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探究导向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最终的目的、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应当始终围绕学生、关心学生和针对学生,其具体表现便是思政课教学应当贯彻大学生问题导向。以大学生问题探究为切入口,通过问题逻辑的构建来推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失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大学生问题探究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探究导向。

  大学生问题探究导向的基本问题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大学生问题探究导向”,是指把回应当代大学生最需要解决、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途径,把通常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落实到以分析和解答大学生问题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我们看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过程中产生的很多问题,都与教学体系没有回应大学生的问题诉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与教学体系脱节于大学生的精神内需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所以问题不在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而在于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因此我们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大学生问题探究导向”。这里有三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通过大学生问题探究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吸引大学生、说服大学生,必须要直面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尤其是理论和现实中的热点、前沿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在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的重大疑难问题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因此在问题探究中促使大学生逐步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力量和理论魅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得以提升的重要实践路径。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众的理论、群众的理论,是只有在群众中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理论,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关心的问题应当是大学生最需要解决、最关心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应当结合大学生提出的问题,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式向他们讲解和传播。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问题需求进行对接的可能性在哪里?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这就提出了理论的实现度与理论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度的关系问题。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一个国家当做真正的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了这个国家人民的内在的问题需求,这一思路提示我们应当从对大学生问题解决和精神提升的角度来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问题。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是他们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合理的价值观和理想观、正确的荣辱观和爱憎感正是在大学时期才逐渐地确立和成熟起来,因此,应当注重通过回应大学生的问题和难题,注重通过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内需和人文诉求,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得到更加具体和有效的落实,从而帮助大学生真正在认知、情感和价值三个层面实现实质性跃升。只有如此,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接上地气”。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贯彻大学生问题探究导向的具体方式是怎样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以课堂讲授为主体的正面灌输是必要的,但是单一的正面灌输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排斥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采取正面教育和负面批判、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政治性内容讲授与非政治性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其表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回应大学生的问题诉求统一起来,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力求在对大学生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有力回答,尽量减少大话、空话和套话,减少赤裸裸的政治概念,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实践效果。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具体探究

  一般来说,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针对概念进行提问。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学生针对概念的提问,能够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学生对“桌子是不是物质”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果对这一问题进行拓展,还可以延伸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是对相近知识点进行提问。很多知识点都是在比较之中才显示出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学生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认识不清楚,有的学生对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认识不准确,因此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相近知识点的比较来呈现各个知识点的规定性。

  三是在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处提问。包括一些教师在内的人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的“大道理”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但是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将课堂上的“大道理”与现实生活相比照,看“大道理”到底有没有说服力、管不管用。当学生发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错位、差池时,便会对理论产生疑惑、不解,乃至指责和否定。从问题探究的角度,我们不把学生对“大道理”的一些怀疑看成是有待消除的负面现象,而是看成是引导学生深化理论认识、深入把握现实的良好契机。

  四是在理论知识的联系处、矛盾处提问。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缺乏辩证思维的变通性,往往会在旧知识和常识的支持下,提出一些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对立”、新知识与经验常识相互“冲突”的问题。教师应当以这些“对立”“冲突”为切入口,深入分析理论知识的逻辑结构,增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更高层次的有序化。

  在明确了“什么是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什么是探究”。探究具有问题性、主动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探究的要旨是让问题意识激活学生原有的文化经验和知识,积极整合新的文化经验和知识,从而改善学生的主体结构素质、促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

  首先,探究者应当对问题本身保持强烈的批判意识,而不是带着对问题的“无意识崇拜”进入到这项活动中。任何问题都有自己成立的依据,问题的结构和提出方式决定着问题探究的可能的方向,因此面对一个问题,第一步工作是分析问题得以提出的依据是否成立、是否合理。

  其次,探究者应当按照问题所指示的逻辑、方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预设可能影响问题解答的理论和观点。凡是有价值的问题,无不是开放的、生成的、未竟的,而且很多问题的解答可能都会超出现有教材的范围,也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标准答案,这就要求探究者按照“以理服人”、明达理性的原则探究问题,否则问题探究就会走向它的对立面——强制灌输、照本宣科。

  再次,问题探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大道理”的自觉认同。强调问题探究的理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问题探究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可以、而且应当时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大道理”体现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这样做的深层依据不过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理。

  最后,问题探究应当发挥出支撑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学意义。问题探究不是就问题谈问题,而是就问题谈思维、就问题谈理论、就问题谈实践。我们认为精彩的问题探究,不仅在于解答使学生获益,而且问题的解答过程还要给予学生比答案更多的东西;不仅提供问题答案,而且解释问题性质、揭示问题前提、拓展问题视域;不仅对问题及答案本身有所认识,而且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自觉,进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样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问题解答是每一个问题探究者都值得努力追求的目标。

  大学生问题探究导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提升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激荡的理论思潮,当代大学生实际上有很多困惑和不解,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和科学的解答,只不过大学生的这些“迫切需要”或者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着,不容易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觉,或者是以感性诉求的形式体现出来,例如校园论坛、微博、微信上发表了来自大学生群体的大量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也许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它们始终在表达着大学生渴望更深刻地把握自我与社会的内在需求,这些问题“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仔细地研究这些大学生问题,并且从中探寻大学生的关注焦点、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然而我们发现,正是在回应大学生问题需求的过程中,一些感性化、娱乐化乃至极端化的教学方式开始出现,比如一些教师意识到了学生问题需求的重要性,开始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时事和容易吸引眼球的新闻事件,以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吸引学生的状况。我们不反对以“寓教于乐”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不过如果“有趣”成为了课堂教学最后的和唯一的原则,那么教学改革就会走向歧途。比“有趣”更高层次、并且应当成为“有趣”之统摄原则的是“严肃”。“严肃”既是指科学知识、理论体系等教学内容,也是指理性的、探究的、逻辑的等教学方式。对于需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和迎合他们的感性需求,重要的是发现和激发他们的理性需求,即科学地认识自我与世界的需求以及严谨深刻地推理事物的能力的需求。这些需求是以往教学方式想要满足但始终未能有效满足的需求,也是今天的一些感性教学方式有意忽视的需求。

  进一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大道理”的实质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其“大”在于强调大视野、大目标、大境界,其“道”在于体现和反映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理”在于理论化的表述和系统化的整理。“大道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以逻辑的、理论的力量而不是靠强权和压制深入人心的,它曾经指导过几代人的奋斗,至今也仍然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而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总说“又是大道理”“别和我讲大道理”等等。其实,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契合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以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毫不相干,与学生的精神内需几乎脱节,从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在笔者看来,问题的关键是发现、激发并满足大学生的科学理论需求,即按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解答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对那些看似很熟悉因此被不屑一顾的“大道理”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并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从而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实质性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