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坚持分级分类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www.jyb.cn 2017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江苏现有普通高校141所,高校专任教师10.7万人。江苏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在激发教师创新创业活力、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发挥了有力作用。

  师德为先,培育良好师德师风

  以师德建设为引领,提炼大学精神,培育良好风尚。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将师德建设纳入全省教育总体规划,实施一把手工程,高校主要领导为师德工作第一责任人。2015年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构建教育、宣传、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强化正向引导。坚持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对应聘教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对新聘教师坚持岗前师德专题教育,对在职教师定期开展以师德教育为主体的教师轮训,对师范生培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涌现出河海大学彭世彰、盐城师范学院王强等一批师德模范。淮阴师范学院秉承周恩来精神,创建周恩来班,鼓励学生撰写以教师风采、师生情况为主题的听课日记,开创了师德教育新特色。三是做好反面警示。对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中存在师德问题的个人和学校,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在职称评聘中,对存在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的教师,查实后撤销已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不予申报。

  完善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分级分类

  一是教育教学考核。通过国家和省高校教学成果奖、重点教材、精品开放课程等评选,引导教师对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开展江苏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鼓励高校创新教学考核各个环节,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巧妙规避了恶意打分、重复打分等问题,评教结果更具参考价值。2015年省教育厅出台《关于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博士研究生导师招生配置上实现新突破。打破导师终身制,推行导师轮转招生制,根据学科特点、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等综合要素确定导师的招生资格与名额,确保导师的指导质量。二是科研评价考核。2015年省教育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不同类型、从事科研活动的不同群体以及开展科研活动依托的不同平台等,建立与国际评价标准衔接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方法,强调以原始创新、“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导向。从事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从事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研活动人员的评价以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服务理论创新与决策需求,形成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引领和支撑思想文化传承创新为重点。推行同行专家评价和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方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提高评价质量。延长科研评价周期,不以速度和数量论英雄,淡化教师对速度和数量的过度追求。三是社会服务考核。鼓励高校聘任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服务岗位的教师,在年终考核、聘期考核、职称评聘中,不把论文和项目数量作为硬性要求,侧重成果转化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将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纳入二级学院年度工作目标,建立教师个人科研考核体系与业绩档案。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教研结合型教师可以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人员等同为在岗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岗位等级晋升。

  创新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职称工作改革,江苏2009年起分类实施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资格条件,教师又分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开发应用为主型进行评审。对实验师、思政、教管、艺术类教师制定专门的资格条件,形成了学校分级教师分类的职称评审制度。未来3年江苏将逐步完成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同时加大人事制度改革,鼓励高校普遍制定教职工分类管理办法,全面推行聘任制,通过聘期考核进行续聘或流转,建立人员立体化分层退出机制。指导高校设立激励引导性考评指标,加强过程培养,加快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人才培养平台。依托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杰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培养科学家、教育大家、领军型人才;依托国家级项目的子项目或青年项目以及江苏省实施的特聘教授计划、双创计划、333工程等,培养拔尖人才,做好顶尖人才储备。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已面向海内外选聘优秀青年人才334名,省财政累计支持3.7亿元;鼓励高校紧贴地方需要,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深度挖潜本土人才资源。目前我省高校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国10%,极大地保障支撑了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水平提升。三是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江苏高校40岁以下专任教师占54.2%,近6万人。为此,江苏省把培养和支持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作为重要方向。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新教师1年助教制度和5年一周期全员培训制度。实施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六大人才高峰等项目。境外研修计划每年选派350名左右教师赴世界排名前200强高校或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开展为期1年的访学研修。四是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每年培训高职院校青年骨干教师2000人。依托行业企业和高等院校,重点建设一批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新进教师任职前3年要连续6个月以上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目标到2020年,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

  优化平台,营造教师发展良好环境

  配合“双一流”、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依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等四大专项,为教师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将以绩效为杠杆,构建滚动支持动态调整机制,四大专项按照建设周期开展绩效评估,以评促建。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考核以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为重点;品牌专业建设考核以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为重点;协同创新计划考核以科研产出、社会服务贡献、人才梯队培养为重点,强调资源集聚整合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特聘教授计划考核以个人业绩贡献、标志性成果、入选人才项目为重点,强调个人创新贡献和示范引领作用。江苏每年将选用国际国内通用的权威指标,对高校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省财政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资金支持。除此以外,还有1亿元专项经费将根据高校四大专项绩效评估结果确定分配。四大专项为江苏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创业、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将进一步促进江苏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作者: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