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立德树人”是当今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命题。去年12月7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高等教育,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立德树人”这一命题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而且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也是对国际高等教育实践经验的吸收借鉴,是新时代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和方向。

  第一,“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

  教育以育人为本。回顾与总结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重大关切。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高等教育起步于革命时期,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能堪担重任、致力于民族解放的“革命先锋队”。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为满足全面抗战的需要,创办了一批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大学。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定的革命战斗精神的“革命先锋队”,培养万千谋求民族解放的干部人才。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就是在硝烟战火中诞生的陕北公学,今年是我们学校建校80周年,我们把“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作为校庆的主题,就是要勉励自己不忘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不忘“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追求,不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高等教育发展于新中国,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共和国建设者”。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百业待举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人才。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民共和国建设者”。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高等教育腾飞于改革开放时期,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就更加需要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大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我们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思想贯穿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核心体现。

  第二,“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

  “立德树人”思想由来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理论精髓。《礼记》中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确立和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塑造人格,树立精神,培养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以说“立德树人”思想以传统价值观为精神滋养,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始终注重“德性”的养成,注重修身养性。孔子的“君子之道”,《大学》的“诚意正心”,《中庸》的“明善诚身”,强调了崇德修身的“个人之德”;管子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崇德向善的“社会之德”;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仁政思想”强调了崇德善治的“国家之德”,德育思想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开,贯穿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

  其次,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始终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先。古代“君子六艺”思想主张培养在德育教育、传统文化、音乐礼法、知识技艺等方面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的“德艺周厚”思想主张道德素养、才能学识二者缺一不可。都是在强调通过教育应当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培养德、体、智、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再次,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始终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提升个人做起。“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指向个人思想品德的高境界和素质能力的高水平,培养出来的不是独善其身、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道德至上主义者,它更强调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担当。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教育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有志之士,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思想精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立德树人”思想产生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今天我们强调“立德树人”,既是对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弘扬,也是回应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而作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

  第三,“立德树人”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潮流。

  放眼全球,高等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立德树人”并不是一个中国独有的概念,它是“中国话”,同样也是“世界语”。可以说,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潮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体。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思想品德的塑造,这是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题为《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提出教育应当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强调为人类共同的利益承担责任,教育应当远离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更多地纳入价值观、公民美德和正义感。2006年,《美国高等教育行动计划》出台,该计划规划了未来10年至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突出强调了高校对社会的责任担当的问题。日本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在 21世纪把日本建设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一战略目标,明确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富有创造性,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精神,面向世界的”人才。此外,各国都在通过“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社区实践”等德育教育的方式,着力培养有责任感的合格社会公民和建设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贡献社会。

  可以说,“立德树人”是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高等教育的理论总结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念。中国有句古话,“德不孤,必有邻。”我们的很多专家学者都是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研究者,我们都在共同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人才支撑,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是对人才培养规律的精辟概括和深刻总结。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首先应当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所谓“立德”,就是指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人生最高的境界首先是完善人格、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传播知识。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但“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何谓“树人”?意思是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段话用对比的方法深刻论述了人才培养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经过后世的语言演化,把立德和树人并列使用,成为一个成语。立德在前,强调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在后,强调树人是立德的指向和目标。

  那么在当代高等教育的具体语境中,又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呢?我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有德行”是立德树人的灵魂旨归。德行,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人格品质的总称,也就是一个所信奉和践行的价值观念。把“有德行”作为立德树人的灵魂旨归,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人类社会教育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古人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德和才相比,德永远应该处于统帅的地位。一个人只有把道德置于心中最高的境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价值观上出现偏差,才能越大,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就越大。正所谓: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科技成果是一个关乎价值选择的问题。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们不要忘记,仅有知识和技术不可能使人类过上一种快乐而有尊严的生活。人类绝对有理由将高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倡导者,放在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阐述的就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更加需要把人才的价值观培养放在高等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改变那种重“器”轻“道”的理念,把价值观念的培养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才学”是立德树人的重点目标。才学,指的是一个人所掌握的实际本领和学问。现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大学分科设系架构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进知识创新,为了培养更多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对于一个现代人才而言,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行,还仅仅是走向社会、回馈社会的基本前提,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够谈得上为社会为国家贡献更大力量,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和证明自身所具有的高尚品质。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青年学子不下苦功夫掌握真才实学,就个人而言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就国家而言就难以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这就需要高等教育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这个重点来推进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管理体制等的改革创新。

