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历史方位、理论构架、实践路径,是引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讲话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逻辑。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充分肯定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而且充分肯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绝对所有权,从而使二者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福祉所依,只有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愿望,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才能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团结所求,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和行动上的团结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发展所系,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确保我们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振兴所需,只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才能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期,当今世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贡献了全球“科学、和平、包容、共赢、共享”发展新理念,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坚持时代坐标,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民族为根、时代为魂、开放为眼、创新为核。不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唯物辩证法,而且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不断深化拓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不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一脉相承,而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结合上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上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思考,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最大国情,牢牢立足当代中国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力求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坚持四个自信,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主题,全面阐述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任务,全面阐述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方略,全面阐述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阐述了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保障,全面阐述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环境,全面阐述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党的领导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充分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契合性、系统性、继承性、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法,而且全面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判断形势,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求全党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求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还要看到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要求全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开拓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