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坚持“四个自信”创建一流大学

www.jyb.cn 2017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四个自信”根植于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功勋卓著的革命斗争,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探索与伟大实践的巨大成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基础、丰富的时代价值,对于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心和政治定力,努力创建一流大学、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一流的理念引领和一流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基础和可靠保证。我们国家能在60多年里取得举世瞩目伟大的成就,比如高等教育领域,师资力量和科学技术、传承创新等实力大幅提升,部分学科世界领先,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数居世界第二。我们坚信,我国同样能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虽然我们当前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较明显,但我们具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和复制的巨大优势,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有强大的实践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人力资源基础和改革创新能力,有强大的制度韧性,有凝心聚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信心,能够把最好的资源凝聚起来,就某一重点领域、重点学科、重点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创新驱动,使我们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校综合实力得到快速发展和有力增强。在外国看来不可能做到或短期难以做成的事情,中国能够做到。

  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挖掘、运用“四个自信”,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建设一流大学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并树立一流的理念和一流的理论,立足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满足中国需要,服务中国发展,体现中国智慧,引领、指导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对我国大学如何办出中国特色、如何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主体价值观的反映。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绝不是按照国外标准来创建,搞“西化”的一流大学。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首先要解决“为谁办大学”“办大学为谁服务”的问题,这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根本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是中国大学区别于其他国家大学的根本标志。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研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也要结合中国国情,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尊重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和环境,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扎根中国大地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改善科研评价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论文应该是科研成果的产物,是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创新出来的,是科研过程和成果的理论性总结与展示。但是由于论文在评职称、报项目、获得经费、绩效考核、人才评价等方面都是“硬通货”,成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论文“论英雄”“排座次”的不正常现象,导致很多研究项目与实际需求脱节,科研成果大多停在实验室、留在纸面上,科研缺乏原创性、前瞻性、应用性和引领性,科研活动日渐远离科研工作的初心和发表论文的初衷,销蚀了科研人员的原动力,阻碍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论文大国”,而现实是我国的科研成果以及转化率与论文数量形成极大的反差。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主要存在:一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不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类别,不分专业岗位特征,用一把论文尺子衡量所有的科研活动、科技成就,搞“一刀切”简单评价;二是评价指标过于形式,仅凭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领域分区、引用率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价,以发论文为科研成果展示的主要方式而不是看其对科学发展的实质影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一流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生存得更加美好,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不忘初心、不离初衷。中国科研要扎根中国大地,正确处理论文与科研的关系,尊重科研规律,完善政策环境,搞好科研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改革科研评价、人才考核方式,破除论文导向,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适合不同类型科研特点、以社会贡献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分类评价方式和考核指标,扭转将科研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倾向,改变在教师职称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等量化评价指标的做法,调动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积极性,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如基础研究,按发表论文的质量、数量和被引用率为主设置指标;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按专利、产品、标准等的数量、质量和效益为主设置指标;应用研究,按转化成果、转让技术与专利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设置指标。要以现实为导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紧扣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实际需求,与生产生活实践、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社会上,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而不是把科研成果写在论文里、锁在柜子里、放在仓库里。

  当然,对于高校,还涉及教师考核评价等诸多问题。要把教师考核评价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考核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按岗考核的评价标准体系,要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解套松绑,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科研上来,要使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努力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让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放心、安心和用心。

  提高办学质量,增强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把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国际化发展道路,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适应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和时代要求,增强核心竞争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多个或若干个世界水准的优势特色学科是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关键。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基础。当前我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规模、结构和素质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活力不足,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首先,要提高一流教师引进质量,汇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大师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领军人才,打造多个一流的创新团队,筑牢创新根基;其次,要重视学术大师的本土培养,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育产生大师的土壤,加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水平教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是核心,在高校四大职能中居首位。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教育质量,特别是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为国家和民族立心,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学科是高校凝聚学术力量、培养人才、进行知识创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和为社会服务提供重要依托。高水平的学科是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建设一流大学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引领作用,率先建设一批达到一流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在学科建设中体现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层次、规格、类型,体现教学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体现学术大师的引进与自我培育,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凝聚一流教研团队、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当然,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来看,它们都建立了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就是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来保障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重要时期,迫切要求大学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关键是要建立立足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及在现代大学制度下构建的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建立不同岗位类型、不同科研序列的分类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师生积极性、激发和增强办学活力。要把大学内部综合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全面协调推进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坚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实现大学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

  坚持“四个自信”、创建一流大学,需要我们密切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吸收、借鉴国内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结合国情和校情,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客观比较,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深化改革,加强与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既要有“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又要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在国家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指引下,以学科建设和开放办学为两大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战略,加快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步伐,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骨干大学,为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