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教育扶贫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访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

www.jyb.cn 2017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6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让7000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教育是治本的重要源泉。本刊记者就高校服务社会与推进教育扶贫的有关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

  发挥优势,将教育扶贫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

  记者: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您如何认识新时期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马敏:我国高校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的主体,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承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等。因而,新时期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将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将会促进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与此同时,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进而改善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形成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新时期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还可以使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改变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弊端,推动高等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将教育扶贫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条重要抓手?高校在开展教育扶贫方面有优势吗?

  马敏:教育扶贫是大学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旨在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目的是人的发展,核心手段是教育,关键是智力资源。高校除了集中大量优质智力资源,还具有丰富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文化等资源,拥有开展教育扶贫的先天资源优势。《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高片区高等教育质量、加大高等学校招生倾斜力度、开展高等学校定点扶贫工作,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可见,教育扶贫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高校在开展教育扶贫方面具备自身的优势:

  第一,高校拥有优质的智力资源。高校聚集了大量优质智力资源。高校拥有大量的师资和大学生。高校人力资源集中,拥有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以上的“千人计划”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他们是开展教育扶贫最重要的实践主体, 是优质智力资源的主要提供者。

  第二,高校拥有雄厚的物质资源。高校拥有完备的实验设备、教学设备和场所等物质资源为教育扶贫提供了基础保障。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形成多种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是教育扶贫坚实的后盾。

  第三,高校还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高校的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在线网和关系网两种。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建有在线网络,这种在线网络是高校开展教育扶贫的一种高效手段。同时,大学和政府及市场都建立了良好的网络关系,这也决定了大学能在教育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说,高校在开展教育扶贫中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教育扶贫是高校的应尽的义务。同时,高校开展教育扶贫有利于大学接近社会,给大学提供了实践的途径,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调动师生积极性,找准教育扶贫的突破口和落脚点

  记者:您认为开展好教育扶贫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在哪里?

  马敏:教育扶贫,重点在基础教育,难在精准。目前我国中西部基础教育尤为薄弱,仍存在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教师专业水平低,农村留守儿童德行、学业、安全和心理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2014至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精准教育扶贫,通过信息化助推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学点发展,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提升教育质量和有效实现教育公平。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高校的各种资源优势,关键一条就是“人”的优势。学校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扶贫的积极性?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历来重视教育扶贫工作。为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扶贫事业,一方面,我们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选派优秀干部、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到贫困落后地区、对口支援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活动;通过增加贫困地区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学费减免、发放生活补助等形式,鼓励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主动到贫困落后地区任教。另一方面,在贫困落后地区设立“免费师范生实践基地”,鼓励免费师范生积极到基地实习,提升贫困落后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创建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各地建设实验区,进行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验与实践。

  加强探索实践,进一步做好“重点扶贫”“特色扶贫”

  记者:开展教育扶贫,最难的是什么?

  马敏:我认为,最困难的事情在于如何进行“精准扶贫”。目前采取了很多方式,如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贫困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进行精准扶贫,效果比较明显。同时,我们如何对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培训等进行“精准扶贫”,是否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类型的教育进行精准教育扶贫呢?这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记者: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教育扶贫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当地的老百姓和地方政府,怎么看待和评价我们开展的教育扶贫工作?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先后在湖北省咸安区、崇阳县、恩施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等地建立了10余个实验区,开展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验与实践工作。目前,我们的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充分肯定。例如,我们针对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设立的“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问题设立的“家校通”等,受到农村教学点学生及其家长的热烈欢迎,农村教学点学生上课积极了,以往“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解决了。实验区农村教学点学生“回流”的现象非常普遍,初步解决了地方政府关于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实难题。地方政府非常认可华中师范大学的做法,认为这是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短板”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

  记者:现在学校的教育扶贫工作已经有了制度保障、有了信息化手段、有了实验区,下一步怎么继续做好这项工作?

  马敏:一是做好“重点扶贫”。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精准教育扶贫,改变原来“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方式,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困境儿童、乡村教师和农村教育质量分等基础教育中的“短板”和难点,集中高校资源优势,对基础教育中的“短板”和难点进行“重点扶贫”。

  二是进行“特色扶贫”。根据师范院校自身的特色专业和资源特长进行教育扶贫。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边远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理论宣讲、教育帮扶、医疗服务、科技支农、信息兴农、文艺演出和法律援助等活动,引导学生以课题调研、支教助教、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加边远山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增强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教育扶贫给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一种“体验”平台,我们下一步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将暑期“三下乡”活动、“三支一扶”等教育扶贫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结合起来,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内化为高校师生的内在品德。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