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切实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

www.jyb.cn 2017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师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能够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活力。《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后,在全国高校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落实落细,努力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以此为抓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是新时期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证。对此中央有要求、各校有需求、各地有探索,亟待从国家层面给予进一步政策指导。

  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系列文件精神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度重视人才和教师工作,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出系列重要指示。2013年至2016年,总书记每年都在教师节前通过向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与教师座谈、给教师回信等各种方式,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让人羡慕的职业;勉励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中央领导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举措中,落实到各校的考评制度中,让高校教师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信任。

  2.高等教育适应新形势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要求。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才竞争越来越居于核心地位,各国都将人才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制造强国、“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任务,这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与实现,迫切需要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高校教师队伍作为人才的中坚力量,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在当前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凸现。考核评价制度作为高校教师入职、选聘、任用、薪酬、奖惩的基础和依据,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作用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显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推进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

  3.高校深化综合改革与实现“双一流”建设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国务院印发“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其中“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五项建设任务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师,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迫切要求对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进行改革。许多高校综合改革方案将教师考核评价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章程中基本都有关于教职工考核的相关要求。建立一个科学规范、促进发展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是“双一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

  教育部高度重视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工作,201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2013年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从不同领域对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指明方向。2014年,围绕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这一主题,教育部委托相关高校和单位开展专题研究,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项调研和创新案例征集,全面深入了解高校教师队伍考核评价工作的基本情况、难点问题和创新实践,同时进行深入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通过调研了解到很多高校对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教师分类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机制创新、丰富考核主体、引导教师全面发展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总结和推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守师德底线,强化师德考核。各地各高校普遍将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教师招聘、考核时首先考量的内容。北京、内蒙古、江西等地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在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奖励等工作中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江苏、河北、湖北、四川等省份注重师德楷模的宣传表彰和激励,对师德表现突出的,在各类高层次人才评选中优先考虑。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海大学等构建多方参与的师德评价体系,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并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

  2.突出教学业绩,强化教学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教学当作教师的要务,并且在绩效津贴分配方案中,提高教学工作业绩分配占比。南京大学着力建设“教学支持”与“教学评估”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通过新进教师教学培训、课程研讨等形式,建立教学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

  3.调整科研导向,弱化量化指标。许多高校在教师考核体系中弱化对论文数量的追求,使教师多一些时间和空间,能够从容地安排自己的学术计划,打磨出富有学术思想、学术品位、学术积淀的学术精品。复旦大学从2012年开始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取消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论文数量、科研项目数量等量化标准,改为围绕“学术贡献、学术影响、学术活力”三个维度构建的评价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制定的《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办法》,改变以往以攒分为基础的科研评价制度,试图克服以数字衡量学者的“学术GDP”的弊端,使行政性评价让位于同行学者评价,量化评价让位于定性评价。

  4.探索发展性评价,引领全面发展。不少高校将考核评价机制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把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融合在一起。中南大学考核评价不仅重视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表现,更注重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学校的未来发展,学校通过建立“五年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行“531”计划等,为教师提供相应层次的发展平台,授予各层次人才名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引导教师分类、分层发展。北京交通大学将发展性评价贯穿于教师管理始终,在签订合同时注重体现个性化的指标,促进教师成长发展,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5.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分类管理。一些高校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的特点,探索实施分类管理考核和评价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浙江大学将教师岗位设置为教学科研并重、研究为主、教学为主、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团队科研教学等五类岗位,对各类岗位分别设置相应的准入条件和要求,并允许动态调整。武汉大学把教师岗位由原先的基础教学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科研为主型拓展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型,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所承担的任务,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岗位,既尊重了教师个性特点,也激发了教师发挥自身特长的积极性。

  总体上,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选聘把关不严、师德考核操作性不强;考核评价缺乏整体设计,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对教师学科和团队建设职责评价不足;考核评价急功近利,考核结果与绩效、利益挂钩过于紧密等问题。这些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改进、完善和优化考核评价制度设计,使之更好发挥作用和效力。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

  改革不是千篇一律,各地各高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应进一步转变理念,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在教育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订符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教师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做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1.严把教师选聘考核师德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做好思想理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全面部署。高校应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选聘考核的基本要求,贯穿到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在招聘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在聘用管理上,将思想政治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要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2.切实扭转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把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明确教授、副教授等各类教师承担本专科生课程、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解答学生问题,指导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以及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等工作,应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学校应实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教学基本要求,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舆论和价值导向,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监督力度。对于在课堂教学中传播违法、有害观点和言论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确保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

  3.调整完善科研评价导向。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扭转将科研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倾向。改变在教师职称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指标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将具有创新性和显示度的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倾向。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的结合。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周期。适当延长考核评价周期,共享考核评价结果。

  4.综合考评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充分认可教师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政府政策咨询、智库建设、在新闻媒体及网络上发表引领性文章方面的贡献。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教师离岗创业有关政策,保障教师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合法收益。

  5.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各高校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在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设教师专业发展指标,细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落实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支持高校普遍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大经费投入。

  6.推动建立各类评估评价政策联动机制。教师评价体系不是孤立的,与科研评价体系、学科评估体系以及各类大学排名和人才评价体系都有紧密联系,中国应当探索建立自己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学科评估体系。要探索建立院校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和教师评价政策联动机制,优化、调整制约和影响教师考核评价政策落实的评价指标。扭转评价指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学历、经历或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倾向,并作为院校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着力抓好“由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评价结果怎么用”四个关键环节,提升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抓评价主体。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向高校和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在评价主体上,充分发挥同行、学生、学校、学院多方面作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注重发挥“小同行”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国际同行专家评价。积极探索实施第三方评价,引入专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建设评价专家数据库,鼓励信息共享与成果互认。

  2.抓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对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学术贡献、理论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对科研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

  3.抓评价方式。坚持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的结合,不断完善“量”与“质”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差异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鼓励人才从事重大原创性研究。探索差异化的弹性考核,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际工作需要等情况,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等工作量的大小,避免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现象。

  4.抓评价效果。考核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考核评价既要关注教师以往业绩,更要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高校要建立教师考核评价的校、院(系)分级管理体系,注重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和反馈,同时发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制订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引,促进全体教师可持续发展。

  【作者: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