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本文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其它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更具有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属性,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6年,上海教育领域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造性地提出“课程思政”这一命题,旨在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哲学社会科学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度“熔炉式”思想政治课程模式。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的基本把握。

  首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驱动。高等教育哲学“人本论”认为,高等教育应当回归人本,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起点与终点。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其重心是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高校所有学科与课程的共同作用,要求高校以育人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整合学科资源,提升育人合力。

  其次是“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正是基于这样的高度,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性战略地位和意义。高校要切实贯彻落实上述要求,必须抓好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改进课程体系设置,将所有学科和课程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各学科各门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实现课程思政。

  再次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合力仍有待加强,育人资源有待整合。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角度,亟须建立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的课程体系,推进其它学科、课程以及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形成学科、课程、教师、教学多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高等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上述要求,充分明确了课程思政推行的必要性。相较于以往以思政课为主的“点”“线”式课程体系,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特点和价值在于:

  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有助于突破思政教育过于集中于思政课的瓶颈,缓解思政课程“孤岛化”的现实困境。课程思政以育人为核心目标,贯通不同学科和课程的功能,使得各学科课程都能真正参与高校育人工作,体现育人价值。

  课程思政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的丰富与拓展。课程思政极大地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局限于思政课,而是拓展至所有课程;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学说,而是转化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包含文、史、哲、美学、伦理学、宗教学、政治、经济、法律、物理、化学、生物等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全方位内容体系。思政教育的内涵由此得以丰富,外延得以拓展,其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必将得以提升。

  课程思政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推进思政教育的现代化转型。课程思政导向下,各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依托其学科领域知识与实践方法的积蕴,将价值引领融于相应的知识传授,实现知识与价值教育的双重功能。不同学科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将在更深、更广层次上推进思政教育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局限,逐步摆脱单向灌输等传统教育方式的路径依赖,不断增进内容的知识性、学理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形成更为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实现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思政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相互关系,避免以课程思政取代思政课程以及所有课程思政化的认识误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非同一概念范畴,前者是一种课程观和课程设置理念,后者乃是一门或一类具体的课程,因此并不存在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从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课程思政所主张建立的课程体系,乃是各门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整体。在这一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系统化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要职责;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综合素养课程,则注重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过程中牢铸理想信念,以人文素养涵养人心、培育人格;而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则作为专业教育课程,在其具体的知识、学理、技术等的教育中凸显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功能。各类课程相辅相成,体现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共同作用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及其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导向,也对高校各学科及课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建设规划中,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与人类思想活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显而易见的知识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等基本属性。这一特征决定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益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从而指明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责任,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基本内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其人文意蕴感召和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思想、法律意识、生活态度、审美能力,发挥着价值观导向、民族精神培育、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提升等不同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的上述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也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协同共进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具体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对于课程思政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同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阐释人类社会现象、结构表征、人的思想和实践活动,揭示社会整体及其诸要素产生、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从而为人们认识社会、从事实践提供主要的理论和思想依据。因此,哲学社会科学与人的思想观念系统和精神体系密切联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它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多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与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社会运动有关的丰富观念。哲学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其特性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契合,两者目标一致、功能相近、价值相通,都是塑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人们健康人格和道德情操的理论工具。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这种契合性和相通性,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然载体,也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

  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撑和学术资源,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有益补充。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属性来看,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专业之间具有深厚的学科渊源。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别隶属哲学和经济学相关专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表现,属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密切相关;“思想道德修养”则与伦理学等专业相联系。其中部分课程既是公共理论课,也是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和主干课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哲学社会科学是思政课必备的学科支撑,为思政教育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养分。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能够为彼此发展提供助力。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能够丰富和补充思政课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相应的学术思维,有助于其深入理解思政课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思政课的价值传递和思想引领作用,也为哲学社会科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思想保障,为学生正确解读和运用社会科学知识提供方向导航。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实践基础与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同向性、互补性以及互促性,为两者之间相互联结、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能。但可能性并不必然转化为现实性,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发挥育人功效,还需要做到:

  第一,激发学科育人的自主与自觉,将立德树人自觉纳入学科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传递社会科学知识和塑造学生价值体系、思维方法的功能和使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思维方式是其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这种内在的育人规定性,首先要提高对其育人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要将这种责任和使命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要建立育人为中心的自我价值体系,将立德树人与学科研究、发展紧密联系,以育人目标导引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牵动育人实效,从而切实加强学科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秉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任何一种学术研究都有其内在的价值立场、道德关怀和政治诉求。立场端正、方向正确是研究取得实效的导航线,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哲学社会科学尤其如此。作为反映人们思想与精神活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哲学社会科学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其必须时刻保持清晰的立场和方向,明确“为什么”和“为了谁”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好现实问题,使得学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持久的生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当代社会科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第三,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发展中国特色的学科思维与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曾大量借鉴国外理论成果和先进文化,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但从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原生性和本土化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总体仍然较少,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问题解释力、原始创新力、成果转化力、议程设置力和国际影响力整体偏低。因此,习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立足中国社会现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中国化的理论思维和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现实,用中国思维解决中国问题。如此,才能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自身思想传播和价值引领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切实体现育人功效。

  哲学社会科学为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支撑,其育人功能实现需要自身的自主自觉、持续创新,更需要有切当的路径将育人价值转化为具体实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教材编审,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体系。教材体系与学科体系密不可分,与学科体系相互支撑,“学科体系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同样,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也必须推进教材体系的相应发展。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首先要建立一批立场端正、内容科学、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核心教材,使其充分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特色、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其次,建立相对统一的教材编订和审核管理制度,增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编制和选用的规范性,确保教材整体质量;再次,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完善相应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不断提升优秀成果评选和推广机制,以学科整体发展带动教材体系建设及质量提升。

  第二,制定教学指南,明确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所对应的价值教育内容。课程思政要求各门课程都体现育人功能,首先必须要明确各学科、各门课程所应承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内容,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南。一方面,要结合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专业特征,确定其所要承担的价值教育领域和内容,梳理相应的价值条目,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明确思政教育方向;另一方面,尊重课程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学科、专业特征,在此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思政课的教学经验,融合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案,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指南,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实践提供具体指导。与此同时,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指南还应当相互映衬、相互支撑,增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第三,改进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核心环节,只有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一要建立健全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将思想和价值引领明确纳入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以制度规范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实践,保障其功能实现;二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完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价值认同,完成价值内化;三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思想和价值引领作为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从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等不同层次,科学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从而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

  第四,提升教师素养,增强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认同。提升教师素养,一要加强学科、专业本身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专业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要加强育人意识培养,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自身以及学科育人职责的认识,强化其内在价值认同,引导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三要不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培养一批“学高”“身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提升课程思政队伍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朱大昆,邓纯余.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研究述略[J].延边党校学报,2015(4).

  [4]杨经录.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J].教育评论,2011(6).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6]邓纯东.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

  [7]任宗哲.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点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的体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

  [8]黄旭东.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牢固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J].贵州社会科学,2013(12).

  [9]宇文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坚持育人为本[J].中国教育报,2017-5-17.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