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需要大视野大格局大繁荣

www.jyb.cn 2016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了“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提出了建设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等七项重点任务。相信这一文件的贯彻实施,对更加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前落实《意见》精神,建设好在线开放课程,一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一定要立足大格局、大谋略,统分结合、分类推进。由此,形成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在线课程大繁荣的发展局面。

  建设好在线开放课程,必须有大视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课程等教育资源可以在学校之间、乃至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不仅打破了学科、学校的边界,也冲破了国家的疆域,大大拓展了教学时空,给学习者带来莫大便捷,促进了教与学的内容、方法及管理方式的变革。也要求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以这种大视野审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浩大潮流,以大胸怀迎接这种变革的到来。这种大视野首先表现为开放的态度。对学校来说,开放的态度表现为对内与对外的双向开放,既支持本校优秀教师登上网络,走出校门,也欢迎外校优秀教师通过网络走进学校,让学生尽享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对教师来说,开放意味竞争,大胸怀意味着拥抱竞争,意味着在竞争中学习和重新定位;对学生来说,开放意味着更自觉、更主动的学习,太任性则可能虚度年华。其次表现为在开放基础上的精细管理。高等学校的“主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个性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诸如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学分认证机制、学生学习人机交流和人人交流的结合、个性化培养与人际沟通的结合等,都要以大胸怀加以设计,建立崭新的机制。

  建设好在线开放课程,必须有大格局。从本性上说,在线开放课程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立足于大格局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2500多所高校、35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国家,本来就具有组织起来统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的天然优势和制度优势,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的“大格局”。在这种大格局下,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健康发展,政府的力量十分重要。因为这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大规模性”和“开放性”直接相关。在线开放课程的这种秉性既要求发挥学校和社会及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又需要发挥政府有效组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当前,既要支持和鼓励学校、社会以及市场力量的参与,又要避免一哄而上、各搞一套、自成体系。至于政府参与的方式,既可以学习西方一些国家支持以大学联合为基础的公司或以大学为背景的教育公司,更可以根据国情建设自己的“统分结合”的支持模式。

  建设好在线开放课程,必须有大繁荣。当前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几乎都是被顶尖大学或一流大学所垄断。学习者不出家门、校门就能享受国内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优质教学资源,这固然是好事,但这种由金字塔塔尖的1%的大学向下面的99%的大学提供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处于塔底的大学和受众,从内容到方法未必都是适切的。从目前来看,在线开放课程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高校分层、分类的细分需求,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就在线开放课程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好像只是一流大学的“课程超市”。当前,中国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更需要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打破由一流大学名师提供课程的单一路径,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特点,根据受众的认知能力、实际需求,分层分类推出各具特色、各具水平的在线开放课程,从而形成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真正的大繁荣的发展局面。

  【作者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