  再次,“有根基”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根基,就是指一个人所持有的文化立场和家国观念。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一定是一个有“根”的人、有“魂”的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如果魂无所依,内心飘忽不定,就不可能具有高尚而坚定的人生信仰。高等教育要立德树人、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夯实好青年学子成长与发展的“根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始终立足中国国情、脚踏中国大地,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浸润青年学子的心田,不断激发出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终身树立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内心安宁与幸福的美好人生。”

  第四,“有格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所体现的一个人的胸襟和眼界。现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有“大格局”“大情怀”,具有世界眼光和对全人类的悲悯情怀,既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习近平同志提出:“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对我们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摆脱民族主义的狭隘眼光,真正站在全球的角度、全人类命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我们发现,高等教育改革所要破解的根本性难题,并不是经费投入、基础建设、校园环境等硬件方面的问题,而是让高等教育回归本位,围绕“立德树人”来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扎实创新能力、宏大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必须重视价值观念的塑造。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价值多元、诱惑较多的变革时代,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求高等教育将价值观念的塑造放在核心位置,这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

  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完成价值认同、价值传承、价值传导。通过开展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经典阅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人类之间的辩证关系,促使学生将个人的价值和理想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在追求个人目标、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点滴进步。

  二是要依托大学精神和历史传统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气质,弘扬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应当以校风、校训、校史、校情为依托,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第二,必须重视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完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人能否有所创造发明,对社会作出贡献,不完全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知识量,而更依赖于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等教育要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发挥自身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授人以渔、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拥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是要围绕现代社会对高端人才的知识需求而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通过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完成系统的教育训练,使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书籍、互联网等相关工具更新已有知识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二是要借助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多样化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能。通过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三者的互动,有效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表达沟通、参与竞争、作出决策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成为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高端人才。

  第三,必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钱学森曾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高等教育之所以“高等”,根本在于培养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人才。

  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高校应打破固化的教育观念,充分激发探索欲和好奇心,真正树立“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教育精神,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探险、允许试错、容忍失败,真正形成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教育环境。

  其次,要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形成相互切磋、教学相长的方法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将最新的科技文化前沿知识纳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善用启发式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真正将教育的成果落实到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上来。

  再次,要注重因材施教,构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每一位学生都作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和培养,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求同存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获得未来发展的多种准备。

  第四,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养成。中国文学家陆游有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社会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中极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各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点。要有效地解决社会实践与知识学习不相匹配的问题,真正使大学生成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高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既能“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又能“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大学生。

  一是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广阔天地中巩固已有知识、修正错误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要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保障,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磨练意志、锤炼品格,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优秀办学传统,也是学校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教育理念。从201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连续组织实施“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每年利用暑假派出数百支团队、数千名学生奔赴全国一百多个自然行政村,开展问卷调查和田野观察。

  第五,必须重视国际视野的拓展。随着全球化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各个国家都在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已经被纳入“地球村”之中。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格局和国际视野,能够承担起全球责任、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新一代青年。

  一是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通用性,培养具有国际知识水平的人才。在保持本国、本民族特性的基础上鼓励开放办学、多元交流,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内容、变革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品质,让学生以理智、从容的姿态了解多元文化。

  二是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培养跨文化交往沟通能力。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教育交流,尤其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区之间青年大学生的交往互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国际规则、国际规范的制定和修改,为真正建立一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高等教育的历史渊源流长,在欧洲,可以追溯到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可以追溯到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今中外高等教育一以贯之的核心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变革的时代,既面临改革的契机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难题,唯有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方能坚守大学使命,履行大学职责。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