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近年来,上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的顶层德育内容体系出发,提出了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网络运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时代际遇:“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可能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成为各个领域新的增长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领域,“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也有积极的观念基础、实践基础和技术基础。

  1.国家大势: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时代必然性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对于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促进高校思政教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从当前形势分析,如何把握“互联网+”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互联网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易于掌握,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形成“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有效机制,成为目前思政教育需要关注和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实践基础: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理念及探索成果

  上海市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和系列实践,为“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构建提供了内容基础和成果支撑。上海高校陆续推出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如上海大学《大国方略》、复旦大学《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等。这些课程一方面调动起高校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进入思政课,真正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另一方面,这些课程是反映时代与理论的课程,既回应大学生的期待,也有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现实需求:基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成长于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中,面临的诱惑和困惑较多,对待网络舆情或社会热点不能“以正视听”和“准确辨别”。对于这一代人的教育方式,既要坚持传统内容也要结合现代形式,才能有效做好大学生教育与引导工作。“互联网+”的到来已经改变教育教学现状,为更好引导教育学生成长成才,让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必须积极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可行性分析:“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

  “互联网+课程思政”是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的新范式。其目标是实现互联网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教育效果,让课程的“思政”作用更加明显。在逻辑上,“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需要厘清三个方面的逻辑理路。

  1.“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理念变革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高校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的融合,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构和优化,催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在互联网思维中,用户具有优先性,用户产品“体验”的好坏是产品的生命线。目前,高校课程思政融合“互联网+”需要在两个理念上实现突破。一要突破人为划分的课堂和网络的主次关系。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网络化探索中,网络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高校课程思政的第一课堂以传统教学为主、网络课程教育为次的理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要突破网络只服务于第一课堂教学环节的守旧观念。互联网不是第一课堂的补充,而是第一课堂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上,不能用线上课堂取代传统第一课堂,也不能把课程所授的内容简单“迁移”至互联网,而是要把思想价值引领在互联网上传播与展现。

  2.“互联网+课程思政”传播的价值引导转化

  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引导,都是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不能套用传统课堂的话语体系,而是要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形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新形式。相对于线下的传统课堂,网络价值认知的构建是一个从单一走向立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让主流价值观由原先单一的课堂单向传播,变为课堂和网络空间的双维传播的过程。课程思政中的价值教育内容不能简单且直接迁移到网络,而要进行相应的价值引导转化,使之适应网络传播特点。

  3.“互联网+课程思政”运行的三重规律

  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互联网技术本身不会代替教育教学,而是服务于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平等地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思想沟通,共同开展主流价值观的学习,最终将所接受的价值观念自觉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价值引导规律。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存在极大挑战。一方面,教师容易受教育工具理性影响,对学生群体进行单一化教育,忽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个体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网络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的负面信息给学生通过网络自觉进行价值观的规范和认同带来了难题。“互联网+”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互联网+课程思政”必须遵循价值引导规律,其工具价值在于信息的有效传播和观念的有效传播,而规范价值在于“互联网+”对网络参与的有效引导和行为塑造。“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价值引导应该基于每个学生个体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同时,要求教师在网络上不能只重传道,还要主动回应学生的价值困惑,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师生的在线互动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互联网自身规律。互联网的核心理念是开放共享。这就要求“互联网+课程思政”不能简单搭建网络的教学平台,而要对平台集成和资源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互联网+课程思政”打破了原有课堂的时空局限,让传统课堂从封闭转向开放,提供名师在线课程、线上学习资料库等共享资源,不仅可以汇聚大量优质师资和优质课程,而且能够创造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弥合地区、校际差异带来的教育鸿沟。另一方面,网络大数据的利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轨迹的跟踪分析,能够挖掘学生的“价值需求侧”,有针对性地供给价值观教育内容。

  模式设计:“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的核心要素

  在模式设计上,“互联网+课程思政”要充分考虑全要素建设。

  1.目标导向: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性是关键

  创新教学方式,拓宽课程思政的方法途径。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已经无法让学生感到“解渴”。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和交互性,有助于营造出师生平等参与互动、开放的氛围,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互联网为受教育者提供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画面,能够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丰富“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方法途径。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要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充分掌握互联网的特点并善于利用其优势,主动将课程思政教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有机融合,切实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进行深度对接,这是课程思政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优化教学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选择权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渠道参与网络活动,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在帮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学生自主参与网络活动,既能够促进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同时也能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强化价值引领,推进全员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是新形势下思政工作的全新要求。所有课程都应有育人属性,所有教师都应有育人职责。我们要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抓住“互联网+”这个良好的机遇期,运用它便捷、快速的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育良好的思想政治育人环境,推进全员育人。

  2.平台基础:基于易班的互联网平台选择

  微课、慕课等网络思想政治课程的出现,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结果,也正是在这种融合中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但互联网平台有很多,也各有优势,如何进行互联网平台的选择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我们认为,在“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中,易班平台更具有积极优势。

  易班是个真实的网络教育社区,诞生于2007年,它是集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融合了轻应用、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功能的Web2.0应用,具有非商业性、公益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等特征。易班不仅仅是一个网站,也是与现实的学校、班级相对应的真实参与的网络空间和平台,全国16个省市、近300所高校的注册师生近500万人,已经覆盖了上海的全部高校。在构建基于“教学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网络大思政”格局方面,易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

  3.内容建设:“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设的重点所在

  内容建设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设的重点所在,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隐性教育内容进网络。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观念和理念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准确认识。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综合素养课程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等专业教育课程都浸透着“隐性教育”功能。我们要主动让这些浸透着“隐性教育”功能的课程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让学生学到更多正面的知识内容,提升知识本领,涵养性情,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积极建立网络思政内容资料库。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有利条件,顺势而为,在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政内容的资料库。以东华大学为例,学校正依托易班网络平台积极构建“网络大思政”育人格局,通过开设网络“易课堂”“资料库”等途径充分整合信息资源,聚焦教学育人,构建网络学风建设体系。同时,积极邀请学校名师进驻易班,开设“名师工作坊”,增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掘教师学术专长和师德魅力,凸显网络思政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4).

  [2]姜志红.“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实现途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3).

  [3]沈壮海,史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子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模式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