献导向的良性循环机制,带动整体办学体系的优化及竞争力的提升。

  国家财政支持将为提升一流大学的办学质量、加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提供重要支持,这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特点与比较优势。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对一流大学的投入机制也面临着全新的转型诉求。一是以“发展绩效”作为政府投入的依据与导向。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不再以大学既有的发展层次作为是否重点建设的依据,而是根据其发展的增量效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提升作为评价的重要尺度,提高经费投向的科学性与使用效益,真正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发展成效明显的学科与大学、投入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领域或重点门类上,倒逼大学的机制创新与改革发展。二是国家财政投入对象主体的多样化。改变原有的以学校作为单一投入对象主体的方式,转而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大实验室或创新基地、国家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国家重大人才培养工程等作为投入对象主体,通过办学“关键点位”与“核心领域”的突破,牵引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加速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市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资源供给方,“市场动力”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延长的“杠杆”。世界一流大学要引领经济转型、产业革命与文化创新发展的潮流,在国家重大科技原始创新项目、国民经济发展关键领域、文化与社会发展重大命题上作出杰出贡献。通过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贡献,获取市场资本的重大投入及办学资源的核心支持,为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再提升提供保障,加速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进程。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获取办学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将有助于世界一流大学真正构建基于技术转化、产业贡献、生产力提升与办学资源再投入的内生型发展机制,实现发展动力层面与重大科技原始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紧密契合,变“市场要我服务”为“我要为市场服务”,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锤炼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力。

  实现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要建设好四大保障体系

  建设好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保障体系建设,这是具有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建立基于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体系。世界顶尖大学的建设实践表明,汇聚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当前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保障体系,重在建立国际化的思维。要大力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尤其是注重高层次出国留学人员的回归,汇集和建立国际顶尖的人才团队。打破原有的体制藩篱,建立与科研创新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相符合的人才机制,充分激发其创新潜力,确保其“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要注重国际顶尖师资与国内存量师资的优化融合,破除传统的学科、学派界限,充分发挥不同学术流派、学科背景的人才优势,在与国际顶尖技术的深层融合中形成新的人才优势与竞争力。当前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中,要重点破除僵化的文化思维对人才深层发展动力激发的束缚,从民族崛起、社会进步、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生活、促进世界和谐的文化高度凝聚国际化人才的文化共识与情感依归,破除传统的认识歧见对国际化人才使用的束缚。

  二是建立基于去科层化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模式有两大价值导向,即坚持正确的办学导向和最大限度地激发办学创新活力,这二者高度统一于科学的治理体系中。去科层化有三层价值内涵。第一,改变传统的行政化或类行政化管理模式,减少中间管理层级及管理程序,构建结构简单、层次清楚、效率直达的扁平化管理体系。第二,建立以绩效为主要导向的内部竞争及资源分配体系,改变过去大学内部基于行政力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重大科技创新及产业贡献等为主要驱动的正向办学动力传导机制,真正发挥“办学实绩”的指挥棒作用,激发内部办学构成要件的活力。第三,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重大技术创新中心的办学核心平台作用。学校要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重大创新平台的创新活力,改变原有统得过死、管得过细的管理模式,转而向“帮助其协调政企关系、引进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等服务型职能转型。

  三是建立基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性格特质、学术取向等建立分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办学资源供给、学生课业成绩评价指标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增加灵活度,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空间。要结合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着力构建三大通道。一是教研结合通道。鼓励本科生参与相关科学研究项目,在项目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国内外交流学习通道。要让相当数量的本科生、研究生去国外一流大学或者顶尖大学开展一定时间的交换学习,更好了解与学习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提升其专业能力。三是校地结合通道。通过建立实践学期等方式,有组织地安排大学生深入基层,走入寻常百姓,进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大众情怀、群众观念。放眼世界,才知世界之大,走出象牙塔,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之真实,接通地气的一流大学才能真正成为“一流”。

  四是建立基于品牌化的校园文化体系。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及价值体系,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潮流,展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魅力,体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感召力。基于品牌化的校园文化体系有三层要义。一是要有文化核心价值精神的升华。一流大学文化体系包括了民族优秀文化源流、时代精神及高校自身的文化精神,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善于总结与提炼思想文化内涵、核心的文化标识、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内容等,成为国家文化创新与精神建设的顶层智库,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二是要有文化的内在传导性与渗透性。要把先进文化思想贯穿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深入到办学的每一个环节。将文化创新力、文化思想力真正转为大学的发展力,对社会的深层影响力。三是精神文化体系与物质文化体系要形成有效的融合,将大学精神内涵传递到大学建筑及校园设计的各个方面,赋予校园建筑和设计独特的精神内涵,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推进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多元文化思潮的博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国际关系的变局等都会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产生影响。这就特别需要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坚守自我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担当社会责任与国家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与时代进步、人民幸福、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之路,承担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责任。

  【作者:浙江传媒学院院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